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关于我们相互辨认对方的方法
在那三维的快乐世界,你们,有幸拥有光和影;你们, 被赐予一双眼睛;你们,被赋予视角的知识;你们,陶醉于五颜六色的快乐;你们,能够实际看到角度和观察到圆的整个圆周——我怎么才能向你们说清楚在平面国我们是多么困难地识辨出对方?
想想我刚给你们讲过的吧!在平面国,所有万物,不管有无生命,无论他们是什么形状,在我们眼中都是一样的或几乎是雷同的,即看起来都是一根直线。既然看起来都一样,那怎样才能相互区别开来呢?
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分辨的方法是凭听觉。我们的听觉要比你们的更发达,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凭声音分辨出自己的朋友,甚至能区分出不同的等级,至少能区分出最低等的三个阶级,包括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这里不把等腰三角形考虑在内。但随着我们社会等级的上升,凭听觉来相互辩认的难度也在增加。部分原因是声音几乎一样,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贵族阶级中辨别声音这一庶民掌握的能力并不怎么发达。并且,在可能有被欺骗危险的场合,我们对这一方式不放心。我们社会的最低阶层的声音器官远比听觉器官更发达,结果等腰三角形很容易假装多边形的声音,并且经过训练,能假装圆的声音。因此,第二种方式更为普遍地被采用。
在我们的女性和下等阶级中(过会儿我再说上等阶级),无论是陌生人之间还是事关阶级而不是个人的问题,触摸是辩认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你们空间国上等阶级之间的“介绍”在我们这边成为“触摸”。“允许我要求你触摸我的朋友某某先生及被他触摸”这种平面国介绍的习惯表达方式在远离城镇的旧式乡绅之间还在使用。但在城镇和商人之间,则省略了“被他触摸”的说法,句子就简略为“让我要求你触摸某某先生”;当然,人们心里知道“触摸”是相互的。在更现代时髦的年轻绅士之间,他们非常反感不必要的行为并对保持母语的纯洁性极其冷淡,表达方式删除了在技术层面使用“触摸”时的意义,即“为了触摸和被触摸而推荐”。此时,上层阶级中允许*阶层的“俚语”,像“史密斯先生,允许我触摸琼斯先生”这种粗鲁的表达方式。
然而,读者朋友,不要以为在我们这里“触摸”同你们那里一样是个乏味的过程,或认为我们在识别出对方是哪一个阶级时必须对他全身触摸一遍。在学校我们就开始长期地练习和训练,加上日常生活中不停地使用,我们凭触觉能立刻区别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及五边形他们各自的角。不必说,即使最迟钝的触觉也能明显区分出无头脑的等腰三角形那锋利的角。因此,根据规则,只须触摸对方一只角;一旦确认,我们就知道与我们讲话的人属于哪个阶级,除非他属于贵族阶级中最高的一层。这时,困难就相当大。即使是我们问桥大学的艺术硕士也曾把十边形和十二边形混淆;无论是在这所名校之内还是之外,几乎没有理学博士能够毫不迟疑地迅速区分出贵族中的二十边形和二十四边形。
那些还记得我在上面提到的关于女性的法令的读者马上知道这种通过接触的介绍过程需要小心谨慎。否则,这些角有可能对马虎的触摸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为了触摸者的安全,最根本的是被摸的人应该站着丝毫不动。以往经验证明,一点惊吓,位置的稍微移动,甚至一个猛烈的喷嚏都会使粗心者致命及把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友谊摧残在萌芽状态。这在低等三角形中尤其如此。由于他们的眼离自己的顶点太远,几乎无法看到身体尖端处发生什么。另外,他们本性粗野,感觉不到有教养的多边形的轻微触摸。倘若不自觉地一晃头就让国家丧失一个宝贵生命,这是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