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横盘窄幅整理。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投资者不禁要问:“到底A股底在哪里?”
历史上,9月份形成阶段性底部的概率较大。如2009年9月份形成了当年下半年的最低点;2010年9月份之后迎来一波500点左右的升势;2011年9月份之后,在10月份形成了2307点的阶段性底部,此后形成200点的升势。不过,在底部形成前,A股均会呈现十分惨烈的跌势。
从周K线看,周均线尚维持空头排列,维持弱势格局。从月K线上看,大盘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下跌之后,8月份目前形成了带上影线的小阴线,5月均线和10月均线的下行趋势维持,呈现反弹受阻,仍将下跌的态势。历史数据显示,自2004年9月份以来,上证综合指数便没有出现过连续四个月的下跌,如果8月份出现连续第四根下跌的月K线,那么9月份形成最后一跌的概率较大。
从成交看,截至目前,8月份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已经降至1100亿元以下的水平,为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市场历史走势上看,股指只有在处于1000亿元附近的成交水平时,才具备形成底部的条件,例如2011年9月份和12月份,以及2012年1月份。目前只要两市合计的日成交金额维持千亿元左右的水平,底部信号将会临近。
此外,8月31日沪深上市公司半年报将披露完毕,财务数据、股东数据将大白于天下。尤其是股东持股数据,可以反映机构投资者在6月底2200点附近时的持仓状况。以7月、8月两市的低迷成交情况看,多数持股被套,因此这些机构重仓股既可以作为判断主流机构操作动向的依据,也可以成为持仓配置的选择。目前,投资者可等待欧债危机引爆最后一跌,密切关注机构重仓股的动态,并筹集资金储备弹药准备在9月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