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书斋吧 关注:42贴子:781
  • 3回复贴,共1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2012年农历二月起,集体学习进入第二个深入阶段,“仰信佛言祖语”始终是专修净土的参照系与先导。南无阿弥陀佛!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上大下安 大和尚 讲述
第二十八部分:别解文义_16


1楼2012-09-01 17:45回复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经文:“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这段经文叙述的是法藏比丘请世自在王佛加持庄严净土、起建大愿的过程。承上追述法藏比丘的偈颂,释迦牟尼佛告诉当机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前赞佛并陈述自己发愿后,又向佛恭敬禀白:“我已经发了无上正觉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祈愿佛为我慈悲广为宣演经法,我当谨遵教诲而依教修行,仰祈佛的慈悲威神的加持,摄取他方世界无量无边刹土的清净庄严的精华,令我在此世间疾速成佛;成佛之后亦如世自在王如来一样,普度一切众生,拔除一切轮回众生贪嗔痴三毒的烦恼,止息轮转之苦果。”
    可见,法藏菩萨大悲建构清净庄严妙土的唯一指向,是令一切众生解脱轮回的疾苦。我等生死勤苦的众生,仰蒙无数劫前的这尊菩萨大悲愿力的成就而获得了拯救。深信这桩大事因缘,即是成佛的机缘成熟。


    2楼2012-09-01 17:45
    回复

      请看经文:“佛告阿难: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当自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释尊向阿难尊者追述往昔法藏比丘恭敬请法之因缘。彼时世自在王佛听了法藏比丘至诚的禀白,慈悲地予以开示:“如你所述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萨大行,乃至庄严佛刹之事,悉在汝自性中具足。汝回光返照,一切净土之行法无欠无遗。”法藏比丘对佛的如是开示,亦能直下体认担荷。
      所谓通途教法,菩萨庄严净土的路子,心净则国土净,修行一切善法,诸如直心、持戒、六度、十善业等,法藏比丘是深知的,然法藏比丘发出的大愿是:令我快速成佛,令我快速建构净土,令一切众生快速生净土,得大安隐。要达成这样的大事,通途自力净土行无能胜任。是故,法藏比丘恭敬地向佛禀白:佛所开示的义理幽深宏广,不是我目前所能领会达到的,恳请具一切种智的佛陀,广泛地为我敷演十方无量诸佛因圆果满净土之行,我听闻他方佛陀建构净土的方法,将如教修行,疾速成就、圆满我的大愿。可见,法藏比丘在因地便有着甚深的睿智和宏广的慈悲,抛却自力,专仰佛力,得蒙佛果觉十力的加持,快速建构超胜诸佛刹的净土,圆满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大愿。


      3楼2012-09-01 17:45
      回复

        请看经文:“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当时世在王佛倾听了法藏比丘的禀白,了知这个弟子德高慧明,志愿又如大海般深广,自然心生欢喜,当即为法藏比丘授记云:浩淼无边的大海,如果一个人用量米的容器去舀干海水,只要持之以恒,一世接一世,乃至经历多少劫数也锲而不舍,最终便能够舀干海水,达到大海的底部,获得海底的妙宝。经劫舀水表因地渐次地修行,时间久远积功累德。“得其妙宝”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以此比喻,衍生修行成就净土的秘诀:当以至诚心,精进不懈怠,在修行菩萨净土道上,永不中止,便能圆满大愿,成就正果。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经》圆发三心首提即是至心,亦是此义。慧远大师在东林寺30年影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这是远公的至心;善导大师精修念佛,冬天跪着念佛直到大汗淋漓才罢休,这是善导大师的至心;印光大师一句佛号念了60年,信愿持名弥久弥坚,这是印祖的至心。如果修行道业,常常见异思迁,一曝十寒,这山望着那山高,便会一事无成。
        《列子》中的“愚公移山”,吾人耳熟能详。当愚公发大愿,要子子孙孙像跑接力赛似的移掉门前大行、王屋二山时,可谓惊天动地了。操蛇之神惊恐地将此事禀告上帝,上帝便派了两个大力士神,将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在雍南,由此愚公家门前的大道就畅通了。这个寓言故事亦包含了表法的深义:愚公和他的子孙挖山运土,表前六识在行动,那个操蛇之神表第七识,他将信息传达给上帝。上帝表阿赖耶识的见分,透过第七识的转达,第八识深层的生命能量激活了。这个能量神妙莫测,由神识所现的两大力士便轻松地完成了世间人难以完成的事业。所谓自助者天助。
        修行道业亦复如是。至心精进地行菩萨道,便能感应佛力的加持,所以“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透显出修因证果的秘诀。世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授记后,又应他的请求,随其心量根机,广泛宣说他方世界诸佛刹土的种种情况。十方无量的刹土,在果报上有净土,有秽土——种种刹土的众生因地有善有恶。令法藏菩萨摒弃粗糙与劣恶,选择净妙与善美。十方无量刹土,种种美恶粗妙情形,佛应法藏比丘的心愿,悉皆显现在法藏比丘面前,让他亲眼目睹,这样的图像说法长达1000亿岁。可见,法藏比丘日后成为大愿之王,亦得首先归功于世自在王如来的循循善诱与强缘的加持。


        4楼2012-09-01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