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已经很久了,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每当我的生活和小笔牵扯上一点点关系时,总是有一个声音在某一处指引着我,做出在后来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决定。前年,10.29在广州,去年7.24在北京、9.30在长沙、11.17在福州,今年2.12再度来到长沙,是这个声音一直指引着我。我总是把这个声音称作“天意”,一切天意使然!!这一次,小笔远离故土,竟然从上海出境,这对于这里的亲儿难道不是天意么?我又为什么不听从天意的安排呢?
于是,彻底投入的三天,从3月24号中午,她抵达的那一刻开始了。
【24号接机——只为“感知”】
24号中午,去接福州笔亲一起吃午饭,已经订好地方,电话打过去,她们说,想去接机,你去么?早上上网的时候,看到那个航班号,看到抵达时间,那几个数字就一直盘旋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也许潜意识里原本就是想记住它们吧:)她们一说,立即点燃了埋在心底差点被自己忽略的欲望,为什么不呢?小笔的航班两点到,时间刚刚好。
走进无数次进出过的候机楼,这一次气氛真的有些不一样,也或许是心情不一样吧,眼睛里看不到大厅里人来人往,只看见一支壮观的接机队伍排成两行。那些有过几面之缘和未曾相识的面孔;那些显然是直接从车站赶来还随身背着的行囊;那些没有穿着绿色,却在脸上写着“笔亲”的模样……,我远远地站在队伍外面,这个位置不可能看得到笔畅,可是我来到这里未必一定要看到她,我只想感知她的到来,也看到她们的存在,只想在这个时候站在这里。
星天地的摄象机在人群中穿梭,经过短暂的别离,它也回来了。的确啊,“星天地”或许名字已不再,可是节目的背后那群欣赏她的人们还在,那么就一定还会在“新的天地”给她支持给她支撑。
“接机”意味着“相见”,终究是一个带给人快乐的场面。小笔的飞机明明是1:55才到,可是从1:30分开始,只要有旅客出来,就会有“笔畅、笔畅”的呼喊响彻大厅,喊过之后,大家嬉笑着恢复短暂的平静。那些推着行李的旅客,或是好奇地或是自得其乐地从夹道的队伍中缓缓走过。恩,这种待遇对于一个普通人怕也是百年一遇吧。
老总突然打来电话,不敢不接,果然是很重要的叮嘱,我在电话这头频频应允,哪知就是这么巧,又是一阵“笔畅、笔畅”的呼喊响起,吓得我拿着电话,往大厅外飞奔,上帝保佑老总没有察觉。难怪这回的动静这么大,果然是北京来的航班,下机的旅客从笔亲的队伍中穿过,我身边一位前来接机的先生一边冲上去接行李,一边说,你和周笔畅同一班飞机呢,那人善意地朝着笔亲们微笑。
喊声越来越响,牌子越举越高,小笔终于出来了。我站的位置连影子都看不到,不过这不重要了,跟着人群跑出大厅,站在停车场的一角,隔着一条通道,兰色的商务车就停在两米开外,一群笔亲围着,不愿散去。这时车子如果启动,一定可以开得走,可是过了好几分钟,还停在那里,我猜一定是小笔隔着车窗对着窗外的人们手势或是眼神交流吧。在那一刻,我也有过一种冲动,想跟上那个车子,虽然最后还是呆呆地停在原地,望着那一抹兰色消失在视线里。
今天,我的经历中又有了一个第一次——我去接机了,接一个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的人,而且根本没有看到她。可是我竟然很满足。
(未完待续)
于是,彻底投入的三天,从3月24号中午,她抵达的那一刻开始了。
【24号接机——只为“感知”】
24号中午,去接福州笔亲一起吃午饭,已经订好地方,电话打过去,她们说,想去接机,你去么?早上上网的时候,看到那个航班号,看到抵达时间,那几个数字就一直盘旋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也许潜意识里原本就是想记住它们吧:)她们一说,立即点燃了埋在心底差点被自己忽略的欲望,为什么不呢?小笔的航班两点到,时间刚刚好。
走进无数次进出过的候机楼,这一次气氛真的有些不一样,也或许是心情不一样吧,眼睛里看不到大厅里人来人往,只看见一支壮观的接机队伍排成两行。那些有过几面之缘和未曾相识的面孔;那些显然是直接从车站赶来还随身背着的行囊;那些没有穿着绿色,却在脸上写着“笔亲”的模样……,我远远地站在队伍外面,这个位置不可能看得到笔畅,可是我来到这里未必一定要看到她,我只想感知她的到来,也看到她们的存在,只想在这个时候站在这里。
星天地的摄象机在人群中穿梭,经过短暂的别离,它也回来了。的确啊,“星天地”或许名字已不再,可是节目的背后那群欣赏她的人们还在,那么就一定还会在“新的天地”给她支持给她支撑。
“接机”意味着“相见”,终究是一个带给人快乐的场面。小笔的飞机明明是1:55才到,可是从1:30分开始,只要有旅客出来,就会有“笔畅、笔畅”的呼喊响彻大厅,喊过之后,大家嬉笑着恢复短暂的平静。那些推着行李的旅客,或是好奇地或是自得其乐地从夹道的队伍中缓缓走过。恩,这种待遇对于一个普通人怕也是百年一遇吧。
老总突然打来电话,不敢不接,果然是很重要的叮嘱,我在电话这头频频应允,哪知就是这么巧,又是一阵“笔畅、笔畅”的呼喊响起,吓得我拿着电话,往大厅外飞奔,上帝保佑老总没有察觉。难怪这回的动静这么大,果然是北京来的航班,下机的旅客从笔亲的队伍中穿过,我身边一位前来接机的先生一边冲上去接行李,一边说,你和周笔畅同一班飞机呢,那人善意地朝着笔亲们微笑。
喊声越来越响,牌子越举越高,小笔终于出来了。我站的位置连影子都看不到,不过这不重要了,跟着人群跑出大厅,站在停车场的一角,隔着一条通道,兰色的商务车就停在两米开外,一群笔亲围着,不愿散去。这时车子如果启动,一定可以开得走,可是过了好几分钟,还停在那里,我猜一定是小笔隔着车窗对着窗外的人们手势或是眼神交流吧。在那一刻,我也有过一种冲动,想跟上那个车子,虽然最后还是呆呆地停在原地,望着那一抹兰色消失在视线里。
今天,我的经历中又有了一个第一次——我去接机了,接一个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的人,而且根本没有看到她。可是我竟然很满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