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21日讯:世界睡眠日是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并将其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其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中国睡眠研究会2003年将其正式引入中国。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成因篇
越担心就越睡不着
睡不好也是病,且多是由“心病”引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崔才三教授介绍,大多数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是由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引起的。有某些性格缺陷(如爱较真、易忧虑等)、情绪比较敏感的人也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不高,反过来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张伯全介绍,睡眠固然重要,但绝不可看得太重。大多存在睡眠障碍的人都很担心失眠,可越担心越睡不着,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改善睡眠质量更加不利。睡前做太多劳心劳力的活动(如带着思考中的问题入睡或进行剧烈运动),也会导致失眠。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建说,含咖啡因的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且有利尿作用,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晚餐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也会影响睡眠。晚餐吃豆类、大白菜、洋葱、玉米、香蕉等,有时也会妨碍正常睡眠。此外,饮酒虽然能让人很快入睡,但只能停留在浅睡期,醒来后仍会觉得疲劳。
提醒篇中老年女性更须注意睡眠健康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容易出现激素分泌减少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睡眠质量日益欠佳较为普遍。
中老年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睡眠异常的典型症状有: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睡眠不宁、不自主翻动;夜间反复憋醒、醒后口干舌燥、大汗淋漓;睡眠浅、晨起头疼;夜尿增多、甚至遗尿;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下降;脾气暴躁、性格改变。
专家说,上述症状会引起体液改变、微血管收缩、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微循环异常,使组织器官缺血,从而继发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一系列疾病。
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要改善睡眠质量,应从减肥、改变睡眠体位、戒烟戒酒、积极锻炼身体等方面进行预防。(综合新华社电)
解决篇
用食物来健康“催眠”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超过三成。专家指出,经常失眠的人,如果长期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会产生依赖性。因此,专家建议:有些食物具有“催眠”功效,经常在睡前食用可改善睡眠。
牛奶睡前喝使人熟睡的日常食物首推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睡觉前喝一杯牛奶将对熟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牛奶的热量相当高,晚上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睡前一小时左右。
生菜改善睡眠质量,生菜是很好的辅助食物。生菜中含有一种催眠成分,在古代欧洲,被当做可以镇静安神、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使用。睡眠不好的人,可每天晚餐时用生菜拌沙拉吃,生菜叶三片即可。对于睡眠严重不良者,午餐时也可食用。
小米粥小米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昏然欲睡的神经递质———五羟色氨,它使人的大脑活动受到暂时的抑制,因此容易入睡。经常失眠的人,可用小米30克,加5克半夏,每晚煮粥食用。
葵花瓜子、蜂蜜和大枣葵花瓜子含有亚油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调节人脑细胞的正常代谢,提高神经中枢的功能,每晚可吃一把葵花瓜子。蜂蜜纠正失眠的作用很明显,睡前可喝一杯蜂蜜冲的温开水。晚饭后用大枣煎水服用,也能加快入睡。
朝阳朝阳不能吃不能喝,不过,你可以多多享受早上的日光浴。如果你每天早上准时起床享受朝阳浴,可以借此摄取一定量的松果体素。松果体素是从大脑的松果体分泌出的荷尔蒙,可以有效补充和调节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