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世界吧 关注:1,170贴子:23,562

剑网三人物背景故事大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河北1楼2012-09-09 13:19回复
    唐先天元年(公园712年),“光明寺之战”之后,伴随着明教的大举西迁,中原地区的一些原明教信徒突然形成了短时间信仰上的宗教真空,红衣教抓住机缘,大举扩张,同样的信仰源流使得她们迅速接纳了大批普通的信徒,实力急剧扩大,然而红衣教独特的观点,以及教内的淫猥气息,与中原伦法大相径庭,故而受到种种打压,这令红衣教徒的性格更加偏激,不过数年,红衣教众在江湖之上已成人人喊打的妖邪之流。
    阿萨辛自己其实是很矛盾的,他尊崇女子,却摆脱不了男子身的属性。他以女性为尊,却无法控制自己对男人的爱恋。同时具有男女二性的阿萨辛同样也有着不同的性格:他有时温柔似水,有时粗暴如狼,他爱护女性,从来不会与她们为敌,但是看见过于维护自己所爱的人的女性,他又会野性大发。阿萨辛,一个神秘的人物,没有人可以摸透他的心思,除了——牡丹。
    


    IP属地:河北6楼2012-09-09 13:26
    收起回复
      2025-05-23 19:46:39
      广告
      NO.4 叶芷青

      “情,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幸福快乐,也可以让人万劫不复。”
      “为何我七秀弟子总是走不出这个“情”字,唉……”
      这是七秀之首,绮秀,七秀坊的掌门,坊主——叶芷青。
      叶芷青乃是当年忆盈楼中“七秀”之首,与纯阳于睿,唐门唐怀智,并称天下三智,于睿精计略,唐怀智通遁甲,叶芷青读心术,各名传天下。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公孙大娘隐逸江湖,年轻的叶芷青出任七秀坊坊主。越明年,楼中“七秀”才艺武技名动江湖,忆盈楼遂改名七秀坊。
      叶芷青眉目如画,温婉如玉,少年时便为武林前辈称道,歌舞技艺坊中一绝,武技非七秀最强,然公孙幽所以将七秀坊主之位传她,却另有原因。秀坊七秀,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材,歌舞剑术,尽皆技艺非凡,然而担任七秀坊坊主之人,仅仅具有才华完全不够。
      扬州七秀坊歌舞之技冠盖中华,声名远播,平日里访者云集,有江湖豪客,有一方巨富,有高人名士,也有朝中大员,更有外方人士,前来观赏歌舞之人庞多繁杂,江湖中人甚多,难免便有些言谈不和,纠纷琐事。此等繁杂小事若无法得当处理,往往动辄便兴干戈,如此以来,对七秀来说却是得不偿失,七秀坊主,须得八面玲珑、应酬得宜才可,叶芷青正是这样的女子,她协助公孙大娘打理七秀已有数年,向无纰漏;另有一桩,七秀坊中多是女子,公孙大娘却不愿她们受到一点委屈,故而要这接任之人除交际之手段之外,还需魄力有若男子,七秀之中,虽然待人处事圆满者有之,坚毅好强者有之,但两者皆有,且融合得恰到好处之人,唯有叶芷青一人,她于温柔之中隐藏锋锐,虽圆滑隐忍,却非萎缩柔弱,紧要关头,往往有惊人之决断,故而将七秀交于叶芷青,公孙大娘很是放心。其后数年来,年轻的叶芷青所领的七秀坊在江湖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势力。
      


      IP属地:河北8楼2012-09-09 13:27
      回复
        NO.6 康雪烛

        他曾是当年万花雅士,他雕的俊俏郎君能让女子梦萦十年,他随手刻的小玩意都被工画中人奉为圣物。
        “高绛婷无骨惊弦引,康雪烛素手着清颜”说的是两个惊才绝艳,并称当世的人物。
        中唐以来,歌舞琴棋,书画工笔的技艺之多之精,远远超越历代。宫廷之中有玄宗李隆基一手栽培的梨园子弟,有安禄山、杨玉环的胡旋疾舞;武林之中更有高士辈出,公孙一脉的剑舞,吴公道子的书画,掌上乾坤的雕镂,酒中仙人的诗句,件件皆是一时无两。但天宝以来,风华最著的却始终是他两人,江湖人称“无骨惊弦,素手清颜”。
        当年高绛婷双手天生软韧,柔若无骨,在箜篌演奏之技艺上傲视群芳,可与七秀坊公孙剑舞并称。而康雪烛一双妙手,一把小刀,手下雕塑,号称可令死物重生,石龙睁眼。
        康雪烛本是出身隐居东海之武学世家,他家学渊博,尤爱人物雕塑,三旬之前,其所雕之人,男女老弱皆是惟妙惟肖。他与妻子文秋伉俪情深,恩爱非常,不料文秋红颜薄命,竟然芳龄病逝,康雪烛用情之深,人所难及,经此一事竟至神智恍惚,竟然一病经年。待身体好转,心中苦痛却仍是半分不减,遂决意为妻子雕琢一举世无双之遗像。不料穷尽心思雕琢之作,竟然无法合乎其心意,只因在他心中,妻子无异世间最为美好温婉女子。他无法穷尽人像之美好,只是责怪自己技艺未精,于是离家远赴中原,修习技艺。
        康雪烛整日寻找美貌女子为其塑像,正所谓百尺竿头,难尽一步,一直未能成功,烦恶难忍之下,他终于想出一个法子: 他捕捉山中走兽,以利刃入之,逐个而解。刃入蹄腿肌理之时,他手上便感悟其筋肉质地;鲜血流出之际,他便观之色泽明淡;刃贴骨骼之时,他便察其体格壮弱,待有所感悟之后,再以刻刀雕之,果然大有进境。
        于是康雪烛另起一念,他别离深山,出入江南烟花之地,看到中意女子便设法掠去,与走兽一般逐个而解,细细研究,康雪烛闻听万花谷中人才鼎盛,遂投奔万花,待声名广播之后,行事更是方便,四处寻找各部位完美之人,携来谷中琢磨,以他家传武学,竟无人发现。如此数年,他所雕女子,已是神容并似,脚腿胸臀各种优异部位之骨骼皆已被他寻觅,现如今只唯有一双妙手尚无着落,只因康雪烛自认自己的妙手要比天下女子更加无缺无憾,想要找到更佳之手实在太过困难,几次欲引刀入之,又唯恐手上筋肉散尽,只余骨骼后无法再现绝世工艺,踌躇反侧,始终难决。
        因此待到康雪烛得见高绛婷引弦轻柔的无骨之手,慨叹上天果然不负他这般苦心。欣喜若狂之下,生怕天下再无此等机缘,于是当即引高绛婷入谷,以手中之刀生生废去高绛婷一双玉手!大功告成之后,飘然远去……….待众人发现之时,却见高绛婷被缚于床头,早已痛晕多时,双手筋肉已尽为利刃所下,鲜血淅沥滴下,众人尽皆骇异无比,霎时间惊叫之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床旁却另立有一女子,正举步迎客,她白衣素裙,形容温婉,雍容含笑,在这样情景之下却是诡异无伦,细看竟是一具雕像,却半点也不似高绛婷。
        床旁遗有康雪烛手书,书到末页仍墨迹芳香,俨然是刚刚书就,“真水无香”四字赫然其上,缘来缘去,尽在书中。床旁所雕便是康雪烛亡妻文秋之貌,他解离天下美貌女子,终于大彻大悟,方知文秋其美在情,而不在形容。此像寥寥数刀,粗刻浅划,却能尽现文秋之容,真耶假耶,却是冷暖自知了
        那一日,万花谷百花齐放,却掩不住康雪烛手上的血腥之气,他手中的刻刀,第一次不为雕塑而挥舞。自此康雪烛被江湖通缉,五毒教教主曲云与高绛婷同为七秀,年纪又相若,感情十分要好,曲云得知高绛婷遭遇之后,惊骇天下竟有如此残忍之人,发下五毒掌门令谕,要活捉康雪烛,令他遭受万毒残身之痛,康雪烛最终被逼逃入恶人谷。从此,世间少了位大名士,恶人谷中多了个大恶人。
        


        IP属地:河北10楼2012-09-09 13:29
        回复
          NO.7 高绛婷

          高绛婷出身七秀坊,乃公孙大娘七弟子之一。因受天资所限,体质柔弱,《霓裳羽衣》身法无法修习到高妙境界,因此未得师傅公孙大娘传授公孙剑舞中的高超剑术。但她双手天生软韧,柔若无骨,艰辛钻研之后,在箜篌演奏之技艺上早已傲视群芳,人称琴秀。
          箜篌弦数历来为弦乐之冠,极难弹奏,五十五弦几乎已是高手极限,但高绛婷以一双秀手竟能独引七十六弦尚且游刃有余。高绛婷曾尽邀名士,在扬州七秀坊内献奏一曲,曲消音散良久之后,众人仍是呆若木鸡。在场之人不乏见识广博之辈,如此音色竟是无人可以形容,更有多人数日流连于七秀坊不忍离去,但求再闻一曲,无骨惊弦之名遂天下皆知。自此之后,庙堂江湖,高门名士争相入坊,往往求一曲而不可得,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虽然高绛婷的琴音令天下人着迷,但高绛婷却未遇到她人生中真正的知音,直到康雪烛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高绛婷的一生。万花名士康雪烛不远千里,来坊中求她一曲,只一个照面,她便沉沦。悲剧也自此开始,爱上了这个不该爱的人,他邀她回万花谷,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双手被废后,世人多以为箜篌妙技从此绝迹人间,无不叹息。不想高绛婷身子虽弱,却是外柔内刚的女子,她经医圣孙思邈精心救治之后,忍痛苦练,半载之后,箜篌之音竟然复现人间,技艺更有精进,只是那琴音之中多了杀伐之气,闻者心惊魂动,凡是靠近她的人都会被琴音震飞。她和康雪烛在小室究竟经过了何等惊心动魄之事,外人莫知,至于无骨秀手,高绛婷复出之后以袖掩之,却是无人再有机缘得见了。自此世间也多了一魔-----琴魔,她和雪魔王遗风、剑魔谢云流并称为天下三魔。
          


          IP属地:河北11楼2012-09-09 13:30
          回复
            NO.9 叶晖

            “石中剑”叶晖
            叶晖,藏剑山庄二庄主,虽出身于剑侠世家,但对于习武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他来说,与其象大哥叶英那样每日抱剑枯坐,或象三弟叶炜那样四处惹事生非,远不如他盘点庄内人事财物,日进日出来得悠闲自在。
            叶晖做事有条有理、严谨异常。他对于与人争斗、打打杀杀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当年叶英被误解之时,他背负重责,便勉强自己修习剑术,待到叶英成为公认的剑道天才,叶孟秋后继有人,叶晖便欣然弃武,从此少有碰剑之时。
            藏剑山庄之内,叶英时常闭关练剑、叶炜喜好四处挑战、叶蒙心思粗豪、叶凡浪荡江湖、叶婧衣天生柔弱,他们皆是不喜琐碎事务之人。
            正因有叶晖心思缜密,且长于打理家业,藏剑山庄才如此蒸蒸日上。
            叶家兄弟大多并不囿于礼法,处事自如,唯有叶晖,对正统极为注重。他本与七秀曲云相恋,在得知曲云之母为邪派五毒教教主魔刹罗之后,犹豫难绝,闭门不见曲云,终令佳人心灰意冷,弃他而去,此事在叶晖心中,实为憾事。
            


            IP属地:河北13楼2012-09-09 13:31
            回复
              NO.14 唐傲天

              唐门门主唐傲天乃前任武林盟主唐简的独子。在唐傲天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是大家心中的大英雄,名镇中原的川中大侠了,从小在心中就对父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唐傲天非常聪明而且于武学上也非常有天赋,爱争强好胜的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在唐家同辈中鹤立鸡群,被公认为唐家下一代的门主最佳人选。可惜随之而来的是父亲唐简退出江湖的消息,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父亲了,年少的他由唐老太帮着打理了数年家务,在二十八岁那年正式当上了唐家的主人。
              唐傲天可以说是所有门派掌门里城府最深的一位。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枫华谷之战爆发,丐帮与唐门联盟在长安城外的枫华谷和明教展开决战,由于联军的计划已被内奸出卖,在明教的埋伏与机关之下,联军遭到重创。唐门元气大伤,门主唐傲天失去双腿;丐帮高手死伤大半,帮主下落不明,郭岩接任帮主之位。明教一举击败丐帮、唐门两大门派,声势大震,威名直逼少林。众人皆以为这奸细是“恶丐”沈眠风,殊不知另有其人-----在乱葬岗的一位丐帮幸存者会告诉玩家真**细就是唐门门主唐傲天!唐傲天为了削弱丐帮,不惜出卖朋友,折损唐门高手,甚至以自己的双腿为代价,不让别人对他起疑心。唐门和五毒同为西南地区门派,早期在西南地区五毒名声远胜唐门,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曲云继任五毒教主后,他便指使自己的长女唐书雁易名混入五毒教,煽动左长老乌蒙贵发动叛乱,从而导致五毒教的分裂。左长老乌蒙贵被镇压逃走成立了天一教,唐书雁也惨被炼成尸人逃入五毒潭自立塔纳一族。重创丐帮、分裂五毒,为了唐门的声威,为了重现其父威镇群雄的风采,唐傲天的阴毒招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
              


              IP属地:河北18楼2012-09-09 13:35
              回复
                NO.16 谢云流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40年),中原武林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浩劫。
                一批东洋武士随日本遣唐使来到了中原。
                他们借着交流的名义向各大门派挑战,开始各大门派并没有把这些化外之人放在眼里,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批武士武功怪异、行事诡秘,尤其是带头之人对于各大门派武功的弱点知之甚多,无论何种门派何种武功,都是一刀毙命,绝不拖泥带水。
                于是各大门派纷纷派人调查此人底细,结果大吃一惊,竟然牵涉到数十年前的一桩大案……
                此人原名谢云流,原是纯阳的第一大弟子,道号为静虚,武功学识皆高人一等,谁都认为他是接掌纯阳教的不二人选,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景龙元年六月,唐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
                睿宗子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很不幸的是谢云流与李重茂乃是挚友,所以也被认为是韦氏余党,但是慑于谢云流的武功,所以向纯阳教颁下诏书,令之擒拿谢云流。
                吕洞宾虽然知道徒弟所做的,但毕竟疼如骨肉,怎么忍心将谢云流交出去。但是朝廷要人又不能不给。吕洞宾找来李忘生,二人商议如何保住谢云流,又不致与朝廷冲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谢云流出去躲躲,至于朝廷,吕洞宾决定进京面圣替谢云流承担此事。最后吕洞宾长叹说:“事已至此,总要有人承担,可不能为了(我)一个人,让纯阳众多弟子受苦……”谢云流在门外,恰好听到师傅和师弟最后的这些对话,便以为师傅要将自己交给朝廷,转身就要走。吕洞宾闻声追出来,谢云流更是施展轻功要摆脱师傅,吕洞宾知其误会了,急忙赶上。谢云流只当师傅要捉拿自己给朝廷,情急之下出手打了吕洞宾一掌,此时谢云流的武功早已远超同辈同门师兄,毫无防备的吕洞宾被已经有自己五分火侯的谢云流震退了三步,谢云流连忙夺门而出,众师兄弟见谢云流如此皆指责大师兄谢云流的不是,但只有吕洞宾清楚并能体谅谢云流当时的心情。李隆基知道如此后,心下觉得不好再怪罪吕洞宾,便求睿宗不再追究吕洞宾,但私下里还在打听李重茂的消息。
                欺师灭祖是江湖上的大忌,徒弟打师傅是大逆不道,谢云流便被中原武林人士所追杀,最后只得跟随李重茂东渡扶桑,没想到在这里他屡有奇遇,最终竟成为日本剑术名家,并广收弟子创立中条一刀流(因其师吕洞宾曾在中条山修行,故以之名,看来还是没用忘师徒之情啊),并交结了东瀛名门式家长子藤原广嗣。
                此次回到中原,满心充满仇恨的谢云流,就是要让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剑术最高!
                当年藏剑山庄举行第四次名剑大会,纯阳掌门李忘生获得剑帖欲奔赴藏剑山庄参加大会,刚出华山就被一黑衣蒙面剑客所拦,李忘生连招都没过就把剑帖交予他,这名蒙面剑客就是谢云流。而谢云流最终大败明教左右法王,力压群雄,夺得宝剑“残雪”。
                而后来谢云流有意与李忘生相谈以化解干戈,但此事让藤原广嗣所知,藤原广嗣欲借机入侵中原,又怎会让谢云流与纯阳成功和解呢,于是藤原广嗣先秘书五大门派说谢云流欲在宫中神武遗迹约见各派人士,又发出消息诬陷谢云流欲借机杀害中原武林人士,最后派人分别偷袭中原各派代表和谢云流,两支人马见面后果然中套,当场几乎打了起来,静虚大弟子洛风更是被纯阳的祁进打伤致死,谢云流与李忘生之间的误会越发难以化解了。
                


                IP属地:河北20楼2012-09-09 13:36
                回复
                  2025-05-23 19:40:39
                  广告
                  NO.18上官博玉

                  “灵虚子”上官博玉是吕洞宾的三弟子。在观内打理炼丹房。他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分有才,作的诗更是文雅优美。但上官博玉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在外人看来,他冷漠孤傲,很难接近,其实在上官博玉的心里却很希望能敞开自己。
                  上官博玉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私生子。婉儿曾经深深迷恋武三思,后怀下武三思的骨肉不忍堕去。待中宗复位,婉儿被召幸入宫,而武三思则被韦后看中。婉儿十分无奈,只能将上官博玉偷偷寄养在纯阳观,那时博玉才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官博玉慢慢知道自己的身世,对于这个掌玩权势,喜欢风花雪夜的母亲,博玉感到非常悲愤,他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母爱,而且因为有这样的母亲,在别人面前总也抬不起头来。吕洞宾非常疼爱这位弟子,常常告诉他: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能轻看他人,也不能轻看自己。其他弟子也很爱护博玉,没有人会当面提起他的身世。但博玉始终无法释怀,只是将自己隐藏得更深。在商量观中之事时,他从不发言,只是执行大家的决定。
                  自从林语元入观,上官博玉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大方,体贴人心的女孩儿。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世,而且照辈份,林语元该算自己的师侄,这样乱了辈份岂可。所以,上官博玉一直压抑自己的感情十年了。
                  


                  IP属地:河北22楼2012-09-09 13:37
                  回复
                    叶凡此役昏迷数日,全得唐小婉看护,得知叶凡经历之后,又求得管家为其安排庄中杂务,叶凡就此在唐家堡一留经年。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一月十一,唐小婉患病卧床两日,看似甚重,两人年幼,以为小婉终将不治。时天气渐凉,叶凡静坐窗畔,眼见小婉形容憔悴,不觉难过,待到小婉说道她自小生在南国,只见雨打芭蕉、风临琵琶,却从未曾见过北国千里沃雪,叶凡决意将之取来,让她得偿所愿。
                    叶凡生于苏杭,对霜雪之事与唐小婉一样未曾见过,只知越向北行,便会离所寻之物更近一步。川蜀本乃四季炎热之地,从此出行若想至极寒之地,绝非数日之功。叶凡走了几日,终未得见此物。他是天生固执之人,床前一诺绝不会改。
                    西域天山之巅,自古冰封四季,人迹罕至,但那些霜雪难侵的高手却不在此例。王遗风旅居各地皆有安生之所,他在这里的居处便唤作小西天,那是个四面环山的深谷,谷底四季常青,王遗风从全国搜罗奇异花木栽种其中,从谷中向上不久便为雪所封,“雪魔”王遗风《凝雪功》便多于此处修炼。
                    六月十四那日,天降大雪,王遗风出谷散心,东风吹雪,拂面扑来,他心中格外清静,这雪花洁白剔透,未落于地便不会被俗士侵染,乃是他最爱之物。他极目远眺,却见漫天风雪之中正有个瘦小的影子。他看着那衣衫敝履的小孩儿一身白衣,在风雪中挣扎,娇嫩的小脸早已冻得泛青,一双手通红冰冷,却仍捧着一大团以外衣仔细包好的碎雪,一步一顿。他看那孩子的双曈明朗如星,落魄前行,虽前路艰难,却从未有过半点屈从,一如自己当年,那是多么久远的事情了啊……
                    王遗风举步跟了下去,他要看这孩子究竟要作些什么。
                    那小孩儿便是从蜀中一路寻雪而来的叶家五少了。他人小力弱,途中多走岔路,沿途本有数处皆有雪降,但或为他无缘错过,或为险地所挡,竟让他径自跑倒天山来了。
                    叶凡第一次见的雪,便是天山的雪了。
                    李白诗云:“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意未曾看”。
                    天山雪景,向称一绝,叶凡到时,天近黄昏,夕阳铺在白雪之上,着实可令从未曾领略过北国风貌的叶凡目眩神迷。他半年来的辛苦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只道今日便可踏上归途了。
                    他以手捧雪,便向来路去,却不料雪散冰融,本是天地至理,他生于南国,全然不知,只觉手上冰冷,不多时雪化为水,手中之物愈来愈少,终俱从指间流了出去。他生性聪敏,下次便以衣物裹之,隔绝了掌中热量,但日出之后天气渐热,衣中之雪终会化去,这次却连衣物也一起浸湿。
                    王遗风漫步在后,看那小儿朝来夕去,不知要将这积雪带到哪里去,却是如此执著不舍,他本以为小儿习性,知其艰难定然早早放弃,不料叶凡却是个生性固执之人,他从早到晚,用了数法,皆是不成,便取出干粮吃了,跑到山脚温暖之处夜宿,次日清晨竟然又来。王遗风终是动了好奇之心,于是上前相问,方才得知两人之事。
                    王遗风听得叶凡叙述小婉所居之处风貌,便大略可知那多半是蜀中唐家堡,他想见这小儿究竟能做到何等地步,便带叶凡同回小西天,将红尘一脉的不传密法《凝雪功》传予了他。
                    当时王遗风拾地下积雪,掌中雾气生腾,叶凡只见那大团积雪在这潇洒的中年人手中渐渐通透明晰,渐成水汽,天空中朵朵雪花落入,坠落之势渐缓,终于停在其中,那水汽转瞬凝结成冰花一朵,便将那片片飞雪凝固于内,从外望去雪花飘然之势不去,却似下一刻便要落下一般。他捧雪南归,只能得其形体,王遗风此术却是形神两备,让叶凡难不动心。
                    叶凡遂从王遗风修习红尘一脉心法武技,王遗风生具异禀,难得叶凡也是材质甚佳,每日听王遗风讲解武学技法,百家精义,日子过得丰裕充实。但年余之后,小婉音讯不知,他心意烦乱,王遗风见他如此,便决意代他南国一行,探看小婉如今情形。王遗风于叶凡无计可施之际施加援手,叶凡心中,王遗风实乃天下最可信赖尊敬之人。
                    


                    IP属地:河北33楼2012-09-09 13:44
                    回复
                      NO.29 卫栖梧

                      卫栖梧乃是商会会长周墨最看重之人,特聘其为商会客卿,专职保护商会珍惜宝物。
                      “仁义君子不取、老弱妇孺不取、善长人翁不取、家徒四壁不取”,此乃卫栖梧家训。
                      卫氏一门乃天下三大奇门之一,卫氏轻功,天下无敌,只是江湖中少有人知的是,卫家本是代代相传的侠盗世家,轻功身法只是他们仗以行窃的手段而已。
                      “长风万里”卫栖梧在家中排行第七,他为人侠义沉稳,卫栖梧家中严守侠义行盗规条,专盗大奸大恶。
                      卫栖梧之父卫东宁与明教教主陆危楼相交莫逆,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卫栖梧赴长安探望陆危楼,恰逢明教发动全教谋划已久的“圣火”行动,消息泄露,明教行动失败,全教高手几乎损失殆尽,陆危楼重伤之下,将女儿陆烟儿托与卫栖梧带回西域,卫栖梧幸不辱命,辗转千里,终于完成嘱托。
                      天宝元年,卫栖梧于黄山倒去红衣教密会记录册只是,被红衣教教主阿萨辛打成重伤,他仗着绝世轻功逃至天都峰顶,被兴游黄山的叶靖衣所救,下山后叶靖衣暗疾复发,两人只能在旅店暂住。
                      不了祸不单行,两人被外出寻食的柳公子撞见,柳公子与卫栖梧同列神偷之位,几次碰面却都是未能占得卫栖梧便宜,此次正逢对手落难,自然落井下石,他看中叶靖衣稀世罕见的三阴逆脉之体,出手将她抢走。
                      卫栖梧伤愈之后,一意寻找叶靖衣,却不知她早已被柳公子带到恶人谷中去了。
                      


                      IP属地:河北36楼2012-09-09 13:46
                      回复
                        NO.30 慕容追风

                        洛道因为天一教研制尸毒,造成了一个僵尸遍布,死气沉沉的死城景象。
                        慕容追风一家三口(他和他的妻子、孩子)都中了尸毒,妻子早已死去,孩子成了毒尸无常鬼,他自己也成了半人半毒尸的“怪物”。
                        在洛道村落间,饱经沧桑的悲圞情英雄慕容追风孤身一人游荡在风尘飞扬的大路上,步屣蹒跚。
                        他身后背着硕大的棺材,上面插满宝剑,声势惊人,鹤立鸡群。
                        慕容追风不是人,却比大多数人更有人性。
                        身为僵尸,他有着自己的意识和感情,以消灭僵尸为己任。终日以僵尸为猎,为的是保护还活着的人。他身后背的是棺圞材,棺材里是他已经变成僵尸的妻子。这简直像是一种诅咒。
                        因为爱,要时时刻刻背着亡妻;因为爱,要时时刻刻看着这棺圞材;
                        因为职责,在狩猎其他僵尸的同时,时时刻刻防止自已妻子从棺材里跳出来危害人间;
                        “棺材里是我的内人,但我已经不能再放她出来了。”
                        身为僵尸,天命却是消灭僵尸。即使那是自己的儿子。而当你千辛万苦摘下血尸头颅时,他开口了:“那是我的儿子,夫人,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吧。”
                        一个男人,自己已经被毒素感染成半人半鬼的尸人,却艰难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发誓除去一切尸人,解脱他们的痛苦。
                        一个男人,自己挚爱的妻子被天一教变成了已经死去已久的尸人,却还将他的挚爱放于棺圞材中,背在肩上,一分一秒都不肯离开。
                        他被所有人排斥着,只能孤独的行走在满是毒尸的洛道之上,唯一陪伴着他的,就是背后棺材内那死去已久的妻子。
                        “尸人未绝之前,我慕容追风绝不可以死。”这句平淡而沙哑的话,却让我想起佛教里,至高佛地藏王监守地狱六道轮回时,所吐的一句佛语。
                        地狱不空!永不成佛!
                        不过慕容追风终究是个深情之人,他为了让妻子复活,相信了红衣教主阿萨辛的谎言,“大神的祭祀或许会让我们能够再次相拥吧……”强迫自己相信这样的话,将妻子交到了阿萨辛的手中,谁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结局会是什么……
                        


                        IP属地:河北37楼2012-09-09 13:46
                        回复
                          NO.31慕容夫人卓婉清

                          卓婉清在嫁给慕容追风之前,乃是出身于藏剑山庄的一名侠女,西子湖畔的湖水养育出的苏杭女子,天性里的温婉贤惠,孝顺伶俐,让丈夫慕容追风如此疼爱卓婉清。而卓婉清嫁作人妇之后,也放弃了舞刀弄剑的生涯,她本来比丈夫还要强悍的武技也疏于磨练了。在那时,卓婉清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两人会暴圞露于天一教的傀儡病毒之下,乃至于失去自己的孩子。
                          


                          IP属地:河北38楼2012-09-09 13:47
                          回复
                            NO.34秦颐岩

                            富贵荣禄岂可羡,悠悠仕途任浮载。
                            此身更有苦莘在,饱食暖衣非我心。
                            这是在天策府刚刚被选为副统领时,秦颐岩寄给友人的作品,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他的心志。
                            秦颐岩和李承恩一样是将门之后,世袭胡国公。祖上就是赫赫有名,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的秦琼。武林人士经常严厉地批判天策府,尤其是秦颐岩被抹得特别残暴,但秦颐岩却是天策众将中最具童心的。秦颐岩以家传双锏见长的秦颐岩,比较没有机会见识到其它武功而容易被人批评为落伍,不过他绝不是食古不化,在第一次围攻恶人谷结束后,秦颐岩曾跟王遗风有一面之缘,主张所谓正义武林应该检讨反省的秦颐岩,在听过王遗风所陈述的武林情势,以及王遗风的人性本恶论之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后来秦颐岩写了一封信给王遗风:“我很羡慕你的立场,如杲我是恶人谷的人,也许会记同你的看法....”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军大败,见识到安禄山人海威力的秦颐岩对李承恩苦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用枪就可以挽回的时代了!”尽管注定要失败,秦颐岩依旧勇敢地拿着祖传双锏面对死亡的来临。在他兵败被捕后,留下了一句有名的唐诗:
                            兵败山倒复何取,取义舍身满乾坤。
                            引头不过三尺剑,只将一死报君恩。
                            


                            IP属地:河北41楼2012-09-09 13:48
                            回复
                              2025-05-23 19:34:39
                              广告
                              NO.35 朱剑秋

                              朱剑秋原为文学馆主簿,后被李承恩看中加入天策府,拜为录事参军事一职,管理天策府大小事务。他原为诸葛亮第十代重孙,智谋极高,江湖上盛传“天下三智,唯逊一秋”中的“一秋”指的就是他。朱剑秋在民间有“小诸葛”之称,为百姓解决了许多难题,为人亦侠义,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官道上名声都很好。
                              


                              IP属地:河北42楼2012-09-09 1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