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影响
摘自隔岸观火的文章
西方社会在经历长达一千年的封建中世纪之后,自14世纪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文艺复兴时期。%26ldquo;文艺复兴%26rdquo;的原义是指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26ldquo;文艺复兴%26rdquo;这个词汇,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特别是在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瓦萨利的《名人传》中就已经出现。瓦萨利认为,他所经历的时代,是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出现的新的艺术复兴的时代。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沿用了文艺复兴这个术语,他高度评价了文艺复兴时代在反对中世纪教条的斗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到了19世纪,历史学家把这一词汇广泛地运用到14-16世纪的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的文化上。
文艺复兴时代是艺术史上一个强烈的自觉意识觉醒的时代。文艺复兴人在历史上首次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他们强烈感觉和意识到自身所处时代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并具有建立一个人文世界的迫切愿望。文艺复兴时代的成就,就是肯定人性的美与崇高品质,人们认识到了宇宙的壮丽,意识到了人类自身的理智和意志的创造能力。正如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所言,文艺复兴时代的主要特征是%26ldquo;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26rdquo;文艺复兴是代表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世界观的新兴资产阶级与民众一道,冲破中世纪封建宗教专制和神学思想禁锢的社会和文化的大变革。恩格斯曾称赞:%26ldquo;这是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26mdash;%26mdash;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26rdquo;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主义者精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学和哲学,并对其加以重新阐释和深入探讨。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是万物之本,反对神主宰一切,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坚持一种现实主义的世界观,主张积极的入世生活,重视现实的生活幸福和个人奋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说和宿命论,崇尚科学理性和探索自然。重视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和遗产。人文主义者对一切权威都持批判的态度。达%26middot;芬奇坚信世界在本质上是靠理性和规则支撑的,这种规则的表现就是数学。%26ldquo;人类所进行的任何研究,如果不经过数学的验证,都不是真正的科学。%26rdquo;阿尔贝蒂(Alberti,1404-1472)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数学是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因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比例的理论和透视的理论都必须依赖于数学和几何学。在整个15世纪中,艺术的基础和科学的基础一样,都是建立在对于人,对于人的美、人的力量、人的理智和精神的强烈信赖之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上虽然仍有许多传统的基督教《圣经》故事题材,但自乔托开始,艺术家们就努力探索如何世俗的现实生活注入到神的形象塑造中。这尤其在波提切利和拉菲尔等画家所创作的圣母子的形象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人文主义者把人的思想从神的世界拉回到现实的人的世界来。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画家和雕塑家们,从而使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和颂扬人体的形态美和精神美,以及自然之美。
虽然文艺复兴的艺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中绘画和雕塑的成就最令人瞩目。从文艺复兴一开始,艺术家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就试图超越古代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而以高度的个性化与深刻刻画心理状态的具体性而引人入胜。在绘画和雕塑中对人体美的描绘和塑造,是人文主义激情与新科学表现方法的精妙融会和完美结合。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从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中学到了有关比例的知识。同时一种新的绘画空间的组织方式和表现空间的透视方法在艺术实践中得以产生。布鲁涅列斯基、马萨乔、乌切罗、曼泰尼亚、达%26middot;芬奇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对透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探索和贡献。画家在创作中利用透视法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真实物体的三度空间。15世纪阿尔贝蒂在《绘画论》中将透视法比作,透过一扇打开的窗子,来画所看到的世界。达%26middot;芬奇在他所著的《论绘画》中更深入地探讨了透视,比例和解剖等问题,并将透视划分为三种方式,即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分别来研究和表现物体的大小、色彩和形状同该物体离眼睛的距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