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愤青”英语简称GTK“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的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般对 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基本信息 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愤青”之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中国“愤青”有的说是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 香港左翼工人运动;有的认为起自清末资产阶级民主**。这些说法皆难以考证。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班思想激进的作家,其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剧作《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愤青 “愤青”广义上指凡是怀有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不满情绪的愤怒青年。因此,事实上“愤青”不限于任何一个时代与国家,古今中外都有,如满怀报国之志,却遭猜忌而投 汨罗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再如带领法国人民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也有如希特勒、斯大林、本拉登、毛债东等这样的历史风云人物,他们的早年都可称为广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