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要挖心的胭脂,内心肯定是挣扎了又挣扎的,尤其是二度披上嫁衣对着菱花镜忆起往昔时,所以,当白雪来催促时,胭脂还是神思不属。
一个神思不属,一个找了替身,胭脂和“道济”在灵隐寺大殿前拜了堂。
道济找了陈亮作替身,因此他没破了色戒,可他犯了妄语。
妄语与淫邪都是佛门戒律,我原本以为是没有高低轻重之分的,但显然,道济认为色戒比妄语重要。他宁愿欺骗所有人、宁愿出尔反尔,也不想完成承诺、与胭脂成亲(形式上的)!那么,到底是妄语之戒的确比色戒轻呢?还是,他心里有鬼?一般心里有鬼的人,就是这样的。越是注重的、越要避开!
不过,虽然找了替身,但道济应该是隐在大殿里观望的(陈亮晕倒后,道济就是从大殿里出来找广清的)。所以,值得安慰的是,胭脂终于让他看见了自己真实现场版的新娘风姿(回头崖毕竟是幻化的)、以及一掀盖头怒指佛像的无畏气势!壮哉,胭脂!
这一点就够了,道济么,他要当老鼠,就当好了,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从找替身这件事来看,道济离佛还远着呢!如果如佛祖一般空无一物的话,还会在意戒不戒的吗?佛门戒律是佛祖为了众生脱离轮回苦难所设定的、是修行的方法途径,佛本身是不需要的,众生没有如佛一般的悟性和天资,要想脱离苦难、只能按着这些戒律才有望成功。
而道济呢?原本的降龙是罗汉,修行至罗汉,已放下了执著,但仍有妄想与分别(修行至菩萨仍有分别,至佛则真正放下所有、万事皆空)。
降龙入世修行,既然入世,当然免不了受凡俗影响,毕竟李修缘的时候还没觉醒,李修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凡人。当修缘觉醒出家成了道济后,道济虽然恢复了原本的修为、法力和悟性禅意,但是,心境总是受了入世以来的经历的影响,不是想看透就看透的,就像一张白纸,已被染上了尘埃,虽然醒来后的白纸不愿沾染、也有了去掉尘埃的决心和经验,但“去掉”这个过程仍然必不可少,毕竟已经沾染上了啊!再说,它以前沾染过能去掉,并不表示现在也行。
凡人自然有执著之心,修缘也有。于是,道济需要重新放下“执著”,在放下的过程中,别的可能都放下了,只剩了胭脂(哦,当然,他一开始时是以为放得下的)。至于对待胭脂时与待别人不同的分别之心和独对胭脂的杂念思绪,就更正常了,因为降龙就没做到放下妄想与分别呀!更遑论道济。
所以,道济有点凡心,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道济对待胭脂有点杂念和特别,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么的,又扯远了!)
胭脂终于挥出了绝情魔刀,杀死了“道济”。可她回到无心洞,却像是真的没了心。她以为,杀死道济,能让她快乐起来、能让她的心伤平复,却不料,心底里全是满满的哀伤,那哀伤,即使握拳、咬牙、闭眼,也没办法制止,仍然让泪意点点染上眼眸。
但是,她告诉自己,她没有错,她不应该去想为什么伤心,她还有事要做,她还有灵隐寺要去毁,收留了那个人的灵隐寺,她必须毁掉。
于是,没了心的胭脂,把自己锁在了无心洞,不分日夜、不听世事、不见阳光、不闻花香,抛弃、忽略、压抑一切情绪,让自己只专注于手中的魔刀。
只专注于练功,让她没有时间去思考她为什么伤心!毁了灵隐寺,让她的存在又有了意义。没了心的人,本就如同行尸走肉,若再没了目标,那要怎样活着?
唉,胭脂啊!
我们伟大的圣僧终于终于又回来了!顶着阳光、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继续游戏人间,把心里有关胭脂的一切都收拾收拾、打个包扔到心海深处,然后对自己说,我死了、我死了,胭脂会忘了的、胭脂会忘了的……他未尝不知道诈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但他却还是希冀着用这个方法来赢得时间,然后希冀着时间能让胭脂忘却所有的爱恨情仇——他到底是低估了胭脂对他的感情,无论是恨,还是爱。
这个时候的道济,虽然记起了胭脂,复苏了修缘对胭脂的情义,但他的心态还停留在了降龙的视角,不想有感情的牵扯、也害怕感情的牵扯,完全漠视了每次见到胭脂时自己心底的悸动,他只觉得胭脂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存在,重不得、轻不得,完全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只能避开、推开、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