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顺吧 关注:29贴子:2,107
  • 4回复贴,共1

〖语文辅导〗思想总结范文一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让爱溢满心间 

工作着是快乐的,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 踏上了梦想已久的三尺讲台,由莘莘学子成长为一名育人的园丁,是我自儿时起痴心不改的梦想。这份挚爱,源自十几年来教我育我的每一位老师的感染。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过。走出大学校门,踏上真正的工作岗位,困难比想象中的多得多,但是在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前辈帮助着我、引导着我,让我的心慢慢地沉静下来,慢慢地享受学生所带给我的快乐。三个月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就要对他们充满深深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深深的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这个爱不仅是无私地爱学生,而且应该理智地爱学生。 
我真的被感动过,也真的被激怒过,而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情波动都是被我的孩子们所牵动。他们的听话、他们的进步能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们的不听话、他们的不接受让我的情绪一下子陷入到波谷。我很清楚我是一个要求比较严格的人,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我现在的学生,我总会看到他们身上不足之处,而即使在他们身上存在着那么一些优点,却被我挑剔的眼神所淹没了。虽然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要学会表扬学生,鼓励比批评更有用,但是我还是很难做到!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 
"一个教师要有教育的良心,才可能有教育的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在班级里称王称霸,没有老师管得了。这个孩子的爸爸吸毒,妈妈每次到学校都跟着挨骂。刘老师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后,开始留意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观察了两周,发现了这孩子的三个优点,她决定请家长。孩子的妈妈来了之后,刘老师说:'今天我要表扬表扬你的孩子……' 
孩子的妈妈一听,站在走廊上就哭了,拉着刘老师的手,将家里的情况一一告诉刘老师--家庭从富裕到一贫如洗,孩子从小就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刘老师认识到,这孩子只是希望有人重视他、爱他,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刘老师觉得,教育不是简单地去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它需要教师付出全部的关心、爱心与信心,去体察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与心灵,然后给予真正适合他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全国模范教师的真实的故事,读到这篇文章我真的被震撼了,也真正地意识到: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渴望被爱的想法,而真面的教育、耐心的辅导和真诚的鼓励才是开启学生那混沌世界的金钥匙。在工作过程中,我一直体味着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前是真的不理解,而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是这样的单薄,是这样的浅陋。要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智慧的明灯,必须自己拥有一把巨大的火把,这是我未来所要走的路! 
在我的办公桌上,有这么一句话一直提醒着我:"没有爱的光辉,人生就没有价值;教育别人,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我希望我能真正做一个点亮心灯的引路者。 



1楼2007-04-01 17:20回复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在五月,当我踏进了我们长宁初职的学校时,就感受到了学生纯洁的眼神。一时间也为之而感动,于是就决定在这里奉献自己绵薄的力量,教授知识给我可爱的学生。 
    九月开学了,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我还不能适应怎么来做一名教师,而且对怎么来教育学生也不懂,一切都是新的。而且相当的令人无奈,这时有一位家长这么安慰我:"他们是从各个班级组合成的,所有的习惯和感情都是属于原来的班级和老师,和你才相处了没多少时间,等时间长了跟你的感情深了,他们自然会属于你的。你也很辛苦,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八十年代的老师带九十年代的学生,慢慢来不要急。"这一席话解了我不少愁。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和自己的关系渐渐融洽起来,属于新老师的"威信"也慢慢增长起来。孩子们渐渐听你话了,愿意和你亲近了,而不再是说我们以前的班主任怎么样怎么样。尽管学生总是做不好事情,但是和他们一起我就觉得很开心,尽管也很累。 
    同时我们之间也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班级的事情很多,一会是谁惹了谁了,一会是谁帮助谁了。有时候他们会在做错事情之后说:"老师,你不要生气,生气会老的"。真让我又气又好笑。 
    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因为骨折不能在开学时来学校学习。在开学前的一天,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告诉我她的孩子不能来学校。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于是在访完计划好的学生我特地去了他家里一次。事先和家长说好是等开学去看他,当我徇着地址到他们家时,学生和家长看到我就很开心。特别是我的学生。事后从他妈妈那里知道,这位学生因为要换班主任心情很忧虑了很多天,心情一直不好,再加上骨折,晚上觉都睡不好。当看到我很快就去了他家看望他时他就觉得很放心,心情也好了不少。这次我觉得去对了,很累了也很值。 
    班级的学生都很内向,胆子又都很小,于是,我就经常鼓励他们,要自信,并且不时找些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处理事情的能力。经常鼓励他们:你们已经3年级了,是大孩子了,什么事情都应该多靠自己来解决,老师相信你们。给他们自信与动力,使他们能够快点自信、自强起来。 
    教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伟大的,我们的岗位也是神圣的,我们就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我们要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带头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好学生,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开心,让我们的党满意。我作为一名教师,做得事情很琐碎,但却也是最不平凡的。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我们要在这个不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情,把爱给学生。


    2楼2007-04-01 17:21
    回复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我与特殊教育 


      作为一名在党的特殊教育事业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是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从小就对党有深深的敬爱,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做老师。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小老师"。在自己的家中,邀上几个小朋友,排排座,家里就成了我们临时的教室,小木板就成了我的小黑板,粉笔则是叫爸爸从学校带回来的粉笔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课堂。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简单的环境中,我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乐趣,树立了做老师的愿望。 
      考大学时,我阴差阳错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然而正因为进了这个专业,却圆了我的教师梦。从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我就注定与社会弱势群体打交道。大三实习时,我选择了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作为我学习的地方,从此我就与特殊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四面临工作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长宁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从此走上了特殊教育工作岗位,立志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在党的教育下使我深知教育工作任重如山,教育事业是托起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要用高标准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的人生榜样。 
      教师的工作伟大和平凡,有人把这一职业的辛劳概括为:操心、累心、费心。我们面对的对象是特殊儿童,工作中的辛劳更是不必说。来到长宁初职的几个月,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每天的生活都是非常忙碌和充实的。大量的工作排山倒海地压过来,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11点左右,双休日也是休闲的工作,总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刚从学校休闲生活中过来的我,刚开始还真有点难适应。但是党的先进性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我,看着、听着、学习着我们身边先进党员的事迹,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渺小。周小燕、于漪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着我,周围的老党员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真诚的爱心深深地激励着我。正像有的人所说:我们现在的青年,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但是精神上却缺乏对信念的执着和为了实现理想而坚忍不拔的毅力。直至此时我深深地感到:应将自己全部的爱心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党龄才一年多的新党员,作为一个在教育工作岗位才刚起步的青年教师,我总是以身边的老党员为榜样,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教学上从严从细,求精求新,并且做倒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方法、精心备课等。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有激发力和感染力。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处处以自己的爱心来关心、爱护他们。因为我深深的知道素质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言,做为一名教师,没有爱心就无法育人,在工作中我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来指导自己的言谈举止,对自己的学生实施"真爱教育"的准则。特别是对那些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父母离异、单亲或有残疾的学生,我会更加的给予他们关爱,使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同样拥有快乐的时光和绚丽多彩的幸福生活,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全面的健康发展,度过自己美好的童年。 
      在教育工作中我深有体会:青春的美好不只在花前月下,青春的光彩不只是鲜花和掌声,在青春的美好时光里,也许我比别人休息得少一些,也许我辛劳得多一些,也许我只能作为一片绿叶,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生,但是为了我们的智障儿童,为了党的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我无怨无悔。


      3楼2007-04-01 17:21
      回复
        我和学校同发展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三个春秋。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默默耕耘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收获。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初职校,她的成长历程就是一批年轻人积极进去,初步实现个人阶段性成功,学校初步发展的例子。在年轻校长的带领下,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而我作为初职校的一份子,也在学校这片富裕丰饶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回首这几年的工作,每一天有工作,有任务,有学生的日子都让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三年的时光让我经历了初为人师的酸甜苦辣,让我体验了从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智慧经验的快乐,因而我的成长得以加速提升。学校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良好氛围给予了我参与活动比赛的热情和动力;学校领导身先士卒、认真负责的精神教会了我工作的敬业精神;老师们团结互助、亲入家人的和谐温暖伴随着我每一个前进的步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体教师们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尤其是校长--一名优秀的党员、有着杰出作为的青年教师领头羊,他为学校的发展奔心竭力,为开辟教育改革的新路子,领着我们意气风发地大踏步前进!"一切为了特殊学生,为了一切特殊学生,为了特殊学生的一切。"校长如是说,老师也跟着他这样做。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是神圣的、幸福的事业。特殊教育尤为如此,做一名好老师,做好一名老师,特别是面对我们这群特殊的孩子,要让他们"学有所成",真的实属不易。因而我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主导,努力倡导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新思路。"聚焦课堂,决战品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好,它更让大家清楚的明白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实现"我与学校同发展","我与学生同成长"的追求。我深深感受到在伴随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发展,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付出的时候,自己也在获得,在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很庆幸自己能在师生共度的生命旅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成功的人生、奋斗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是啊,教师生活虽然平淡却不失华彩,这样的生活简单却有着说不尽的关于孩子、关于学校的故事……但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就有了改变和升华,一批批的孩子走进你的教室,走进你的人生,几年后又走出校园走出你的视线,却再也走不出你的人生。 
        在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体验到的,感受到的,学习到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累加,更是生命意义的不断提升。过去的日子,长宁初职给予了我很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让我的精彩常留在这里,让我为学校的荣耀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感谢生活,尤其要感谢生活中的纯净校园。


        5楼2007-04-01 17:22
        回复
          我的成长历程 


          青年人才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关注青年成长的学校领导;其次,学校教师群体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团队。 
          为什么把要有一个关注青年成长的学校领导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首要环境条件之一,我是深有感触的,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培养青年教师,不给青年教师搭舞台,创造成长的机会,给予发展的空间,那么,就算你有再好的内在能力,你也不可能有所发展,不可能成才。 
          现在的我,已获得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岗位能手、区十佳青年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也在市级、区级刊物上得以发表,曾获市教学一等奖、市论文二等奖和区青年论文一等奖等奖项,现正主持一项市教育基金课题。我26岁,做教师才刚刚第7个年头,就取得如此多的奖励,这一切都得感谢我的导师--夏峰校长,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才会取得这样的殊荣,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才会不断地获得提高,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才会成长得这么快。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 
          1997年,我从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来到长宁初职校的前身,上海市聋人中学工作。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还带着师范生的雏气,由于自己不是特教专业毕业的师范生,对于特殊教育还不熟悉,更关键地是自己不会手语,与聋生交流存在着语言的障碍。这时的我,只是本份地做着自己的事,努力地适应工作的环境。 
          两年,一转眼就过去了,1999年7月,学校由于全市聋校调整,转制为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从聋哑学生换成了智力落后学生。转制前,我还在思考着自己今后将去哪一个聋校,以继续自己的聋哑学校教师的职业生活。当获知学校将转制成新的初职校,我也没多加思考,与许多仍在学校的教师一样,留了下来。留下的教师中,夏峰校长开始主持学校的工作,成为学校的顶梁柱。这两年,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也并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有所成长,有所提高的。唯一获得荣誉就是在1998年获学校先进工作者,那也只是学校为了鼓励一个新教师应积极工作,积极为特教事业服务。 
          夏峰校长是一个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的人。他规划了学校的发展蓝图,鼓励我们从困境中靠自我的艰苦奋斗来改变学校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提出了"立体化管理理念",提出了以科研总揽学校的工作,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办学的水平。 
          1999年,学校转制,这是一件载入校史的重大事件。对于在校的每一位教师,也是非常艰辛的一年。夏校长为了推进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战略方针,以区级重点课题《大龄弱智学生职业准备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为主课题,下分数个子课题,发动全校教师共同投入科研工作中,以科研推进教育教学,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夏校长找了我,希望我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计算机,开展《智力落后学生运用计算机学习数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可以使自己获得提高,获得发展,获得成长的捷径,我只是答应了下来。这一年暑假,我开始这一项研究工作。 
          9月,开学了,虽然我用了几乎整个暑假的时间,但工作进展缓慢,我开始有些灰心,夏校长及时找我谈心,给我分析这项研究的意义,帮助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样的谈心在这一年和2000年的上半年,持续了许多次,每次当我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夏校长就会及时出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我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你已经工作将近三年了,看看自己做出了些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说的,难道,你就想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吗?有一阵,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感到自己陷入了长大以来最为困惑的时刻。我想奋起,我想摆脱现状,我想振奋起来,我想。。


          6楼2007-04-01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