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390贴子:10,030,971
  • 4回复贴,共1

论:袭人劝宝玉走仕途(转)作者:说句真话真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中宝钗也劝解宝玉好好读书,以后走仕途,宝钗和袭人的观点虽然相同,但境界却不同。袭人是想宝玉以后有出息,能生存。宝钗的理想大了,他是希望宝玉能做大官,掌握大权消除一些腐朽、昏暗。为民能做些好些、实事。
在第42回,宝钗曾向黛玉坦言:“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也没有什么大害处。”
这种对现实的负面认识,正是她愤世嫉俗的情由和批判精神的来源。——在当时那个社会,男人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女人恪守妇德,相夫教子,被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宝钗从小在家长那里受到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可是,当她循着这样的理论,去观察现实世界时,她看到的又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正如她自己所说,读书之人“读了书,倒更坏了”,“竟不如耕种买卖,倒也没有什么大害处”。而真正读书明理的君子,反倒是闻所未闻。——她所看到的完全是一个充满了黑暗、充斥着污浊的世界,一幅“礼崩乐坏”的景象。
走仕途其实没有错,做个比喻:刀可以杀人,同样可以救人。做官可以害民、一样可以救民。
包拯、海瑞、狄仁杰、岳飞、等都是好官,为国为民,赤胆忠心。
所以说:袭人、宝钗劝诫宝玉好好读书、长大以后能走仕途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宝玉却狭隘的认为走仕途就是“国贼”“禄鬼”。



1楼2012-08-30 16:59回复
    以上分析了:宝玉、袭人、宝钗分别对走仕途的不同观点。
    宝玉:目光短浅,属于不想长大,老想着不变多好,永远和姐妹们一起,写诗,作词,调胭脂,弄香粉。属于: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袭人:务实派,很现实,想让宝玉做官,光宗耀祖。起码以后有钱、能生存。
    宝钗:理想派,很有见识,想的更长远,而且不是说:为当官而当官。是为:辅国治民。有明确的目的性。


    3楼2012-08-30 17:00
    回复
      书中除了袭人、宝钗、湘云劝过宝玉好好读书。还有别人劝诫过宝玉请看: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对宝玉说: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在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秦钟离死前对宝玉说: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4楼2012-08-30 17:00
      回复
        原作者“说句真话真难”他的文章或他转载的文章都很不错。顶!


        5楼2012-08-30 17:00
        回复
          不管什么时候,劝人学**是很多的...........


          6楼2012-08-30 17: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