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吧 关注:9,222,099贴子:247,258,301
  • 12回复贴,共1

【转】落寞的东亚宗主国 跪着看人的中国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当帮忙接生啦,顶一下下~


IP属地:广东1楼2012-08-22 16:17回复

    转帖许可……


    IP属地:广东2楼2012-08-22 16:18
    回复
      2025-05-29 13:36:02
      广告
      不是自命高洁,只是时运而至,有必要说这番话了。
      谨记你生而为龙,即便拔鳞卸甲,亦难掩傲骨孤魂。
      谨记你日月为尊,即便堕落深渊,亦不忘炳耀千秋。
      记得以前网络上热传着一个视频,标题常为“这才是中国人的视频”。
      点击之后再看,原来是以二战而题材的日军侵华MV。
      歌者以说唱方式诉诸对于敌国的仇恨,加之沙文主义的爱国情怀。
      跟帖的人很多,主流自然是“莫忘国耻”。
      我在回复上写了这么一段:
      “原来真正的中国人一直是被欺凌的狗。”
      有一位前辈,说过这样一番话:“改变一个时代很容易,难的是打破这个时代给予人民的定向思维。”
      


      IP属地:广东3楼2012-08-22 16:19
      回复
        咳咳……


        4楼2012-08-22 16:21
        收起回复
          有时候想想“思维”这类事物真的很弱不禁风,一代人的教育就足以颠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它不是血液,不是DNA,不能随着父母的意识遗传,只会随着社会的大背景潜移默化。
          中国人近代的屈辱史令我们产生了一种病态的观念,即“中国天生弱命,从清末到现代一直是被欺压,我们的文明远逊于西方,近代化发展的契机竟是列强轰破国门的附带品。”
          这种弱者意识从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加之媒体影视对于那段时期的烘染,衍生出了大批的社会效应,出现了“愤青”,“爱国者”,这种“爱”的培育暖房并非来自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反之,养料来自对他国的“恨”。
          所以我认为,大多数的“网络爱国者”,他们的精神从培植期就已经误入歧途。
          就拿论坛来说。
          “炎黄吧”顾名思义,是以华夏起源为主题而生的论坛,但我在这里没看到多少文化贴,绝多的主题却是围绕日本,让我错觉中国人对于日本的兴趣没过了自己的祖先。
          在我看来,频频出现的“打倒”,“侵略”,“推翻”,皆为弱者的专利词汇。仿佛70年前的大学生高呼“抗R”一样。杀戮与征服只能说明你缺少生存空间,缺失最起码的人道文明,如同日军侵华的初衷。
          


          IP属地:广东5楼2012-08-22 16:21
          回复
            就一个“皇汉”的立场而言,我想看到的是自己的族人能从灵魂的深处真正站起来,不仅拥有强者的资本,更有强者的姿态。我之前说过,“侵略”和“征服”只能证明你有强者的资本,不能体现强者的姿态,日本自唐屡犯东亚,想要取代我宗主国的位置,但结果如何?哪个国家服他?中国,偃旗息鼓,恩施四海,换来的却是四方主动归附。
            物质的战争永远是摧毁敌人肉体的低级战争,文明与精神的战争才是王道,是真正征服灵魂的战争。
            文明的战争不需要耗费这个世界太多的物质资源,不会有透支地球的隐患,犹如高浓度的烈酒迅速稀释于清水一样,完全在自然力学下向外扩散,百年前,中国文化具备这种浓度,日本韩国均成为汉文化圈的一部分,我们所形成的是文化的“引力”,而不是武力的“张力”。如今 日韩文化风行中国,也正是本位文化没落导致的宗属异位效应。


            IP属地:广东7楼2012-08-22 16:22
            回复
              三千年一格局,宗主国不复当年,西学日盛,东方文化岌岌可危,让我辈不得不反思传统,但这种反思却成为某种变相的践踏,我们给予祖先的最多不是挽回,而是批判,众“学者”对于国学大有“改元换种”的气势,而对西学只会奴颜婢膝的屈恭,这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家何其可悲,千年的辉煌抵不过百年的没落,何其可笑?人只会道西方“敏猪”,却不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只懂西人科学,却不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有玄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特指天文;文明,就是天文已明;文化,就是在天文已明之后,以天文化人文。天文已明,明了的是天道的规律;天文化人文,是以天道的精神施化于人类社会,使之复归于天地整体之中。
              在西方,“文化”一词就词源来说,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都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耕作、掘垦、动植物培育,引申出发展、培养、教育、尊重的意思。今天,我们在英文的“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ticulture这样的词汇中仍然能够看到这种用法。根据《牛津词典》,“文化”一词在英语中被赋予精神人文内涵的首次应用是在1510年。在此之后,文化在这种物质意义的栽培、种植基础上,逐渐引申出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精神方向的涵义。


              IP属地:广东8楼2012-08-22 16:23
              回复
                可见,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在西方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之初,由于当时对西方文化有高推圣境的心理,翻译者把中国五千年来所奉守的固有的最为珍重的“文明”、“文化”等词,慷慨地借贷出去并借壳衍生了新的意义。这样的结果,固有的文明与文化的概念被偷换了,时过境迁而约定俗成,其真正的内涵没有人再去追究了,而固有一脉相传的文明的成果也就此被漠视,这样,“没有文化”这个标签也被贴上这个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民族的脑壳。
                ----《论语大义》
                曾经国父曾先于日本提出“大东亚主义”,这种主义不同于后来日本的“东亚共荣”
                ,他老人家所倡导的是以中华文化为重心的儒家文化圈,以文明区分东西方之别,这种观念与古时的“华夷之辨”相得益彰,那时候我们拥有王者的姿态,却没有王者的资本,所以将这种理想抱负寄托于的日本(东乡一战,颠覆黄种人在白人眼里的地位),但历史的宿命令其只能昙花一现,没能驱逐西方的野蛮人,他们最终成了白人的狗╮(╯_╰)╭ 。
                我经常想,或许也正是因为宿命,历史赋予宗主国的宿命,令我们成为第一个战胜美国的国家,想想,同样是在朝鲜的战场,四百年前明神宗力击倭寇,立宗主国之威,四百年后又是在这片土地,太祖横扫十六国联军,我们保住了黄种人最后的底线和尊严。


                IP属地:广东9楼2012-08-22 16:24
                回复
                  2025-05-29 13:30:02
                  广告
                  美帝,不好意思,不是你无能,只不过你这次遇见的是东亚真正的宗主。八国联军攻破的是伪中华,你这次的对手是真正的中华。只要宗主国没有倒下,大东亚就不会倒下。
                  日本,朝鲜,终究会回来,我不相信西洋的武力能够征服你们,因为你们身体里有我大汉的“血”,从前我们没能保护你们,现在,我要你们知道,谁才是你们真正的归属!只宗主大人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任凭西人站在你们头顶撒尿。
                  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大宗主国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IP属地:广东10楼2012-08-22 16:24
                  回复
                    转完了,虽然不完全认同,但是有些观点还是不错的……
                    国人的心态没有摆端正,总觉得是受害者……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8-22 16:26
                    回复
                      又沉了么 人工置顶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8-22 16:30
                      回复
                        又沉了么 人工置顶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8-22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