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之城吧 关注:206贴子:4,058

远离淫欲,成就道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9-11 15:53回复
    色是浮云百宝妆,贪恋娇娥不久长。
    董卓贪色长安死,吕布贪色下沛亡。
    纣王贪色江山失,幽王宠褒把命丧。
    世人都把美色爱,袖里藏刀暗损伤。


    3楼2012-09-19 18:54
    回复
      张安国,明朝人。为人极聪明而有才干,但却没有品德。曾经诱淫邻家女,致使该女被父母察觉,因其败坏名节,被逼自尽而死。后来参加乡试,因其文章极佳,为主试官所赏识,想录取他为第一名,但心里刚有这意思,忽然听见空中有怒斥的声音:‘岂有淫人害人,品行恶劣的人,能做榜首呢?’声音过后,主试官突然昏倒,待苏醒后,张安国的文卷,已经被撕的粉碎了。
      放榜后,主试官特召见张安国,告诉他未被录取的原因,他听后知道是以前自己**邻女,致其冤死的报应。内心极感后悔惭愧,并自怨自哀,以致忿懑成疾,愧悔而死。这就是淫人处女,败德坏行,致使唾手可得的功名被夺,继之而身亡,实为好色者戒!
      


      5楼2012-09-19 18:56
      回复
        狄仁杰,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时,皮肤洁白如玉,丰神俊朗,面貌极美。有一次因为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当夜阑人静,他正埋首读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美丽的少妇,偷偷进来会见他。一问之下,才知他是旅舍主人的媳妇。因丈夫刚死不久,难耐孤独,日间见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间特来相会,希望他能怜悯慰藉她。
        狄仁杰听完她的诉说,又见她想以美色来挑逗媚惑他,心里不觉楞了一下,遂即又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所动。并且以怜悯的语气,极温和的对她说:“看见你这妖娇的媚态,使我更加想起一个老和尚对我开示的话。”
        艳丽的少妇一听狄仁杰的话,很感讶异。于是娇声噘气的盘问他:“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狄仁杰见她动问,即顺机开导她说:“我以前借住在一间寺院读书时,曾经有一个老和尚为我看相说:‘依你的相貌,将来必能大贵,但一生中要特别谨慎,不要因贪爱美色,而犯了淫戒。’我当时就请教他说:‘美色是人见人爱,极难控制,不知有什么方法,才能息灭贪淫的欲念呢?’
        那老和尚很慈祥的开示我说:‘我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会兴起男女淫欲的念头,就是因为贪爱著对方的美貌,如果能试著把那美艳的躯体,运想作忽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侧,骨瘦如柴而头发蓬散,眼睛深陷而无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模样。或者运想作那美丽的躯体,因卧病太久,即将死亡,一阵青一阵白,全身抽搐,忽变得很丑恶,令人不敢看。更进一步,运想死后,时间一久,遍体腐败臭秽,口鼻眼耳都有蛆虫,钻入钻出啮食骨肉。本来娇艳美丽的躯体,一下子变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虫啮的骨肉零乱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会一下子,把那炎炽的淫欲念头,泼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我敬佩并遵守这位老和尚的教诲,不敢稍有违背遗忘。现在看到你来,对于你那娇媚的身材、动人的仪态,起初我也非常的喜爱,差点难以控制。于是即刻忆起老和尚的教诲,把你当作病死、将死想、已死想,顿时把那贪淫的念头熄灭掉,心有如死灰,不再复燃了。
        我听你之意,本想为丈夫守节终身,可是因看到我的美貌,所以一时控制不住,才偷偷的来面见我,想满足你那淫欲的爱念。如果你能把我也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下,那么我又有什么值得你兴起爱欲呢?”
        这时那少妇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默然的站著,照那方法想了一下。忽然感激的流下眼泪,像狄仁杰跪拜说:“很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节,还指示我熄灭淫欲的极好方法。使我从此以后,能做到古井无波,为丈夫守节终身,此后决不会再有淫欲难抑的困难了。”说著一再的向狄仁杰拜谢,怀著感佩的心情离去了。
        后来这位少妇,竟能以坚守妇节,受到朝廷的表扬,为天下人所称赞。而狄仁杰则辅助唐朝安邦定国,处处毁淫辞,励百姓以德,成为一代名臣,以宰相而终,后来唐睿宗时又被追封为梁国公。
        


        6楼2012-09-19 18:57
        回复
          高孝标和高孝积,宋朝江西省南昌县人,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无论是容貌、举止、言笑、颖悟程度及学习能力,无一不相似。所以当他们刚满二十岁,一齐考入国立学堂,并在同一年同时结婚。婚后其父母恐怕二位媳妇不能分辨,遂嘱咐他们各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以资识别。过了一年兄弟俩又同时各生一子。而且经考试后,也一齐获得国家的津贴,当了学堂的研究生。他们可以说就连命运,也一样不分高下。
          但到了三十一岁,在他们去应乡试的途中,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来他们为了参加考试,曾经寄宿在一家旅舍,邻居住有一个极娇艳美丽的少妇,她是年青即死了丈夫的有钱富孀。有一晚竟然偷偷的去见高孝标,并以她的美色,百般的挑逗诱惑她,但是高孝标谨守礼教不为所动,并很不客气的喝斥她,断然拒绝她的欲念。
          第二天更警戒他的兄弟孝积说:“旅舍有一美丽年青的富孀,昨晚曾经挑逗诱惑于我,已被我严加斥责,坚决的拒绝掉。假如她去挑逗你的话,希望你要特别谨慎,不要被她的美色所迷惑,做出损德败行的事才好。”
          高孝积的心术却不能如其兄,表面上谨遵其兄的劝诫,暗地里竟然纳受了那孀富的挑逗,双双堕入淫欲的深渊。事后,那孀妇并不知和她有私的是高孝积,仍以为是高孝标呢!因为他们兄弟在心术上,有了这样的差别,所以考试完经放榜,兄得中,而弟却榜上无名。
          一向命运和其兄相同的高孝积,却不知醒悟何以此次考试,兄弟间竟然发生差异,而加以反省悔改。竟又冒著其兄高孝标的名,欺骗那孀妇说:“我已考中,等到明年春试再考中后,一定禀明父母来娶你回去。”那孀妇被她花言巧语所骗,信以为真,于是倾尽她的所有交给孝积,已备将来迎娶她的费用。
          在参加春试后,高孝标又获进士及第,那孀妇以为是冒名的高孝积,很是高兴,并日夜盼望她能实践诺言来迎娶她。可是自一别后,即断绝消息。因此思郁成病,当她气郁交加,病情严重时,托人带信给他,痛责他的薄情,并盼望他能实践诺言,然后竟一病不起忿恨而死了。
          那封信被高孝标所接,看到他才明白何以其弟不能同享功名,原来曾犯此损德败行的邪淫所致。遂即指责并训斥其弟,嘱其想法补过。高孝积被其兄深责后,虽然颇有悔意,可是大错已经铸成,永远无法挽回了。
          自那孀妇因被骗气恨而死后,过了一年,高孝积的独生子,因去戏水捉鱼,不慎被水淹死。而高孝标的儿子却能涉险而无恙。高孝积又因哀伤其子的夭死,哭得眼睛成瞎,从此竟潦倒一生而且绝后。反观高孝标却独享功名,富贵寿考,子孙满堂而贤孝,且皆贵显。
          当时有一位自号忘机子的隐士,批判他们兄弟说:同时出生,同年考入学堂,同时结婚生子,同样获得国家的津贴当研究生,就因贪色淫污了一孀妇,自此以后荣枯盛衰,就有如天渊之别。上天惩罚好淫之徒的报应,竟是如此的迅速!
          


          7楼2012-09-19 18:59
          回复
            周伯顺,清朝山东人。同治甲子年间,当他到省城去应考,经发榜知道已获中该科的举人后,甚为得意,即招来许多娼妓,大开宴席,欢请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宴后又留宿娼妓,纵情恣欲的淫乐。
            就在他得意忘形,纵情欢乐的那一夜,家中的老父,作了一个梦;有神明在梦中告诉他说:“你儿子,中了甲子科的举人后,本来在戊辰年即可再获进士及第。可是因他在省城中举后,竟招娼妓淫乐,犯了邪淫。虽然被淫污的对象,是人人皆可花钱招来的娼妓,但由于不知洁身自重,品行不正,对阴德有极大的亏损,因有此过失,所以功名已被文昌帝君削去。幸你祖父生前所作的阴功积德很厚,你儿子受到祖先的余荫,如果能从此悔过向善,他那被夺的功名,仍有重新获得的希望,愿你劝诫他好自为之。”
            不久周伯顺满心喜悦的从省城回来,到了家,即被他父亲则问在省城的所作所为。他以为老父可欺瞒,乃矢口否认招妓淫乐的事。他父亲见周伯顺有过而不知悔改,很是愤怒伤心,遂把梦中神明所告之事,一一讲给他听。
            周伯顺听后,不禁汗流夹背,大惊失色,至此才俯首认错。于是诚惶诚恐的焚香祷神,祈求神明允他悔过,并立誓永不再犯。因为他有祖先的余德所荫,故能蒙神托梦警诫,也幸他能及时悔过,努力向善。而上天不罪悔过之人,后来果然在同治戊辰年获进士及第。


            8楼2012-09-19 19:00
            回复
              刘理顺,明朝人,为一有名的理学家。未贵显时,曾受聘于一富裕之家为家教,因善教其子女,故很得主人之器重。主人为表达敬重之诚,特从众侍婢中,挑选一聪敏而又善解人意的秀丽少婢。日夜专心服侍他的起居饮食,并命她伴其同床共眠,以备使唤。主人如此的做法,原是有意把那侍女赠予,令她终身服侍他。
              但经过三年,当刘理顺准备辞去家教而上京考试,于临行前,却请主人另择佳婿婚配那侍女。主人见他竟如此的要求,即很诚恳的说:“那美婢已服侍先生三年,感情必很深厚,就请把她带回去为侍妾,何必再让她另择配偶?”
              刘理顺对主人的美意很感激,但却不能接受,于是又说:“难道主人真的以为我也是好色之徒?那婢女我不否认是聪慧美丽,而且服侍了我三年,并共睡一床,瓜田李下确难免引起人的误会,可是我对她只有感激的心,却从没侵犯侮辱过她。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礼教,未娶正室,而先有侍妾,这事万万不可!”
              主人听后疑信参半,认为天下那有美色当前同睡三年,而能不乱的呢?遂即叫来仆妇检验婢女的身体,经检验确实证明仍是处子。主人至此才大加赞服,不敢再勉其所难。并且赠诗以示敬佩,其大意是说:“那艳丽娇美的容姿,一见即能使人爱怜。然而三年服侍先生,并同床共眠。美色当前竟能视而不见,触而无觉。先生之行,胜似古时柳下惠的坐怀不乱!”
              刘理顺也回报主人一首诗,大意是说:“谁说妖娆美女能令人心迷意乱,顿生爱怜呢?无论她是如何的柔情蜜意,如于礼教有背,总不能动摇一个玉洁冰清有操守的人。只要心里坦荡,美人同床又和独自睡眠有何异样?席上有妓心无妓,宋理学大师程明道所说的话,至今还令人乐道!”
              刘理顺的人格,就是如此的坦荡,有如玉洁冰清。而希贤希圣的心志,又是那么坚定。所以后来德学大进;以状元及第,贵显一时,成为当代受人敬重的理学大师。


              9楼2012-09-19 19:02
              回复
                张士进,清朝杭州人。他外表极为俊美灵秀,而且又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所以年青时就中了举人。他此时前程,正是极为光明远大的时候。但当他和哥哥士宏,为了参加国家的抡才大典进士考试;一同上京暂借住在一间民房读书,以便就近准备应考时,却由于他的心术不正,做出损行败德之事,因此毁掉了他的前程,和宝贵的生命。
                原来他们所借住的民房对面,有一尼姑庵,张士进常去游览,因而认识了一个极秀丽的年青尼姑。言谈之下,更知她父母为了她的出家,曾给予一笔极丰裕的资财,以供她终身礼佛之用。他为了贪爱她的美色,又觊觎她的钱财。于是凭著他的才学俊貌,以甜言蜜语,百般的引诱挑逗她。那年青尼姑也因道心不坚,抵挡不了他的迷惑,终被他所淫污。
                张士进又为了取信于她,更花言巧语和她立下盟誓,骗她将在考试完后,迎娶她回去。那尼姑既然已失身于他,所以也盼望著终身依靠他。听了他的盟誓,遂毫不考虑的拿出一笔很可观的钱,赠送给他作为将来迎娶的费用。
                可是张士进自从淫污了她,又骗得她一笔丰裕的资财后,心足意满,认为目的已达,又不信真有鬼神,所以当他考试完,发榜后没有获中,竟背盟不闻不问,迳自离京和家仆回去了。那尼姑听说他已不顾自己离去,才恍悟被骗。深悔自己道念的不坚,致失身又失财。心里愈想愈气,既悲伤又懊悔,所以一时想不开,竟然上吊死了。
                因一股怨气难消,死后即变作厉鬼追踪他。那尼姑死后,张士进于回家半途中,忽然精神恍惚仆倒在地上,发狂似的大呼大叫,并且口作尼姑的音调,痛骂他的薄情背盟毁誓,仆人见主人突被厉鬼所祟,即代主人许愿,请僧超度,并藉以解怨释结。
                但那变作厉鬼的尼姑,藉著张士进的口忿怒的说:“这冤结是无法解开的,因我本是奉佛学道之人,他却花言巧语夺去了我的清白,又骗去我的钱财,始乱终弃,致使我忿恨而死,此恨难消,故特追来索命,不是任何超度功德可以作罢的。”
                张士进就这样被厉鬼缠身,回到家后,经过三天三夜的痛苦号叫,一命就如此被厉鬼夺去了。
                


                10楼2012-09-19 19:05
                回复
                  林登云,宋朝人。家住江南,为了去省城参加考试,乘船经过吴淞江,在途中因天色已暗,即将船停泊在一傍水而建的楼房下。当夜半更深时,楼中不知何故,忽然起火。有一穿亵衣的露身少妇,为逃生,从楼上窗口,慌恐的跳了出来,刚好掉落在他所乘的船上。
                  林登云看她只穿亵衣,而又正值夜深风寒,于是把他自己所穿的狐裘脱下丢给她,一方面让她遮羞,一方面让她藉以取暖。并且为了怕船夫,对她见色起淫,而有所侵犯,故整夜挑灯,吟诵诗书不敢睡眠。等到天亮。遂即把她护送上岸,嘱她自己回家,然后才扬帆而去。不久到了省城,考试完放榜后,很幸运的被录取。
                  当他和一为同被录取的考生,去进谒主考官时,主考官即问他说:“当我评阅你的考卷时,因你的文章未合标准,于是就把它弃置在一边。可是当晚,我即作了一个梦,见关圣帝君在你考卷上,批著:‘**妇,狐裘裹,秉烛达旦尔与我’之句。第二天早晨起来,见你的考卷,竟然改放在欲录取的案上。所以你此次的获中,必定是曾经做过阴功积德,故能获关圣帝君亲赐功名,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做了什么功德?”
                  林登云听了主考官如此一问,顿时领悟必是船上救少妇的事。遂即把途中所遇的事情,详细的述说出来。就在他把经过说完后,忽然同他去见主考官的那位被录取的考生,竟对他下拜说:
                  “你所说的堕楼少妇。即是我的妻子。那天夜里我因事外出,高楼忽然被火焚烧。当我回来时,见楼下一婢女和一老妇,俱已被烧死,听说我妻子也堕在楼下,故预料必也不能活,正感到悲痛。但天亮后,却见我妻子拥著狐裘回来。心中即怀疑她和人有苟且的行为,于是怒骂她一顿后,把她休离回娘家,现在听了你所遇的经遇,才知道是我错怪了她;你不但救了她的生命,而且又保全她的贞节,此恩此德,真是没齿难忘!”
                  主考官听了他们的述说后,对林登云的见色不迷,并能屈意维护人贞节的善行,即为赞佩。更有感于天心的福善,和上天的巧妙安排,遂即令那位获中的考生,立即回去迎归被他误会的妻子,让夫妻破镜再获重圆。
                  次年他二人同被选入翰林,林登云因未娶,他的人格深受当时宰相的器重,遂被选为乘龙快婿。后来仕途一帆风顺,官做到侍郎;并且生有二子,年青时即双双考试及第,俱入翰林,并官至礼部尚书。
                  


                  11楼2012-09-19 19:06
                  回复
                    端正者从忍辱中来,
                    贫穷者从悭贪中来,
                    高位者从礼拜中来,
                    下贱者从憍慢中来,
                    喑哑者从诽谤中来,
                    盲聋者从不信中来,
                    长寿者从慈悲中来,
                    短命者从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从破戒中来,
                    六根具足者从持戒中来。


                    12楼2012-09-19 19:07
                    回复
                      赵永贞,明朝正德时代的人。少年时曾有一善相之人,见了他的面相,对他说:“你很有善根,二十三岁时,如果去应乡试,必可中解元。假如能更勉励修善,后来的前程,实在未可限量。”于是他二十三岁时去应考,但放榜后却没有录取。
                      有一夜他梦见去见谒文昌帝君,梦中他被帝君怒责说:“你这次的考试,本应以头名获中,但因你以淫心偷看侍婢,并引诱邻女来嘻戏,所以功名被剥夺。”赵永贞听了这一番怒责,急为自己辩解说:“虽然我有淫意,但并没有淫污她们,难道这也算犯淫,而该受如此的处罚?”
                      文昌帝君听了他的强辩后,又怒斥说:“你以为真正要真正犯了淫行才有罪吗?凡是淫心颠倒,恶意缠绵,虽然身体没有真正的去淫污人,但只要有了见色思淫的心意,即会受到名位俱被剥夺的惩罚。何况你和她们不别男女,竟然相互调情戏谑,拍肩执手。试问你当时是什么心思?因你有淫心又无顾忌的戏谑她们,已诱发了她们的情窦,使她们陷于情迷意乱的痛苦。上天因此夺去了你的功名,如今你依然不知悔改,竟又作如此的巧辩;恐怕以后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
                      赵永贞被文昌帝君说理怒斥后,才悔悟过来,立即拜伏在地,痛哭流涕,极其恳切的忏悔并立誓说:“我已知过,愿从今以后,目不邪视,心不妄动,倘若再放纵心思于淫欲之念,甘受天罚,得身首异处之报。”
                      文昌帝君见他已真心悔过,又立下重誓,遂指示他说:“看你悔过的心很真切,如果你能自己不犯淫念,又能再广劝世人,注意言行和心念,莫稍涉淫佚。你若能如此,必可使你科名复旧,并且后福无穷。”说后即用笔直指他的心,赵永贞经此一指大惊失色,遂即醒来。
                      他回忆梦中事,甚庆自己的善根深厚,有幸能获文昌帝君的训诫诲示,不然蒙昧一生也不知过在何处。故从此以后,常常心怀警惕,时时谨慎自己的举心动念,并努力行善。果然因他能痛自克责,忏悔前非,改往修来,在二十六岁时,中了乡试的解元。
                      于是益加勖勉向善,更作了一篇劝贞诗,普遍广劝世人知淫邪之过,如此再经过四年,他的善业日增,终于又获进士及第。后来很平顺的做到封疆大吏,镇守一方。而他的子孙凡能遵守他教诲的,皆个个获贵显。
                      


                      13楼2012-09-19 19:08
                      回复
                        承先志,清朝云南人,是一富家子。而他母亲娘家也是当地名望大族。他母舅有一女,生得极为秀丽,自幼和他感情很好。每逢他随母回娘家时,即聚在一起谈笑嬉戏。彼此长大后,虽然他表妹已经与人订婚,但他们表兄妹,并不因此有所顾忌,仍然像小时一样,穿间入房追逐嬉笑。由于他们经常在一起,日久生情,表兄妹竟然瞒著父母,有了苟且的行为,并且珠胎暗结。
                        当他表妹嫁到夫家后,他们的奸情立被发觉,她的夫家一怒之下,即以败坏门风,告她及她父母放纵**之罪。承先志的母舅为了不使事情闹大,遂倾家荡产去贿赂官长,并赔偿女儿夫家一笔数目不少的钱,才勉强把此秽事平息过去。可是他的母舅,却因气愤他们的**行为,使他名望扫地,因此时时郁怒于心,以致一病不起,羞愧死去。
                        而承先志一家,也在咸丰五年,发匪在云南作乱时,家中男人俱被贼杀,而妇女也尽为淫污折磨致死。
                        当时有一位伍笠樵,从云南回到四川,向人谈起此事,并以劝戒的语气说:‘他们两家,所以受到如此残酷的下场,完全是由于表兄妹,平时过于亲密,以致情不自禁,而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是为人父母,对于子女过于放纵,未尽督导防范之责的报应!’
                        


                        14楼2012-09-19 19:09
                        回复
                          李定,明朝嘉兴府人,有隐恶扬善的品性,凡是遇到有人谈论男女隐私及淫秽之事,即严肃的劝诫他们。并为了使人明了妄论人是非,诋诲人名节,好谈淫秽等事的过错,特撰写了一篇口孽戒文,用以训诫后学。因此受他训诲改过迁善的人很多。本来他为了屡考不中,对于功名已心灰意冷。但在晚年,强被他的学生请去一齐赴考。他也怀著陪伴的心情参加考试,原没指望能获中。
                          然而当他考试完,于放榜的前一夜,忽然梦见他父亲说:‘你前生少年及第,但恃才傲物,不知谦恭待人,故今生上帝罚你终生屡试皆不如意。但此次因有一个应试的人,注定今科该中解元,来年复可进士及第。只因好色贪淫,前月淫污了一个未出嫁的少女,功名已被削去。文昌帝君因你作口孽劝戒文,受你劝化而不敢再谈淫秽之事的人很多,所以阴功也很大,因此把你名补上,希望你以后能更加善体天心,勖勉后学进德修业,以报天恩。’
                          他醒后,惊喜异常。经放榜后,果然中了解元。次年也很顺利的得进士及第。他原已无意功名,但竟以平日劝人为善,意外的天赐功名。所以为感天恩,立身处世更加谨厚,并随时砥砺后进。
                          后来他以为官清正,仕途一帆风顺,做到侍郎及御史的官。
                          


                          16楼2012-09-19 19:11
                          回复
                            憨山大师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刃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盅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17楼2012-09-19 19:12
                            回复
                              养气歌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以养肾气,
                              常运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18楼2012-09-19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