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对不起,再用引子只是想作个铺垫,请大家见谅)
1、前面说会陆续发帖,但我认真思考整理过后,其实只有一帖,加上前面的总共是两个帖子,但这两个帖子就是我近两三个月思考所得。
2、这些思考就是我精读《传习录》得来的。当时还没有放暑假,我还在学校,偶尔喜欢给身边的人讲讲心学。但是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阐述出来,而且经常被人问得哑口无言,自以为了解心学,但信心大受打击。我也自学催眠,同样地我也喜欢给身边的人讲,同样地也被人问得哑口无言,很多时候要去翻书找答案。后来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渐渐地明白到,自己的读书方式有问题。我爸喜欢买书,我从小也喜欢看书,家里的书几乎都读过,自以为读书不少,从中外名著、人生道理、成长故事、童话、漫画、杂志等无所不读,只要上面有字,基本就可以看下去,不管什么类型。由于读书比较多,所以有时知识显得比同龄人多一些,也培养了我有些自负的心态。我的阅读速度比较快,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可是内涵无法很深地领会,只是了解一些皮毛的知识。比如说《传习录》,我买回来看了一遍就放在一边,没去动它。直到我反省过后,重拾传习录,真正有一种感觉:先生的学说真是太精深了。
3、重读《传习录》,我是采用一段重复看很多遍的读法,一有闲暇就看,因为时间相对比较少,所以我选了《传习录·薛侃录·七》这一篇来读,因为这篇比较长,容易深入理解。其中正文的第一点是我思考所得。第二、三点,是我读了很多遍,突然间就明白了,有种似乎是顿悟的感觉,念头直接就蹦出来。
4、希望各位吧友不吝赐教,有错的地方就尽管批评,在下不胜感激。
1、前面说会陆续发帖,但我认真思考整理过后,其实只有一帖,加上前面的总共是两个帖子,但这两个帖子就是我近两三个月思考所得。
2、这些思考就是我精读《传习录》得来的。当时还没有放暑假,我还在学校,偶尔喜欢给身边的人讲讲心学。但是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阐述出来,而且经常被人问得哑口无言,自以为了解心学,但信心大受打击。我也自学催眠,同样地我也喜欢给身边的人讲,同样地也被人问得哑口无言,很多时候要去翻书找答案。后来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渐渐地明白到,自己的读书方式有问题。我爸喜欢买书,我从小也喜欢看书,家里的书几乎都读过,自以为读书不少,从中外名著、人生道理、成长故事、童话、漫画、杂志等无所不读,只要上面有字,基本就可以看下去,不管什么类型。由于读书比较多,所以有时知识显得比同龄人多一些,也培养了我有些自负的心态。我的阅读速度比较快,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可是内涵无法很深地领会,只是了解一些皮毛的知识。比如说《传习录》,我买回来看了一遍就放在一边,没去动它。直到我反省过后,重拾传习录,真正有一种感觉:先生的学说真是太精深了。
3、重读《传习录》,我是采用一段重复看很多遍的读法,一有闲暇就看,因为时间相对比较少,所以我选了《传习录·薛侃录·七》这一篇来读,因为这篇比较长,容易深入理解。其中正文的第一点是我思考所得。第二、三点,是我读了很多遍,突然间就明白了,有种似乎是顿悟的感觉,念头直接就蹦出来。
4、希望各位吧友不吝赐教,有错的地方就尽管批评,在下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