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心吧 关注:82贴子:20,506

回复:阎崇年:清宫疑案正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熙太子立废
   康熙太子立废康熙帝玄烨,8岁登极,在位61年,享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帝革除旧制,施行新政,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御敌入侵,山河一统,治河重农,提倡文教,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他的功业和治术受到当世以及后代史家的推崇。然而,即使是康熙帝这样的一代“圣主”,也照样有解决不了的难心事,就拿皇位继承来说,太子是立了废、废了立,两立两废,始终没有得到自己希望的圆满的结果。


32楼2007-03-30 10:34
回复
    一、康熙皇子与立储原因(2)
    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14:45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阎崇年 
      皇太子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


    34楼2007-03-30 10: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雍正夺位之谜
        雍正夺位之谜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生,属马,45岁登极,在位13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735年10月8日)死,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葬泰陵(今河北省易县清西陵),享年58岁。雍正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雍正皇帝盛年登极,年富力强,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刚毅果决,颇有作为。所谓“康乾盛世”,完整的说法应当是“康雍乾盛世”。可以说,对于雍正朝的历史贡献,史家没有大的争议;而对于雍正帝取得皇位的“合法性”,则自他登极以来直到今天都有不同的认识,具体言之,主要有“夺嫡说”、“篡位说”、“继位说”、“夺位说”等几种看法。上文我讲过,康熙皇帝晚年最为头疼的就是皇位继承问题,他的众多皇子为此结党,彼此争夺,势同水火。为什么在当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雍亲王胤禛成为最后的赢家?在长达45年的皇子生涯中,胤禛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攀援,最后登上皇帝的宝座?要回答这些问题,先要从了解雍正帝这个人开始。


      38楼2007-03-30 10:42
      回复
        二、继位疑问(4)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00:45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隆科多以元舅之亲,受顾命之重;年羹尧以贵妃之兄,获多战之功。他们二人的命运或者与他们“知进不知退,知显不知隐”的恃宠而骄有关,但是不是雍正皇帝的“杀人灭口”呢?是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条铁则的再次重复呢?

          总之,雍正帝继位是一桩疑案,这个历史的谜团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开。现代的学者对此主要有四种意见,下面一一加以分析:

          第一,“雍正夺嫡”说。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实行嫡长制。在清太祖、太宗时,皇位继承人采用满洲贵族会议公推制。清世祖福临首用遗命制,即诹僦涨爸付ɑ嗜有烨为皇位继承人,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帝的皇位继承,先是指定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继而废,废而立,又再废,所以康熙帝生前没有立嫡。既然清朝没有实行“嫡长制”、康熙帝生前也没有公开立嫡,那么,雍正帝何嫡之可夺?所以不能说雍正帝继位是“夺嫡”。

          第二,“雍正篡位”说。雍正帝既不是“夺嫡”,那么是不是篡位呢?到现在为止,没有文献或档案材料证明——康熙帝临终前公开、正式册立储君。比如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了他侄子建文帝的位;唐太宗策动“玄武门之变”,夺了他兄长的位。那么,雍亲王篡位“篡”的是谁的位?说不清楚。所以,我认为“雍正篡位说”不能成立。

          第三,“合法继位”说。主要根据是文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和档案《康熙遗诏》。

          第四,“雍正夺位”说。雍正帝既不是夺嫡,也不是篡位,又不是合法继位,许多议论集中到“雍正夺位”的问题上。这里,牵扯到《康熙遗诏》。雍正帝即位时宣布的《康熙遗诏》,不是康熙本人书写的,而且在康熙帝逝世三天后才宣布,因此有人认为雍正帝编造遗诏。《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帝临死前留下遗诏,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存有《康熙遗诏》档案。因此,引出《康熙遗诏》真伪的争论。一种看法认为,因为《遗诏》是雍正帝编纂的,所以不能作为雍正帝合法继位的可靠依据,雍正帝是篡位。另一种看法认为,虽然《遗诏》是雍正帝编纂的,但有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圣祖实录》有记载;第二部分内容中最关键的,是依据康熙帝的临终遗命。当时亲耳听到这番遗命的除了隆科多之外,还有康熙帝的七位皇子,他们在当时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所以,尽管这份遗诏是雍正帝编纂的,但是内容体现了康熙帝的遗愿,所以只能说雍正帝是夺位,而不是篡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三、欲盖弥彰(1)(2007/4/1 00:45)
        三、欲盖弥彰(2)(2007/4/1 00:45)
        二、继位疑问(1)(2007/3/31 00:30)
        二、继位疑问(2)(2007/3/31 00:30)
        二、继位疑问(3)(2007/3/31 00:31)
        一、雍正其人(1)(2007/3/30 00:28)


        44楼2007-04-02 08:17
        回复
          三、欲盖弥彰(2)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00:45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十二弟允祹 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帝刚即位,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爵位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进封为履亲王。这位允祹较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9岁。

            十四弟允禵虽与雍正帝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允禩,又传闻康熙帝临终前命传位“允祯”而雍亲王党篡改为“允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帝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帝继位后,将其十四叔开释。

            十五弟允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帝命其守景陵。

            此外,尚有两人受到雍正帝的优待——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和十七弟允礼。允祥,曾被康熙帝幽禁,原因不详。雍正帝继位,即封允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允礼,雍正帝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允祥和允礼显然早加入“胤禛党”,只是康熙帝在世时,十分隐秘,未曾暴露。

            应当说,雍正帝兄弟之间、君臣之间,彼此猜忌,相互残杀,既是家族斗争,也说明雍正帝的继位是一次激烈的宫廷斗争。

            相关推荐书目

            (1)孟森:《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

            (2)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

            (3)李国荣、张书才:《实说雍正》,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4)〔日〕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5)陈捷先:《雍正写真》,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6)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中华书局,2006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三、欲盖弥彰(1)(2007/4/1 00:45)
          三、欲盖弥彰(2)(2007/4/1 00:45)


          46楼2007-04-02 08:18
          回复
            一、野史传说(5)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42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岩屋三间号草房,朴敦俭示训垂长。

              偶来却愧茨茅者,岚霭情斯纳景光。

              总之,雍正帝在狮子园留下的三间草房,确实给后人留下悬念。《热河志》把“草房”列入狮子园房屋的记载中,虽说可疑,但无实据。把“草房”附会成当年乾隆帝诞生的“草厩”,多为臆想,证据不足。

              若说乾隆帝生在避暑山庄,他的生日就成了问题;若说乾隆帝生母由李氏窜改为钮祜禄氏,《玉牒》又岂能伪造?冒鹤亭的说法,并经庄练、高阳考证出的结论——乾隆帝生母并非钮祜禄氏,而是热河行宫宫女李氏——根据似嫌不足,目前难以成立。但他们从乾隆帝生母出身寒微着眼,提出了诸多创见,对深入了解乾隆帝生母疑案可供思考。

              那么,官书是怎样记载的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一、野史传说(2)(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3)(2007/4/2 00:23)
            二、继位疑问(4)(2007/4/1 00:45)
            三、欲盖弥彰(1)(2007/4/1 00:45)
            三、欲盖弥彰(2)(2007/4/1 00:45)
            二、继位疑问(1)(2007/3/31 00:30)
            二、继位疑问(2)(2007/3/31 00:30)
            二、继位疑问(3)(2007/3/31 00:31)
            一、雍正其人(1)(2007/3/30 00:28)
            一、雍正其人(2)(2007/3/30 00:28)
            一、雍正其人(3)(2007/3/30 00:29)


            52楼2007-04-03 09:11
            回复
              三、疑案难解(2)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44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总之,乾隆帝的生母是谁?现在仍是一桩历史疑案。

                相关推荐书目

                (1)孟森:《海宁陈家》,《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

                (2)周远廉:《乾隆皇帝大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3)《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陈捷先:《乾隆写真》,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5)白新良:《乾隆皇帝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6)郭成康:《乾隆正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7)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中华书局,2006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一、野史传说(2)(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3)(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4)(2007/4/2 11:42)
              一、野史传说(5)(2007/4/2 11:42)
              二、官书记载(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1)(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2)(2007/4/2 11:44)


              55楼2007-04-03 09:12
              回复
                嘉庆两遭凶险
                  说他有幸,是因为他在乾隆皇帝17个儿子中居然能脱颖而出,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他的祖父雍亲王的谋臣曾说过一句名言:“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嘉庆帝的父亲乾隆皇帝可以说是英明、聪明、高明的君主,作为这样君主的儿子是很难的。显山露水,恐其见疑;沉默寡言,恐其见弃。颙琰能得到父皇的认可,继承皇位,可以说是他的大幸。


                56楼2007-04-03 09: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二、宫禁制度(1)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52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清朝的防卫,分京师八旗与驻防八旗。京师八旗主要负责京畿地区,驻防八旗主要分驻要地(如杭州、福州、成都、西安等)。京师禁卫之要,重在宫廷禁卫。清朝宫廷禁卫,制度非常严密。禁卫兵分为两种:郎卫和兵卫。郎卫是由领侍卫内大臣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内大臣六人等组成。郎卫亲军选自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中才武出众的子弟,其优秀者提拔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等,统属于领侍卫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为正一品,内大臣为从一品。郎卫负责御前侍卫,包括乾清宫、殿廷、扈从等护卫。这是内班。宿卫太和门等外廷警卫称为外班。兵卫由护军等组成,守卫京城内九门、外七门,以及皇帝驻跸等外围保卫。包括巡捕营、护军营、步军营、健锐营、内火器营、外火器营、神机营、前锋营、骁骑营等。咸丰时达到15万人。禁卫严密,环拱宿卫,分班轮值,各负其责。

                    以下对宫门禁卫略作介绍,包括启闭、锁钥、传筹、门守、门禁、腰牌、合符等具体制度。

                    启闭:凡皇帝出入,各门开中门。宫门每天日没后关门,由景运门直宿司钥长及有关官员分头负责,以次查验各门的闩锁。然后由各门护军校将钥匙汇交于景运门司钥长,司钥长验收后贮于小箱内,并加锁。次晨天明,各门开启。

                    锁钥:禁城门的出入,每门设司钥长(管锁门、开门)、阅门籍护军(出入先报名册,进行查阅)。紫禁城外周围,则以下五旗护军,分定界址,轮番直宿。总属于景运门值班统领稽察。

                    传筹:护军以一筹进行传递,作为检查值班的标志,如某处无人侍值或睡熟,则此筹件不能下传。紫禁城内,五筹递传。每晚自景运门发筹,西行过乾清门,出隆宗门,向北过启祥门,再向西过凝华门,北拐过中正殿后门,至西北隅,再向东过西北门、顺贞门、吉祥门,至东北隅,向南过苍震门,至东南隅,向西还至景运门,共经12处,为1周。紫禁城外,八筹递传。每晚自阙左门发筹,西行过午门,出阙右门,循城而西、而北,经西华门,再向北至西北隅,向东过神武门,再东至东北隅,向南至东华门,再南循墙而西,仍回至阙左门,为1周。驻跸行营内外,传筹大致如此。

                    门守:紫禁城各门及宫内主要之门,每门及值房,各设弓箭、撒袋、长枪守门,值房官兵,并佩腰刀。另以护军二人,手执红棒坐守。亲王以下出入均不起立,有擅入者,以红棒打之。凡官员上朝,舆、骑至下马碑则止。惟贝子以上可乘马入。入东华门者至箭亭旁下马,入西华门者至内务府前下马。另有特旨许紫禁城内骑马者,如年老者、特许者也可乘马入,但必须至箭亭或内务府前下马。

                    门禁:王公、百官、执事人员等,不得擅自出入紫禁城门。获准按规定的门出入者,由值班官军询明后放进。如有无故混入或随便带人进入者,分别议处。各衙门大臣官吏,规定均于午门的左门出入,宗室王公等由午门的右门出入。进入内廷者,领侍卫内大臣、散秩大臣、侍卫、侍卫处之主事及笔帖式、军机章京、内阁、六部、提督衙门、理藩院、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銮仪卫等人员由景运门或隆宗门出入。宗人府王公司员、八旗、都察院科道、翰詹、各部院衙门值日引见官员,由后左门出入,内务府各库官员等由后右门出入。其内大臣、侍卫、内务府等官,及内廷有执事官与内府各执事工役等,凡批准由某禁门行走者,均将姓名及所属旗籍,分佐领、内管领造册,咨送于经由之门。官物出入禁门,须交验单放行。

                    腰牌:腰牌为火烙印木制的木牌,因系在腰上而得名。相当于现代挂在脖子上的胸牌。凡内阁、内务府及内廷行走各处供事的书吏、苏拉(杂役)、皂隶(各衙门差役)、茶役、厨役、匠役、演戏人员等,需经常出入宫廷者,皆由内务府发给腰牌,上面写有年代、所属衙门、姓名、年龄、相貌特征及编号等,为出入符验(凭证)。护军识字者专验门籍,稽查出入。不带腰牌者不准放入。腰牌每三年更换一次,差事有变动者随时更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59楼2007-04-03 09:15
                  回复
                    三、皇宫惊变(4)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55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但是,嘉庆帝究竟汲取了什么历史教训呢?没有!没有从根本上敬畏历史,牢记教训,从而加速一个历史趋势——江河日下,社稷日危!

                      相关推荐书目

                      (1)(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2)关文发:《嘉庆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张玉芬:《嘉庆道光评传》,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万依主编:《故宫辞典》,文汇出版社,1996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一、野史传说(2)(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3)(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4)(2007/4/2 11:42)
                    一、野史传说(5)(2007/4/2 11:42)
                    二、官书记载(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1)(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2)(2007/4/2 11:44)
                    一、大内遇刺(1)(2007/4/2 11:52)
                    一、大内遇刺(2)(2007/4/2 11:52)
                    二、宫禁制度(1)(2007/4/2 11:52)
                    二、宫禁制度(2)(2007/4/2 11:53)


                    64楼2007-04-03 09:18
                    回复
                       光绪皇帝之死 
                        光绪皇帝之死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酉时(17~19时),光绪皇帝死于西苑(今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第二天未时(13~15时),慈禧太后在西苑仪鸾殿病死。人们疑问: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死亡时间仅相差20小时,这是人为,还是巧合?光绪皇帝之死,是自然病死,还是被人害死?这是一桩历史疑案。


                      65楼2007-04-03 09:19
                      回复
                        一、正常病死说(2)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57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与以上光绪帝“正常病死说”相反,有人提出光绪帝“被人害死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一、野史传说(2)(2007/4/2 00:23)


                        67楼2007-04-03 09:20
                        回复
                          二、被人害死说(2)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59 

                          连载: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拉”,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

                            上引启功先生口述历史中的“乐寿堂”在颐和园,不在中南海,可能是先生口述疏忽或记录疏误。据中南海研究专家吴空先生讲:中南海仪鸾殿被八国联军焚毁,后移址新建的仪鸾殿,为慈禧太后晏驾之所,今殿名为怀仁堂;原址新建的仪鸾殿,改名为海晏堂,袁世凯时改名为居仁堂,今已拆毁。

                            以上四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不能证实。那么,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这里面有疑案值得探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姚明之家】【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Ⅱ型糖尿病新疗法 
                          ·高血压血脂新发现 
                           ·湿疹、荨麻疹警惕 
                          ·祛斑!祛痘祛疮! 
                           ·拜拜口臭口腔溃疡 
                          ·结肠炎--07新突破 
                           ·警惕高血压高血脂 
                          ·帕金森—07新揭密 
                           


                          相关链接 
                          一、野史传说(2)(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3)(2007/4/2 00:23)
                          一、野史传说(4)(2007/4/2 11:42)
                          一、野史传说(5)(2007/4/2 11:42)
                          二、官书记载(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1)(2007/4/2 11:43)
                          三、疑案难解(2)(2007/4/2 11:44)
                          一、大内遇刺(1)(2007/4/2 11:52)
                          一、大内遇刺(2)(2007/4/2 11:52)
                          二、宫禁制度(1)(2007/4/2 11:52)


                          69楼2007-04-03 09:21
                          回复


                            72楼2010-08-22 0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