1908伦敦奥运会的创新
1906年,原定举办第四届奥运会的罗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因意大利政府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场馆,
1908年伦敦奥运会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临时与英国政府合作,将奥运会易地在伦敦举办。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英国政府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他们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迅速地在伦敦西区一个荒芜的丛林地带上兴建了一座有6.8万个座位,可容纳7万余观众的“现代”运动场,即“白城”运动场。 这个耗资4万余英镑的巨型运动场,拥有全长536.45米的煤渣跑道,可进行多项室内比赛。场地中央除设有一个足球场外,还容纳了一个长100米、宽15米的游泳池!在20世纪初期,这个宏伟的运动场是全伦敦市民的骄傲。 因此,本届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以“白城”运动场为主题的。一名跳高运动员正从以“白城”运动场为背景的画面中心跳跃出来,透视绘画手法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在近一个世纪前,这是艺术上一次大胆的尝试。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开幕,那时的奥运会还不完善,也没太多商业化和职业化,所以还保留了很多体育本真的内容,当然也给主办者们发挥创造性和制定规则提供了机会。昔日强盛的日不落帝国制定过很多世界通行的标准和规则,在1908年奥运会上也不例外,比如首次设置开幕式入场仪式,并且各国运动员统一穿着有本国特点的服装,这种形式此后成为惯例;推动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从不同国家挑选裁判员,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正是在这届奥运会期间,7月19日,一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主教迪·库布汀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布道时提及对于奥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赢得比赛,而是参与”的格言,“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从此传播世界,英国王后对参赛运动员的奖励也正是对这句话的体现,让这项逐渐规范化的国际大型赛事充满了人情味。
1948年伦敦主办了二战后的首次奥运会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最黑暗的年代。它毁掉了奥运会,也扼杀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1945年大战结束了,是年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于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战火刚刚熄灭,各国正忙于战后工作,申请主办的仅伦敦一家。英国轻易地获得了主办权。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仍到处可见。生活困难,经济萧条,各行各业亟待恢复。伦敦也不例外,英国不少人反对在当时困难情况下承办奥运会。英国奥委会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四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兴建了奥林匹克村,修缮了一些体育场馆,使运动会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7月29日下午4时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大会开幕。英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发表了友好演说。1908年伦敦曾主办第四届奥运会,40年后,世界选手又再次在这里聚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
伦敦似乎正在努力举办一场史上最差奥运会!
乌龙届届有,伦敦何其多:配错国旗、国旗被风刮走、圣火中途熄灭、运动员姓名拼错…《温哥华太阳报》揶揄说:“伦敦似乎在努力举办一届史上最糟糕的奥运会。”波多黎各《新日报》则感慨伦敦的志愿者一问三不知,还是北京好
1906年,原定举办第四届奥运会的罗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因意大利政府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场馆,

1908年伦敦奥运会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临时与英国政府合作,将奥运会易地在伦敦举办。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英国政府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他们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迅速地在伦敦西区一个荒芜的丛林地带上兴建了一座有6.8万个座位,可容纳7万余观众的“现代”运动场,即“白城”运动场。 这个耗资4万余英镑的巨型运动场,拥有全长536.45米的煤渣跑道,可进行多项室内比赛。场地中央除设有一个足球场外,还容纳了一个长100米、宽15米的游泳池!在20世纪初期,这个宏伟的运动场是全伦敦市民的骄傲。 因此,本届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以“白城”运动场为主题的。一名跳高运动员正从以“白城”运动场为背景的画面中心跳跃出来,透视绘画手法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在近一个世纪前,这是艺术上一次大胆的尝试。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开幕,那时的奥运会还不完善,也没太多商业化和职业化,所以还保留了很多体育本真的内容,当然也给主办者们发挥创造性和制定规则提供了机会。昔日强盛的日不落帝国制定过很多世界通行的标准和规则,在1908年奥运会上也不例外,比如首次设置开幕式入场仪式,并且各国运动员统一穿着有本国特点的服装,这种形式此后成为惯例;推动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从不同国家挑选裁判员,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正是在这届奥运会期间,7月19日,一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主教迪·库布汀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布道时提及对于奥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赢得比赛,而是参与”的格言,“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从此传播世界,英国王后对参赛运动员的奖励也正是对这句话的体现,让这项逐渐规范化的国际大型赛事充满了人情味。
1948年伦敦主办了二战后的首次奥运会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最黑暗的年代。它毁掉了奥运会,也扼杀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1945年大战结束了,是年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于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战火刚刚熄灭,各国正忙于战后工作,申请主办的仅伦敦一家。英国轻易地获得了主办权。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仍到处可见。生活困难,经济萧条,各行各业亟待恢复。伦敦也不例外,英国不少人反对在当时困难情况下承办奥运会。英国奥委会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四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兴建了奥林匹克村,修缮了一些体育场馆,使运动会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7月29日下午4时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大会开幕。英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发表了友好演说。1908年伦敦曾主办第四届奥运会,40年后,世界选手又再次在这里聚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
伦敦似乎正在努力举办一场史上最差奥运会!
乌龙届届有,伦敦何其多:配错国旗、国旗被风刮走、圣火中途熄灭、运动员姓名拼错…《温哥华太阳报》揶揄说:“伦敦似乎在努力举办一届史上最糟糕的奥运会。”波多黎各《新日报》则感慨伦敦的志愿者一问三不知,还是北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