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吧 关注:464贴子:4,183
  • 8回复贴,共1

歌者奥义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见有吧友求助,吾吉它的意思,所以我把歌者奥义书的一些资料上传一下。2楼开始发


1楼2012-09-07 11:20回复

    第一篇(Prapāthaka)
    第一章(Kanda)
    1. 唵!当尊这个音节为吾吉它(udgītha,优芨多,高歌,祭礼中最高潮的部分),因为‘唵’是人们高歌的开始。更
    深的道理如下所述:
    2. 万物的精华是土。
    土的精华是水。
    水的精华是木。
    木的精华是人(purusha,布鲁沙,原人)。
    人的精华是话语。
    话语的精华是梨俱(rig,颂诗)。
    颂歌的精华是萨满(sāman,沙摩,唱神)。
    萨满的精华是吾吉它。
    3. 这是精华中的精华,是最高的,至尊的,是八重精华中的第八重,即吾吉它。
    4. ‘何谓梨俱?何谓萨满?何谓吾吉它?’于是议论迭起。
    5. 颂诗是话语。萨满是呼吸(prāna)。吾吉它是唵这个音。是的,这里有两两对应:话语与呼吸,梨俱与萨满。
    6. 这对应在唵中合而为一。是的,当一种对应出现,它们确实能满足对方所求。
    7. 理解这一点,心怀盼望者无疑就尊这个音节为吾吉它。
    8. 是的,这个音是赞许;人在赞许事物时说的就是唵(可与基督教的amen比较)。是的,它是满足,也是赞许。知道
    这一点,如愿以偿者无疑就尊这个音为吾吉它。
    9. 接着就有了三重认知:主事祭司(Adhvaryu)说唵许愿,赞颂祭司(Hotri)诵唵以求,歌咏祭司(Udgātri)高歌
    唵以尊崇这伟大、精华的音节。
    10. 知其然与不知其然者都在吟唱,但知与不知相去甚远。带着知识、信心(shraddha,信,faith)和奥秘(upa-
    nishad)来做的人,当然事半功倍。这就是对这个音的进一步解释。
    第二章
    1. 是的,当普罗扎帕提(Prajāpatis,生主)的后裔,诸天神和阿苏拉(阿修罗,魔鬼)们相互竞争的时候,神灵
    们就各唱各的吾吉它,并着想:‘这样我们就能胜过他们!’
    2.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呼吸。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嗅到香气与臭气,因受魔鬼之扰。
    3.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话语。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说出真实与谎言,因受魔鬼之扰。
    4.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眼睛。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见到美景与恶象,因受魔鬼之扰。
    5.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耳朵。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听到该听的和不该听的声音,因受恶
    鬼之扰。
    6.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心智。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想象出该想与不该想的,因受魔鬼之
    扰。
    7.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口中的呼吸。当魔鬼出击时,就被打得粉碎,正如人撞到坚石而粉身碎骨。
    8. 正如一把泥土砸向磐石,当人以恶念攻击明白这个道理者,或想伤害他时,也必摔得粉碎。这明道者即是坚石。
    9. 在此呼吸中既不闻香气,也不闻臭气,因为魔鬼无法将其骚扰。吃喝时如伴此呼吸,就能保护别的生命之气。若
    不能发现这一道理,则必然灭亡,张着口撒手而去。
    10. 远古的诗人以高歌推崇这个音。人们就想那真是远古的诗仙,因为它是手足的精华,故而如此。
    11. 大吕之主(Brihaspati)以高歌尊崇这个音。人们就信那真是大吕之主,因为话语为大,即是主,故而如此。
    12. 阿雅西亚(Ayāsya,意义不详)以高歌尊崇这个音。人们就信那真是阿雅西亚,因为它自口中(āsya,口)而出,
    故而如此。
    13. 巴卡达而比亚(Baka Dālbhya)知道它,他做了乃米沙人的歌咏祭司。他常向他们吟唱他们心中所盼。
    14. 好的祈愿歌手一定会懂得这个道理,并以此音为吾吉它。关于它自身就是如此。


    2楼2012-09-07 11:20
    回复

      第三章
      1. 关于神界:那照耀在远方的,当尊之为吾吉它。是的,当他上升,他为一切生物高唱。当他升起,他驱散黑暗与
      恐惧。是的,谁知道这个,就必为黑暗与恐惧的驱逐者。
      2. 这口中的呼吸与它(太阳)可比,此者温暖,彼者亦然。人们将此命名为声音(svara),将彼也称为声音(svara,
      与svar‘光’接近),且是回声(pratyā-svara)。所以,当以高歌尊崇二者。
      3. 但人也应将散气(vyāna)尊为吾吉它。当人吸气,称为吸(prāsha);当人呼出气,称为呼(apāna)。呼与吸的
      交点就是散气。话语乃是散气,因此人在说话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4. 梨俱是话语,所以诵梨俱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萨满是梨俱,所以唱萨满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吾吉它是萨满,
      所以唱吾吉它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5. 其他的所有动作都需要力气,比如钻燧取火、赛跑、弯弓等,作这些动作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故此要以高歌尊
      崇散气。
      6. 但人也要尊崇吾吉它的各个音节:ud、gī、tha。ud是呼吸,因为在呼吸中起兴(ut-tisthati);gī是话语,
      因为人们将话语称为词语(giras);tha是粮食,因为整个世界都在食品之上建立(sthita)。
      7. ud是天;gī是中间界;tha是地。
      ud是太阳;gī是风;tha是火。
      ud是萨满韦达(沙摩吠陀);gī是夜柔韦达;tha是梨俱韦达。
      话语之中有奶,就是话语之奶本身,供应他,使他滋养丰富,成为饱食者,并因此尊崇吾吉它的三个音节:ud、
      gī、tha。
      8. 现在讨论愿望的实现:
      当以如下之物为庇护所。
      当在萨满里求护佑,在那里准备唱一支歌。
      9. 当在梨俱里求护佑,在往昔的诗仙中求,在他想为之唱一首歌的神灵之上。
      10. 当求护佑于他想唱的那支歌的节拍之中。当求护佑于他想以此为自己唱一首歌的颂歌之中。
      11. 当求护佑于天国的一方,他真想朝着它,唱一首歌。
      12. 最后,要到自己身上唱一首歌,仔细的思想自己的愿望。是的,他的愿望必将实现,当他向往时场着一首歌。
      是的,当他向往时唱着一首歌。
      第四章
      1. 唵!要以高歌来尊崇这个音节,因为‘唵’是人们高歌的开始。更深的道理如下所述:
      2. 是的,当众神怕死时,就求护佑于三种知识(三韦达)。他们以音步为衣覆盖(acchādayan)自己。由于他们以
      此为衣,所以音步读作褰褡(chandas)。
      3. 死亡看见他们,在梨俱中,在萨满中,在夜柔中,就像在水中看见鱼。当他们察觉这样,就被梨俱、萨满和夜柔
      激发,在音步中求得护佑。
      4. 是的,当人唱完一首梨俱,他发出一声‘唵’;当他唱完一首萨满或是夜柔时也是如此。这声音就是那个音节。它
      不死、无畏。众神躲避于其中,因此不死而无畏。
      5. 所以知道的人就发出这个音节,在这不死、无畏的音中求得护佑。既然众神都能在其中得永生,那人也可不死。
      


      5楼2012-09-07 16:02
      回复

        第五章
        1. 这样,吾吉它就是唵,唵就是吾吉它。所以,吾吉它就是太阳,它就是唵,因为它不时发出‘唵’之声。
        2. ‘我独自赞美它,所以你是我唯一的(子)’乔希达基对他儿子说。‘细想它变幻的光芒,你必得多(子)。’关于
        神界的道理就是如此。
        3. 现在讨论自我。
        要将吾吉它尊为口中之气,因为它时常发出‘唵’之音。
        4. ‘我独自赞美它,所以你是我唯一的(子)’乔希达基对他儿子说。‘将呼吸作为多来赞颂,你必得多(子)。’
        5. 于是,吾吉它就是唵,唵就是吾吉它。带着这样的思想,自赞颂祭司的座上,就使唱走调的吾吉它又回到正调。
        是的,回到正调。
        第六章
        1. 梨俱是土,萨满是火,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这土,ama是火,合起来就是sāma。
        2. 梨俱是中间界,萨满是风,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中间界,ama是风,合起来
        就是sāma。
        3. 梨俱是天,萨满是太阳,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天,ama是太阳,合起来就是
        sāma。
        4. 梨俱是月宫,萨满是月亮,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月宫,ama是月亮,合起来
        就是sāma。
        5. 现在,梨俱是太阳的白光,萨满是暗夜和至黑,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
        6. 现在,sā是太阳的白光,ama是黑夜,是至黑,合起来就是sāma。
        现在,那太阳中所见的闪金光者有金色的胡须和金色的头发。他超绝地灿烂,辉煌到指尖。
        7. 他的双眼宛如卡比亚萨的莲花。他的名是至高(ud)。他被高举于群魔之上。是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也高升于群
        魔之上。
        8. 他的两支歌(gesshau)即是梨俱和萨满,因此它们叫做吾吉它,歌咏祭司(Udgātri)就是这样得名的,因为他是
        这至高者的歌者(gātri)。他是太阳以远的境界的主宰,诸神的愿望的主宰。关于神界的事就是如此。


        6楼2012-09-12 10:32
        回复
          应该整理徐梵澄的译本


          7楼2012-10-13 2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