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娃娃鱼市场行情一直趋于下滑的局面,养殖户们忧心忡忡大都惊呼没有了利润空间了。
一是这两年伴随着娃娃鱼养殖户进入者愈多、消费市场扩张慢,商品娃娃鱼的售价却在逐渐下滑。去年这个时候,商品娃娃鱼的出场价为1500元左右/斤,目前已下降至500元左右/斤,跌去了近70%的利润。 我自己认为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消费量了。目前全国娃娃鱼存育量有几百万尾,而市场消费量每年大约不到几十万尾万,存育量是消费量的20倍。由于全国别的省份把娃娃鱼养殖作为一种致富手段,前些年大力推广养殖,却没有注意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导致现在成鱼出来,却很难卖出去,价格大跌势在必然。 同时,今年经济形势对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开拓也有着很大影响。
二是盲目跟进的结果。我时常和娃娃鱼养殖户们交流分析这个行业人工繁殖技术要求高、盈利周期长,且只有达到一定养殖数量、规模的企业才能拥有经营利用权。尽管娃娃鱼的营养价值高、盈利空间也挺大,但对于盲目跟进的人来说,难免可能“翻船”。而作为农业行业,进入者过多后,也会使行业发生“井喷”,届时价格会怎样走向、养殖户们会面临什么新挑战,都很难预测。对于整条娃娃鱼产业链而言,山区繁殖场、养殖户、经营利用企业、餐饮单位等,谁将成为最大赢家?对于养殖企业而言,由于种苗价格较贵,再加上娃娃鱼存活率很难达到100%,物价人工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利润空间约为40%,而对于经营利用企业而言,利润一般在20%~30%间,真正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些餐饮单位,其利润空间将达到70%~80%。
三是养殖娃娃鱼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自从人工养殖娃娃鱼搬上餐桌起,质疑声一直不少。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采用许可审批制度。同时一些部门还出台了有关配套政策,如:要将娃娃鱼搬上餐桌,前提是这个娃娃鱼必须是人工驯养繁殖的子二代及子二代以后个体。这些繁琐的办证手续和巨额的花费又阻碍了娃娃鱼的流通领域和价格行情。
最后我还是认为延长产业链、关注农产品深加工或许是一条新出路。娃娃鱼目前除了上餐桌外应该往保健品、化妆护肤方向发展,将娃娃鱼深加工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如销售用娃娃鱼制成的蛋白粉等等,既能更好地推广其保健作用,又能将客户直接拓展到每一位消费者,产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化来对抗风险,由一家龙头企业来引导整个行业。目前娃娃鱼市场的规范程度不高,可以通过全国市场的流通性、开放性,齐头并进做大做强娃娃鱼市场。
一是这两年伴随着娃娃鱼养殖户进入者愈多、消费市场扩张慢,商品娃娃鱼的售价却在逐渐下滑。去年这个时候,商品娃娃鱼的出场价为1500元左右/斤,目前已下降至500元左右/斤,跌去了近70%的利润。 我自己认为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消费量了。目前全国娃娃鱼存育量有几百万尾,而市场消费量每年大约不到几十万尾万,存育量是消费量的20倍。由于全国别的省份把娃娃鱼养殖作为一种致富手段,前些年大力推广养殖,却没有注意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导致现在成鱼出来,却很难卖出去,价格大跌势在必然。 同时,今年经济形势对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开拓也有着很大影响。
二是盲目跟进的结果。我时常和娃娃鱼养殖户们交流分析这个行业人工繁殖技术要求高、盈利周期长,且只有达到一定养殖数量、规模的企业才能拥有经营利用权。尽管娃娃鱼的营养价值高、盈利空间也挺大,但对于盲目跟进的人来说,难免可能“翻船”。而作为农业行业,进入者过多后,也会使行业发生“井喷”,届时价格会怎样走向、养殖户们会面临什么新挑战,都很难预测。对于整条娃娃鱼产业链而言,山区繁殖场、养殖户、经营利用企业、餐饮单位等,谁将成为最大赢家?对于养殖企业而言,由于种苗价格较贵,再加上娃娃鱼存活率很难达到100%,物价人工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利润空间约为40%,而对于经营利用企业而言,利润一般在20%~30%间,真正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些餐饮单位,其利润空间将达到70%~80%。
三是养殖娃娃鱼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自从人工养殖娃娃鱼搬上餐桌起,质疑声一直不少。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采用许可审批制度。同时一些部门还出台了有关配套政策,如:要将娃娃鱼搬上餐桌,前提是这个娃娃鱼必须是人工驯养繁殖的子二代及子二代以后个体。这些繁琐的办证手续和巨额的花费又阻碍了娃娃鱼的流通领域和价格行情。
最后我还是认为延长产业链、关注农产品深加工或许是一条新出路。娃娃鱼目前除了上餐桌外应该往保健品、化妆护肤方向发展,将娃娃鱼深加工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如销售用娃娃鱼制成的蛋白粉等等,既能更好地推广其保健作用,又能将客户直接拓展到每一位消费者,产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化来对抗风险,由一家龙头企业来引导整个行业。目前娃娃鱼市场的规范程度不高,可以通过全国市场的流通性、开放性,齐头并进做大做强娃娃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