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克里斯托弗 诺兰带着《Batman Begins》拯救了蝙蝠侠系列;4年前《The Dark Knight》以风卷残云之势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也给世人树立了一个更高水准商业电影的典范。今年,万众期待的《The Dark Knight Rises》"如期"上映(相比08年《The Dark Knight》在国内根本没上的悲剧,这一部虽然延期上映但还算幸运),但正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The Dark Knight》已成不可复制的经典的情况下,这一部只能说差强人意。
克里斯托弗 诺兰是伟大的导演,他能把自己对社会亦或是一些哲学论题的思考融入商业电影中从而使之变得厚重。2005年,《Batman Begins》横空出世,克里斯托弗 诺兰通过展示布鲁斯 韦恩在成为蝙蝠侠前坎坷的心路历程而使风格完全迥异于之前的蝙蝠侠电影,从光明轻浮转向黑暗深沉,在俘获大量拥趸的同时也为蝙蝠侠正本溯源。之后由诺兰执 导的蝙蝠侠系列便一路黑到底,2008年《The Dark Knight》的巨大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已故演员希斯 莱杰的奥斯卡级别的精彩表演,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克里斯托弗 诺兰的黑暗风格再一次得到影迷认可的事实。到了《The Dark Knight Rises》,影片一开始就通过一名警官之口道出“太平盛世需要什么英雄”的现实,也奠定了前半段壮烈悲剧的气氛,黑暗再一次笼罩全片,最后的结局也在渲 染“舍生取义”的悲壮。黑暗之下,这一部也不失暖色,安妮 海瑟薇饰演的猫女就是最惊艳的角色,本身出众的长相加上充满神秘的扮相,以及与布鲁斯 韦恩之间的暧昧情怀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在诺兰的掌控之下并未喧宾夺主,反而与影片本身风格相辅相成,诺兰的导演功底可见一斑。
在《The Dark Knight》中,蝙蝠侠不再是虚构的漫画英雄,哥谭市不再是幻想中的罪恶之城,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最大的亮点则是正邪双方你来我往的较量,一环扣一 环,酣畅淋漓,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功力和导演的编排。但在《The Dark Knight》中,前半段一边倒正义一直被邪恶压制倒可以理解,因为本身脆弱布鲁斯 韦恩遇上的敌人很强大,可后半部分过于强调蝙蝠侠的复仇而没有去权衡正邪双方,于是又成了正义一直压制邪恶的一边倒局面,也使影片略显单调。而为了配合 “崛起”为布鲁斯 韦恩设置的地下监狱总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从黑暗的地下爬到地上,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崛起方式固然能起到很好的感染效果,但却破坏了真实的感觉, 而且显得很突兀。在剧情安排上,《The Dark Knight Rises》里面多是“超级英雄在关键时刻出现”的巧合式设定(比方说蝙蝠侠救猫女,救布莱克,救戈登。。。都是一个流程),而舍弃了《The Dark Knight》中类似解密式的叙事方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这毕竟是克里斯托弗 诺兰的电影,影片中歌谭市的混乱其实是对现实的影射,当毒药控制了哥谭市后,上层人士纷纷遭受迫害,反映的则是现实中经济危机过后人们心中的仇富心理,而 毒药所体现的极端主义又是对现世中恐怖主义的暗示。诺兰通过哥谭市这个虚构的城市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但电影本身毕竟是商业电影,于是大场面,爆炸,近身格 斗可能也就冲淡了人们对电影本身的思考,很多人看完了之后会觉得很过瘾,但不会想如果有一天电影中的失控成为现实,那时还会有蝙蝠侠吗?所以我觉得 《The Dark Knight Rises》或许也表达了诺兰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电影的配乐,还是出自Hans Zimmer,依旧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