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中医吧 关注:131贴子:271
  • 4回复贴,共1

天虚子古传中医传讲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经有阴阳互根的概念,即阴为阳根 阳为阴根。研究生考试也常出,不过我可以肯定,这个概念对你们只是浮云。那么这次我给大家用这个概念来讲解汗出。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卫津心液。
卫是气,是阳。津是形,是阴。
卫气是阴津之根。心液是阴,是卫气之根。
心液以肾液为源。肾液保持阴的状态上升入心,而成为心液。
心液是卫气的根。卫气是津的根。
若心液不济,则卫气无根约束而浮越,如是则发热或其他热证表现,如起痘子红包疮之类。卫气浮越,则卫气不担当阴津之根的职责,阴津无根之约束,则奔流,于是汗出。汗出者津之外泄也。
心液不济者有二,一阴液亏虚,二,肾阴上升到心的通道受阻,或为寒阻,或为湿阻,或为饮阻。
夏季发烧发热,何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为首选。夏季者应心,空调之冷风,可直入少阴心经,而导致少阴心经之通道收到寒阻。即是肾阴上升到心的通道受阻,继而心液不足而难为卫气之根,于是卫气浮越而发热。卫气浮越又难为津之根,于是津外泄,而汗出榛榛。津居阳位,其外泄当主要在身体的阳位,故背部,手臂,特别右臂,将汗出榛榛。
小儿痱子的原理也在于此。8月初本人之10月龄小女,发痱子,我开始分析为坐空调公交,受寒所至,寒入体,被夏阳熏蒸,而为雾气,该雾气阻塞了阴升之路,于是用芳香化湿药,入藿香佩兰砂仁之类,然无明显效果,然用泽泻 茯苓之类去湿除湿之药,反增剧。后悟出夏季应心,寒邪可直入少阴心经。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涂抹痱子处,又内服。痱子消失的速度令人惊叹。



1楼2012-09-06 12:42回复
    天虚子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妻子胃痛案
    此案例为2012年12月3日案,今日录出,天虚子不仅是写下用的什么方,更关键是阐述为什么。仅提供给尚存玄学思维的人士参考学习。
    这天晚上8点过,我加班回到家中,妻子卷缩着从里屋走出,对我说胃痛,我说哦,知道了,于是扶她在床边,刚坐下,她就痛得卷缩得蹲下来,我问这么痛啊,她说恩,想呕,想吐,头昏沉。再问杂回事,妻子云,你回来前躺着给女儿喂奶,迷糊睡着了,醒来发现女儿穿者单衣在外面爬,急忙起来给女儿穿衣,之后就胃痛了。我又问你的哺乳衣扣上没有,回曰没有,怕女儿着凉没顾着这些。我说行知道了。于是到厨房找了块生姜,放煤气炉上烧,烧得皮皮发焦黑,切了一半递给妻子,来先救急,把这个嚼了吞了。妻照做。接着自己又去弄了
    方药:干姜1小把附片4片 焦姜1小块 麻黄1握 细辛一缕 急熬汤服之片刻妻子即觉寒气冲头聚于眉骨而眉骨痛,腹内立舒,再令用药汤外涂眉骨,即愈。
    妻子问我是咋的,我说你这个胃痛是寒气入了少阴凝了经脉,牵引胃部而导致的胃痛。你刚哺乳了,又没系上哺乳扣,加之乳中因喂奶而空虚,外寒易入(里器空虚外邪易入也),而乳者其象离卦之两阴,乃应心也。故寒邪直入少阴心脉。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干姜焦姜也。把姜烧焦者,焦入心也。


    4楼2012-12-17 10:49
    收起回复
      置顶


      5楼2012-12-27 17:14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3-02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