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产业:
媒体喜欢不正常的人,但不能太不正常。电视节目主持人找真人秀节目嘉宾时,了解嘉宾用药情况。用抗抑郁药的人最理想。一点不用药的人太正常,而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病的人则太不正常。观众喜欢看到和自己相似,又比自己疯一点的人。
Eddie Marsan: 90%的人是正常的,10%的人是有问题的,制片人就会针对那10%的人拍一部电影。
ABC电视台的Extreme Makeover(超级整容)节目,找了一个长得很难看的嘉宾,要免费给她做整容手术。为了获得更好的对照效果,节目组让她的家人说她有多难看。但她的家人以前都是对她说她不难看,在节目组的一再引导、指导下,才说出她实际有多难看。而这些话她都听她,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她没想到的。而最后因为节目变化,不再给她做整容了。回去后她得了抑郁症。而她的姐姐Kellie McGee,因为自己所说她不好看的话而深深内疚,最后自杀身亡。
目前最被广泛采用的命名、诊断精神病的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DSM),是由一群心理医生讨论、争论的结果。psychopath没有被包括在这本手册中,因为有人不同意。“网瘾”被提出加入该手册,但没有被通过,而只在附录里提及。
DSM手册很流行,很多普通人都购买了,用来诊断自己。依据其标准,大约一半的人都有精神疾病。医药公司热爱它,可以有大量的新病人可以用他们的药。
每年有大量的美国孩子被诊断为“双极性精神紊乱”并被药物治疗。但很多医生相信,儿童是不可能得该病症的。
医药公司的代表发现医生用他们的药少了,请他吃饭。两名很漂亮的女士和一名很客气的男士。她们很有兴趣地请他讲并画出“土堆造型”(可以从网上查到这是他的看好)。在吃饭结束时,一位女士说:“哦,你要不要点试用装的伟哥?”
大量的精神病药物没有任何的临床试验就被用了。
有的人明显是有精神病的,但在精神病和正常人之间,有着灰色地带。如何定义这个灰色地带。我们现在给心理医生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他们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自由。心理医生本身是否能权力也有病态的追求?
我的想法:
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疯狂”成分。“理性”和“常规”,是一个和谐的人生和社会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人生中只有“理性”和“常规”,而没有一条“疯狂”做调剂的话,也太乏味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