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天下吧 关注:1,707贴子:23,227

【整理】关于那些唯美的古风句你所应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空~~好吧,我喜欢剑走偏锋=。=
可以这么说,这个帖子应该是个分享帖,唯一多一点的,就是每一个我都仔仔细细查过能找到的文献,只求每个句子的准确和出处无误。
接下去会贴一些楼猪比较喜欢的句子(......)
好吧,就是这样的 ,只有出处和作者神马的,没有理解也没有意思翻译——恩,我还是觉着,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去理解
最后一句话开头~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楼2012-08-23 15:47回复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原诗
    西厢记·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出处
    出自《西厢记》
    张生与莺莺的话别前
    ------《西厢记》
    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而就故事而言,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3楼2012-08-23 15:59
    收起回复
      但醉笑陪公三万场,不必诉离殇
      --------原诗
      南乡子(苏轼)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苏轼
      苏轼童鞋的背景应该大家都知道......所以被贬神马的是很正常的
      刚看有人吐槽说这是一个男人送一个男人的故事(......)都懂的
      好吧那是玩笑 但是豪迈 才是这首诗的重点吧
      【痛饮从来别有肠.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离殇从来是不用诉,诉不出的.痛哭也好微笑也罢,从来不同的人的表露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他如是说


      4楼2012-08-23 16:05
      收起回复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
        ------出处
        刹那芳华曲(出自树下野狐《搜神记》)
        朝露昙花,
        咫尺天涯,
        人道是黄河十曲,
        毕竟东流去。
        八千年玉老,
        一夜枯荣,
        问苍天此生何必?
        昨夜风吹处,
        落英听谁细数。
        九万里苍穹,
        御风弄影,
        谁人与共?
        千秋北斗,
        瑶宫寒苦,
        不若神仙眷侣,
        百年江湖。
        ------咫尺天涯
        出自《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 刹那芳华曲
        墨村墨宝之一。
        描写的是神农与空桑仙子的恋爱。神农为神帝,空桑为圣女。圣女不能嫁,神帝不能娶,然而他们相恋了,迫于苍生的压力,神农忍痛将仙子流放汤谷孤岛,终其一生,不复相见。
        (欢迎大家百度墨明奇妙官网收听~)


        6楼2012-08-23 16:10
        收起回复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出处
          出自《十年一品温如言》
          是近年来流行于网络间的一部高干小说
          


          7楼2012-08-23 16:12
          收起回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处
            杨柳枝(其二)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诗词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
            此两句却是深情远韵,允称清丽。
            --------红豆&骰子(句析)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前句“玲珑”两字,貌似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巧玲珑心”,而后句“知不知”三字,爽脆委婉,回环复问,带有听觉上的特殊冲击,也极富感染力。
            


            8楼2012-08-23 16:15
            收起回复
              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
              -------出处
              这是一句和歌,高杉晋作在给木戸孝允的信中引用过
              三千世界のからすを杀し
              ぬしと朝寝がしてみたい
              原句是这样的
              出自 都々逸
              --------都々逸
              大约产生在文政末年到天保初年的时候,其形式流传至今。甚句则是在都都逸的七七七五句式中,加进片言只语以便于歌唱的形式,是在从前的日本浸淫极深的大众文化之一。都都逸大多描写恋爱感情,不过反映战争等时事的也并不新奇,也有借此发表大众媒体意见的先例。
              


              9楼2012-08-23 16:16
              收起回复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出处
                出自香港画家马荣成的漫画《风云》。
                其中第二梦与聂风在书信来往中说: 思念是种痛,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雪无踪 情亦无踪 雪无形 情亦无形 冬来 雪倾城 爱来情倾城 冬过 雪化水 爱过 情化泪!
                (真心吐槽:为神马每次我看上的霸气点的句子,总是来自奇怪的地方......)


                10楼2012-08-23 16:17
                收起回复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
                  --------出处
                  最早反映它的意思的语句出自《孟子》。是有着深厚中国古典文化素养的金庸,在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里用更为完满的语言表达出这句古话的醒人奥意。那是在乾隆赠给陈家洛的一块玉佩上书写的这么四句话:“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关于这句话
                  一句颇具中国道家思想精华的话,个中味道,只能自己品味,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处世之道


                  11楼2012-08-23 16:19
                  回复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出处
                    《牡丹亭》《红楼梦》都有提到
                    《牡丹亭》惊梦一出戏唱词,杜丽娘游春感伤,柳梦生入梦,唱了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女自怜。”就拉著杜小姐到牡丹亭畔、芍药东边的大石头上宽衣解带去了,非常急色,急色非常。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经过梨香院听人演习戏文,“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12楼2012-08-23 16:23
                    回复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出处
                      菩萨蛮 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吐槽无能:个人很喜欢的试,因为写得很巧,读起来相当有意思)


                      13楼2012-08-23 16:27
                      收起回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出处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继续苏轼
                        这首《蝶恋花》,代表了苏轼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某只:其实,用“墙里佳人笑”造句的真的很多......)


                        14楼2012-08-23 16:31
                        收起回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出处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
                          其词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16楼2012-08-23 16:39
                          回复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出处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贾宝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弱水三千”一词的形成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说法。鲁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说道:“虽弱水四绕,孤立独成,犹将如何如何……”《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里也是指遥远的意思。
                            (楼猪:恩恩,关于了解到弱水三千这个的过程,我只能说是个悲剧,因为那个番外漫画和故事的名字“弱水三千”是似有似无的联系感......)


                            17楼2012-08-23 16:42
                            回复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出处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金刚经正解卷下》:“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上》:“诸佛世界者。百千万亿僧只等数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一世界者。显世界之多矣。”
                              (某只:这个纯粹当了搬运工,实在看着头疼。佛曰:不可说~)


                              18楼2012-08-23 16: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