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吧 关注:271贴子:764
  • 0回复贴,共1

珍贵的历史文化巨著《大唐西域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部《西游记》让唐僧的名字家喻户晓,西游故事被不断地搬上舞台和屏幕。然而以此为历史原本的唐玄奘和他的《大唐西域记》却与文学版本中的情形大相径庭。
  《大唐西域记》系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自编撰,由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秋七月,玄奘在翻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于十三日进表于太宗。言道:“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称为《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据悉,该书记述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国家的情况。本书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事。内容全面系统,详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资料。《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里连同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准确无误。这些记载又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依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提供的线索,对著名的印度那烂陀寺、圣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刹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成为考古史上一大奇迹。这些都充分证明,玄奘当年在险恶艰难的求法途中,将所经历的大量信息和各类资料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案。
  由于玄奘取经的壮举以及历尽千难万险的非凡精神,以至于后世对他所经历的故事演义出数不清的传说、神话。千百年来,玄奘西行的《大唐西域记》历史和人们传说的《西游记》故事,从来就如影相随。这就是历代唐僧取经各种艺术形式和明代吴承恩编著《西游记》的历史文化背景。
  早在西夏时代,著名的佛教圣地敦煌榆林窟就有五六幅“唐僧取经”的佛教故事壁画,大都生动刻划了唐僧身着袈裟合十拜佛,孙悟空护法,白马驮经的故事情节。元代吴昌龄有《大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直至明代吴承恩著《西游记》。
  尽管情节差异较多,然而《大唐西域记》与《西游记》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源流的关系。在《西游记》小说中表现唐僧与唐王结为御兄弟,受其差遣,领命求法,送至宫门外饯行时说“宁爱本国一捻土,莫恋他乡万两金!”而历史上玄奘西行是上奏唐王未得允许,只得违禁出关。倒是《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途经高昌国时,高昌王敬重其才学挽留劝阻,玄奘绝食抗拒,使高昌王为之感动,结为御兄弟,盛情款待,并附20封国书,隆重送行。另外《西游记》中为何能虚构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等形象?据载,在高昌国王为玄奘送别之际,特意为他挑选了四个小和尚,护送西行,其法名为悟空、悟净、悟能、悟慧。



1楼2012-09-19 14: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