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07-03-12
他称自己写博客为“摆地摊”,把那些常来光顾的人叫作“地摊的顾客”。面对着这些“顾客”关于他“何去何从”的善意提问,陈丹青坦言,自己对于未来没什么打算,只是不会再回体制内,想简简单单一个人“单干”,而停博也不过想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
陈丹青曾经说自己是个怀旧的人,回城后怀念插队的日子,来北京后留恋在上海的时光,到了美国又时时刻刻惦记着中国。但正像他在《纽约琐记》中写道的,“大概在有形而无意中留我年复一年耽在此地的,就是这可敬可恨的美术馆”,而这“一耽”就是18年。
回忆起在国内的那段时间,陈丹青说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作品能在全国美术馆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就像是摸到了天花板,到头了。“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到美术馆展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在西方的美术馆浸染良久的最大体会,就是让他的这些“盲点和误区”动了动,看到了另一个美术馆,另一种思路。“美术馆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摇篮。同时,它不是给你做历史结论,而是展开问题,很可能还推翻已有结论,重新确立新的、更有意思的原则。”
近些年中,官方和民间两条渠道,雨后春笋般冒出大量的美术馆,陈丹青对此的说法是,中国目前有很多美术馆,但“美术馆文化”刚刚起步。一方面,近十多年来,中国涌现的画廊,出现越来越火爆的拍卖市场,那只是艺术市场一小撮人低层次的附庸风雅和高层次的投资行为,它可能为未来中国的美术市场埋一伏笔,但真正体现国家、社会、人文教育水准的标志,无疑是美术馆文化。而与此同时,在他看来,那些急剧膨胀的艺术学院,“既不能为社会和时代贡献什么,社会和时代也不需要它”,只有美术馆才是公众美育的超级课堂。
在今日美术馆的公开演讲上,陈丹青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着急,慢慢来。“造一个美术馆不难,出现一个美术馆很快,但是对美术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够利用美术馆,在我们的国家、社会做活动、发生文化影响非常难!而建一个世界水准、世界规模的美术馆比造原子弹要难100倍。都得慢慢来。”
陈丹青是个随性的人,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但在提到对中国的美术馆未来发展的建议时,他特意换上了花镜,拿出了去年一个会议上的发言提纲,字斟句酌的说出不下十条。在美国,美术馆大都是私立的,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等等,这也是他尤其对类似今日美术馆这种美术馆的草根文化形态充满鼓舞的原因。“私人美术馆会像先进的国家那样成为美术馆文化的发轫,国家需要为民间私人美术馆提供政策性支持,进而制定法律。”就美术馆发展的其他具体操作方式而言,他还提到租用西方珍贵文物艺术品、引进西方博物馆文字影像资料、培养专门的博物馆管理人才、用电视纪录片进行专门的美术教育等等。“这些话我说了可能也没有用,所以说了也没关系。我们都在集体说梦,但有时也需要梦话。”
陈丹青说自己还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中国有一个非常像样的美术馆,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席地而坐,看画上课,让“学样的学样”,“判道的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