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留青竹刻吧 关注:13贴子:191
  • 3回复贴,共1
●名称:无锡竹刻
●产地:无锡
●传世特点:古朴典雅、清秀素淡
●拳头产品:留青、圆雕
●流传时间:100年
●名人代表:乔锦洪、许焱、胡瑞康
★名词解释: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就是刻时要留下竹子表层原有的青色、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筠,这时露出竹肌为地,竹青色浅,呈微黄,质地细润,竹肌色较深。由于两者色差,留青竹刻呈现深浅不同的层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整体艺术效果。
  竹刻最早见于六书盛行的竹简,留青竹刻始于唐代,明代中叶竹刻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一批有名的竹刻家朱松龄、朱小松、李文甫、濮仲谦等。主要作品有笔筒、香筒、笔洗、臂搁等。 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竹刻艺品清雅脱俗,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竹刻,以刀代笔,以竹为纸,其难更逾书画,因而早至宋代时,已开始被藏家所青睐,作为珍贵藏品进行收藏。
最初的“竹刻”
  的确,没有哪种植物会像“竹”一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竹,风过而不折,雨过而不浊。
  在文人和雅士的眼中,竹,就是高洁和清雅的象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在竹简文化的影响下,就出现了以镌刻图纹和文字来装饰的竹器;明代中后期,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参与,江南竹刻家创立了以画法刻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竹刻”由民间工艺上升为一种专门的的雕刻艺术。此后,圆雕、浮雕、浅刻、留青、翻簧等各种雕刻技艺日臻完美,中国的竹刻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是“金陵”派,二是“嘉定派”。
  竹刻中,以刀法的特殊和精良最负盛名,其传统技艺为:“以刀代笔,以画法刻竹”,流传江南各地。竹刻艺术最早见于《南齐书》的记载,齐太祖曾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大约最初是用来制作杖头、如意、笔斗、拂柄、抓背之类。
  上世纪初,“嘉定”派的竹刻家继承和光大了“嘉定竹刻”,更多地将书画艺术结合到了竹刻中,在技法上崇尚以“浅刻”来表现韵味。50年代后,他们的后人与学生分散到了苏南的苏州、常州、无锡等城市,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留青浅刻为主要艺术特征的现代竹刻流派,世称“江南竹刻”。竹子的青筠油亮滋润,经过阳光曝晒后呈黄白色。”留青“就是在雕刻的过程中根据图稿留下的青皮上刻划具有各种质感的艺术形象。通过青筠与竹肌的色泽对比、掩映烘托,中国人钟爱的植物——竹,便脱胎换骨,在艺人的手中成了竹刻,具有了一种古朴典雅、清秀素淡的特殊美感。
无锡竹刻和一个家族
  其实,无锡竹刻艺术的兴盛是与一个家族分不开的。因这一家族以“双契轩”为斋号,故世称“双契轩”竹刻。“双契轩”竹刻由张瑞芝、张契之父女创立,家传三代,名家辈出,是近、现代江南竹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锡竹刻的重要阶段。
  早在1901年,无锡少年张瑞芝在上海滩一家碑帖店当学徒,耳濡目染,张瑞芝竟然学到了很多金石篆刻知识,也懂得了如何刻印名章、闲章,也慢慢有了知名度。张瑞芝后来拜一个叫周之礼的苏州竹刻艺人为师,埋头学习竹刻,终成江浙一带有名的金石家、雕刻家。他的女儿张契之九岁学习雕刻技艺,十四岁时就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这一时期,张家结识了一批知名的书画家,在雕刻艺术上常得到吴昌硕、张大千、王一亭等的指点和熏陶,张瑞芝父女的竹刻技艺日臻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在书画大师的指点下,张契之的竹刻具备了更多的文人气质,在当时的上海书画界颇为瞩目。
上世纪30年代,张瑞芝一家为避战乱,举家搬回无锡,在新生路开办了一家印社“双契轩”。一年后迁至复兴路。“双契轩”以雕刻实用印章为主业,金石篆刻和竹木、碑石雕刻为副业,在沪宁线上颇具名望。在这一时期,张契之的艺术功力日趋成熟。1973年创作的透雕精品《梅竹扇骨》,是张契之一生最精美的竹刻作品。将留青与透浮雕融冶一炉的手法,也成为这一时期无锡竹刻的艺术特征。这位“近代少有的女竹刻家”在70年代创作了《嫦娥奔月》、《风雨送春归》、《太湖鱼米香》等二十余件作品后,于1976年病逝。



IP属地:江苏1楼2012-09-13 19:52回复

      由于张契之中年成婚,并未生育,过继了丈夫的侄儿乔锦洪为嗣子。后又将亲侄女张英媛许给乔锦洪为妻。这对夫妻继承家学,成为“双契轩”竹刻的第三代传人。上世纪80、90年代的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张英媛制作的留青竹刻挂屏、台屏和臂搁一直是畅销产品。她的代表作《月季蜻蜓》镌刻巧妙轻盈,质感独特。遗憾的是,张英媛却于1998年因病去世。擅长浮雕、透雕的乔锦洪则继续在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潜心创作。
      那天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老乔在台灯下正认真地刻着一幅荷叶图。与他隔着一张桌子的是如今无锡竹刻的中生代工艺师许焱。44岁的许焱曾师从乔锦洪,也是乔锦洪带过的徒弟当中,唯一留下从事竹刻的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天资聪颖的他后又摸索、创新,在书法、绘画、留青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和造诣,为新时期的无锡竹刻注入了大气、潇洒的鲜明时代气息。
    谁来继承、光大无锡竹刻?
      竹刻是书、诗、画、印的综合和结晶艺术。《嘉定县志》中有一段评价竹刻的文字,是这样记载的:“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名曰行刀。”它具有国画、书法的笔墨气韵,又工细精致,轻逸生动,引人入胜,年代越久,色泽越润。
      无锡竹刻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馆长沈大授介绍,今后,博物馆将为无锡竹刻、锡绣等民间工艺的发展提供平台。
      但,显然,保护民间工艺的道路任重道远。
      现在,在无锡,竹刻工艺师屈指可数,除了76岁的胡瑞康、58岁的乔锦洪外,44岁的许焱是无锡竹刻的中流砥柱。
      在他们下面,则是一个断层。
      那么,谁来继承和光大无锡竹刻?无锡竹刻也会面临“渐老”这样一个问题吗?
      我们相信,会有答案。

    竹刻名家乔锦洪
      乔锦洪与其妻子张英媛同为闻名江南的“双契轩竹刻”第三代传人。
      乔锦洪,又名乔林,1947年出生。1966年高中毕业时适逢文革,1968年赴苏北建湖县农村插队,1973年乔锦洪与在射阳插队的张英媛结为伉俪,从此,他俩继承家学,共同在竹刻艺术之路上跋涉。
      1974年乔锦洪调回无锡。1979年进入工艺美术研究所,先后任民间工艺研究室主任、文史资料室主任等职。因此,他对江南竹刻的发展过程了然于胸,他介绍说,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竹刻最早见于六书盛行的竹简,明代中叶嘉靖、正德年间,江南竹刻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一批有名的竹刻家朱松龄、朱小松、李文甫、濮仲谦等,形成以“略事刀斧、自然成器”为特色的“金陵派”和“嘉定派”两大艺术流派。到明代后期,无锡籍竹刻艺术家张希黄发展创立了留青浅刻山水技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图案形式,达到笔墨神韵和雕刻趣味兼备的境界,起到了垂法后世的示范作用。竹刻艺品清雅脱俗,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精美的竹刻艺术品,它的收藏价值不亚于名贵书画。
      乔锦洪的竹刻秉承明清竹刻及其母张契之晚年风格,格调古雅,富有诗画韵味。他生性儒雅耿介,刀不苟下,一器常经年累月方成。他说;“过去为了生计,是别人叫我雕什么就雕什么;现在我不愁吃穿,是自己想雕什么就雕什么。”乔锦洪精于留青、阴刻、浮雕、透雕、圆雕诸法,所作臂搁、屏联、简册、笔尊等精雅高古,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代表作品有《竹根笔筒》、《梧桐秋蝉》、《松竹摆件》等。飧刻之余,写成《江南竹刻艺术研究》、《中国古代竹刻艺术》等著述。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乔锦洪“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江苏省轻工业厅授予他“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IP属地:江苏2楼2012-09-13 19:52
    回复


      IP属地:江苏4楼2012-09-13 19:52
      回复



        IP属地:江苏6楼2012-10-30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