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腐朽吧 关注:5贴子:414
  • 23回复贴,共1

【静默】千读不如百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些诗词小笔记。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8-31 20:10回复
    绝句: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由于此诗体活泛,应用灵巧,故诗人普遍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它各体诗。
    绝句的称谓说法:
      对绝句称谓的第一种说法:“绝句“它又称“绝诗”,“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从律诗截取而来,就是截取律诗四句,也就是任意两联。对绝句称谓的第二种:“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六言,七言,故称五绝,六绝,七绝「带六的很少」。
      绝句的分类情况:它分为古绝和律诗,先古绝后律诗,古绝虽然押韵,相对它的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诗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七言却非常之少。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9-06 11:55
    收起回复
        律诗对平仄,押韵等各种规矩要求最高,按每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五言,七言,按篇幅长短可分为普通律诗和排律。
        普通的律诗为八句,六句的称小律或三韵,九句或九句以上的称排律和长律。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也就是每两句自成一联。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们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二三联必须是对偶」,排律除了首未联可不对偶其它的都必须对偶。
        小律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宽,仅相连的两联上下句对偶就可以。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9-11 14:32
      收起回复
        五绝: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七绝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楼2012-09-15 16:49
        收起回复
          首先做个概述,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者刻在竹子上、石头上、木头上、柱子上(愿意写哪就写哪)的对偶语句。
          根据上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三种。
          正对。
          即上下联意思上相似、相补、相称,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说明同一事理的对偶形式。
          正对的上下联在语气、态度、感情上应当是一致的,或同为肯定,或同为否定。
          如:六畜兴旺千家乐,五谷丰登万户春。
          这一副春联上下两句都讲生产丰收农家欢乐,就是正对。
          又如: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可对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主题积极向上,意思上互为补充,体现做人所应具有的良好品质,符合正对要求。
          反对。
          即上下联意思上相反或相对,形成鲜明对比的对偶形式。
          如:铺张浪费损害国家,勤俭节约利己益民。这一副对联通过上下联对比,告诉人们浪费可耻、勤俭光荣的道理,从事务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以提高人们对两者的认识,具有一种警诫的作用,这就比上下联从一个方面称赞“勤俭”效果更好。
          又如: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
          串对。
          上下联相串成对,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串对顺势而下有如流水,故又称“流水对”。运用串对,可使句式严整、语言流畅、意思连贯。
          如:前辈创业垂青史,长征接力有后人。
          前人创业,后人守业;前人打破旧世界,后人建设新世界,这是**事业的发展必然。
          此联就有点像流水,一波连一波,一环扣一环,表示一种承接的关系。
          又如:爆竹声声脆,可对祖国日日新。


          5楼2012-09-15 16:54
          回复
            对联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语义相关。
            句式相同显示的是对联匀称而整齐的形式美,同时又兼顾对联语义鲜明的要求。它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二是上下联的句型、短语结构要相应。
            语义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他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
            这一点从我们的诗作中能看出来普遍作的不恰当,诗词的前提是要上下意思连贯通顺,内容相照,我们的作业通常驴头不对马嘴,上句与下句内容有出入,这是积累的问题,古人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徒儿们平日读书少,那么自己动笔的时候必然相形见绌。
            回到正题,语义相关,就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关于对联的平仄和谐。
            对联的平仄和谐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项。汉语的音韵学,向来被称为“绝学”。对联的声律讲究,实为不易驾驭之术。
            这里说说相关平仄和谐的基本声律吧。
            1.平声和仄声(之前的讲堂中我们学到过)。平声,就是不升不降很平坦的音。现代汉语语法中,阳平、阴平属于平声。仄声是指倾侧不平的音,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对联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要平仄相对,同一联之内的词数也要平仄交替。
            2.上下联最末一字的平仄应遵守。一般来说,上联最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末一字必须为平声。,习惯上叫作“仄起平收”。
            另,平仄相对是上下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以上内容是关于对联的基本,讲的仅仅是最普通的联子,


            6楼2012-09-15 16:58
            回复
              对仗讲究句式相同,内容一致。举个例子,上句写景物,下句也要写景,上句抒情,下句也抒情。还有一较为模糊的讲究,一般要求不能出现相同的字,不过这个现在不怎么提了。 对仗和意象
              工对,指极为严格的对仗,例: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工对的相反对法,是宽对,就是只要求词性相对即可。
              对仗和意象
              简要提提流水对,指前后两句承上启下。最典型例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借对,是活用一词多用的方法来对仗。
              对仗切忌"合掌",意为前后两句意思雷同。
              包罗万象,内容含义颇丰,是诗词的精神所在,"合掌"则违背这一要点。
              对仗不要太过拘泥,否则会禁锢思想。
              意象,用哲学观念说,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在诗词中的融合应用。
              需要多读多诵,才能了解各种意象。
              先举例,送别一般用:柳,长亭,月。思念用:红豆,鸿雁等。
              重点在于意象的组合应用。组合方式有很多种,简单说几种。一,对比形式,最典型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并列形式,秦时明月汉时关。
              意象应用的关键在于语境,不可随意滥用。
              【有些跟以前的重复了,当加深印象吧】


              7楼2012-11-25 13:55
              回复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裏“美”与 “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於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麽,散文与诗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9-04 20:47
                回复
                  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9-04 20:53
                  回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於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於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於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於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9-04 20:59
                    回复
                      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9-04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