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砚吧 关注:1,136贴子:6,232

表一表我所理解的张小砚和她的《走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帮帮主在上,各位老大,小弟入门得晚,请多关照!……连续多日看小砚的书和博客文章,钦佩和仰慕之情当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过这话现在也许太滥俗了。我稍稍整理了一些感想,会陆续发表,跟广大砚粉们分享一下。欢迎围观赐教。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9-19 23:12回复
    1)不可复制的传奇。~~或者这句话应该这样说:传奇都是不可复制的。张小砚的传奇首先是她和她朋友们的川藏之旅。“话说两个月前……(《走吧,张小砚》自序,略)”仅仅看这一篇自序,我们就足以想象这一路的艰险与快乐,多彩和狂放。很多读者就是从这里开始,点燃或者复苏了自己的远行梦想,甚至决然地上路,也要这样精彩地走一回。~~当然我们要为这些朋友由衷叫好,但是同样的旅程恐怕难以复制。~~因为要像小砚那样高强度的玩法,你得掂量掂量,是否有那样高硬度的骨骼,那样大马力的心脏,还有那样的心情那样的气势。其实就是小砚自己也不会再有了,她就说过,那样的旅程一次就够。~~而且,这是一次即兴的旅行,完全没有预案没有攻略,准备仓猝装备简单技术菜鸟前途未知,也正因为如此,一路上惊喜不断也惊魂不断,山穷水尽又柳暗花明,那叫一个跌宕悬疑啊!如果是有计划的旅行,不会这么玩的,相信张小砚同志也不会吧。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9-19 23:27
    回复
      2025-05-25 01:02:01
      广告
      有奇能传方为传奇。张小砚和她的故事被广为人知是从她在天涯杂谈发贴开始。贴子传了她的奇,而贴子本身似乎也是一个传奇:近两千万次的点击,十余万的跟贴留言,无数人通宵守候坐等更新,还有“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简直是网络穿越,当然也有激烈的争论,不堪的污辱。开贴近三年来一直长盛不衰。~~说起来,旅行旅得比张小砚更彪悍的也有的是,也有发贴晒游记的,但是都不如小砚受到的关注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砚的游记不光是一篇记录,她和我们分享的不光是风景人事,还有欢喜和感动,她说“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底”。还有她的思想,她的勇气。她说,无论什么时候她都相信美好相信陌生人的善意,她说想做就做,勇气产生于过程之中,她说以梦为马无所不能达,她说“忘记时光留住爱”……~~更重要的是,小砚的旅行圆了许多人未圆的梦,她的话带给人感动和激励,读她,会使你想到自己。~~有人说,张小砚和她的“马托邦”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9-19 23:31
      回复
        2)亮出你的人性本色。看了《走吧,张小砚》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她能?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9-19 23:36
        回复
          这其实是一次不靠谱的旅行。单车上路,风雨兼程,履险度厄,艰辛备尝,苦是苦得够呛;然而一路幕天席地,逐日追风,酣歌纵酒,舞蹈翩然,乐又乐得过瘾。而无论是苦是乐,他们总是如此爽利洒脱。去时青春做伴,回来独行荒原,最后混到一无所有的小砚,还是那么强韧。~是啊,我们都想知道,她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仔细想想,我们也许应该问:为什么我不能?也许我能?!~我的意思也不是非要像小砚那样彪悍,因为人的人能力有不同,这是客观现实。但是我们对自己的真正能量,只有当放下一些东西的时候才能知道。比如离开了车子,我徒步能走多远?没有钱物交易,我能让别人为我由衷地歌唱吗?如果没有全副武装,我们敢不敢坦然地走向陌生的人群深处?(这一点美国人做得比较差。哈哈,一笑。)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是否还敢于怀有梦想?……当我们远离了熟悉的环境,不再是谁的谁谁谁,谁也不是我的谁谁谁,我只是我,一个人而已。我必须使用我的蛮力,绞尽我的脑汁,张开我的怀抱,用真心换取善意,笑着面对一切,不管面前是什么。这个时候,小砚说:“你会发现,生活真是一个奇迹。”~~这本游记最令人感触的正是这些东西:无往而不利的乐观和坚持,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9-19 23:43
          回复
            当然我也觉得,张小砚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实在有极高的天赋,这是她所向批靡的重要法宝,一般人是有很少能够企及的。~~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善意能够激发善意,强大也才能吓退魔鬼。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小砚那样的强大气场,勉强地去跟陌生的藏人搭讪,难免会露出畏怯,会被对方轻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自己周围的人开始,主动捧出我们的真心和善意。大家说对吗?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9-20 00:02
            回复
              3)远行的前方是家。~张小砚的这次川藏之旅虽然如此漫长如此风生水起,然而她自己却说,这只是绕个远路回家而已,只不过,绕得实在是有点远,逛得实在太Hi了而已。我们看《走吧,张小砚》,在后半段越来越明显地感到了孤独和乡愁。我印象较深的应该是这段:《相逢意气为君饮》,在去墨脱的路上小砚同当时还陌生的董老师一席把酒长谈,透露了很多心曲。她说旅行是逃离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方式,董老师表示并不同意。而接下来谈到的许多童年少年的往事,她的父亲,还有家乡,则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小砚的心情:她也许在逃离什么,但她更有着强悍的坚守。谈话中提到胡兰成,提到“荡子”这个词,我没听说过此人,也不知道“荡子”何解,但张小砚显然并不是一个要游离于岁月和故乡的人。再看小砚别的文章,更是展现了她对童年,对故乡,家,亲人,朋友真真切切的情感。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她在天涯的帖子里与读者笑语晏晏的交谈,诙谐机智,尽显网络环境下的随性俏皮,像个邻家的姐妹。天涯是个言论极其复杂的地方,她竟能应付裕如,萍水之交不卑不亢,性情之友真诚欣赏,污言秽语也会给以恰当的回击。没有非常强悍的神经是很难做到如此淡定的,那么这个帖子,这本游记就很可能夭折。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9-22 15:45
              回复
                看《走吧》,张小砚经常是飞扬跋扈的,简直有那么点“狂到世人皆欲杀”的意思。然而在别的地方我们又看到了她的亲切友善甚至多愁善感。有人很贸然地将“非主流”这样的标签跟小砚联系起来,其实小砚并不那么叛逆,相反她比常人坚守了更多的做人准则,比如诚实,善良,勤奋,友爱,美好……这些是我们人生启蒙时最先学到的词汇,也是长大后最容易耻笑的“大道理”,张小砚比我们多数人做得更好。汶川赈灾,泰北支教和创立“马托邦”等等足以说明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小砚是那么率性真实的一个人,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爱憎,坚定地选择想要的生活。如果这些要算“非主流”,那么主流应该是什么,是不是我们的主流出了问题了呢?——好像确乎是我们的主流出了问题啊。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9-22 16:48
                回复
                  2025-05-25 00:56:01
                  广告
                  从小砚写文章的风格也可以看出她为人的风格:尽管肆恣不羁,却又法度严谨。小砚的一些文章充满了吹牛扯淡和雷人大话,网络用语信手拈来,运用娴熟。然而其行文,语法,修辞皆无可挑剔,表达清晰准确生动流畅。另一些带有自我存照性质的小故事中,则完全摒弃了嘻哈之态,娓娓动人,如品经典美文。回头再看她的雷人之语,就并不突兀了,反而也很经典。~~相信上网的人都有体会,网上雷人的话向来不缺,但很多都是流于恶俗;网上写文字的人都很善于堆砌词藻但往往内容空洞;网上发言的人有很多只会吵架,说了许多话你都看不到他的观点……这样的人也许有我也许有你。像小砚这样的文字,无论是作文还是聊天,我都觉得有味。但是小砚可能并不认为自己要成为作家或者别的专职的文字工作者,她顶多会认为自己是个山寨作家吧。就像骑摩托车进藏,她是个山寨骑手,说到汶川的经历,她也往往说自己只是山寨的志愿者,她还当过山寨的酿酒师傅,和即将担任山寨的电影人,为把她的《走吧,张小砚》拍成电影而努力。山寨的总是比正规军干得还好,原因也就是努力二字吧。张小砚要做的事,总是脚踏实地,坚定执著!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9-22 17:44
                  回复
                    张小砚说“少女情怀总是诗”,读小砚的文章也总是饶有诗意。我觉得是不是诗重要的不在形式,心中有诗的人自由挥洒的文字往往自然便带了感情,有了意境,呈现美感,我宁愿相信这就是诗。不过小砚的风格是多变的,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有时是敕勒歌,有时是秋声赋,有时吼将进酒,有时作游子吟……率性真实,自得风流。只有对生活怀有强烈依恋的人才能如此纵情吧!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9-23 10:52
                    回复
                      . 4)马托邦的故事进行时。~~在天涯的帖子里,有时候小砚说今天不更新游记了,我给筒子(注:张小砚用语,同志)们讲个故事吧。~于是讲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看闸的老丁的故事,钢牙货郎的故事,张小猫的故事……贯穿其中的是小砚自己的故事,童年的孤单,少年时的张狂,成年后的甘苦糅杂……一直到汶川,到西藏……张小砚是很会讲故事的,她那独特风格的语言有时令人忍俊不禁,有时让人回味不尽。后来也会请别人讲故事,讲经历,讲梦想。有人说我也想去西藏,但是我要好好准备一下,带上足够的东西然后背上背包出发,去往心中的乌托邦。小砚说,扔掉背包吧,想走就走。人要前行就不能背太多东西。据说有人把乌托邦点了一只眼睛变成“鸟托邦”,说有眼睛你才能飞。张小砚却说我要把它减掉一笔。于是,马托邦诞生了。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9-23 12:12
                      回复
                        张小砚:我想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名字叫做马托邦,马托邦鼓励所有人从每一件小事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一些资本和等级社会的潜规则,当有人这样做并且愿意记录下来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将叫他微侠客。当他愿意鼓起勇气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们将叫他梦行者。当他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想,同时愿意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时,我们将叫他马托邦。这是我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从每个人的微生活开始,到每个人的梦想,到鼓励彼此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会联接成为一个社会的理想,不必相同,但都在成长。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9-23 12:12
                        回复
                          马托邦并不是实体的组织,当然也没有可怕的帮规戒条,它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的态度。然而有人却说,它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许多人心中久已沉寂的梦想再次被搅动,沉渣泛起,蠢蠢欲动。思想的斗争也是很惨烈的。 张小砚说,我要听你们的故事,关于梦想的。我用酒跟你们换,我自己酿的酒。这听起来像小孩子的玩笑,她却真的行动了,从种稻开始。小砚用稿费租了六亩田,种糯稻,从种到收全用人力精耕细作,稻收,乃遍尝百山之泉,访请名师,开灶酿酒。如今酒成,沉睡坛中。小砚发出英雄贴,静待有故事的你凭梦想领取。(详见张小砚博客)作为马托邦帮主,小砚更是身体力行着自己的倡议,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童年,少年……学习成绩优异却坚定地退学;不停地换工作体验丰富的人生;汶川支教——小砚说这是对她改变最大收获最多的经历;逃离都市的繁华和诱惑,享受简单的乡居生活;很偶然的川藏之行;然后是写作出书;……正在做的事情是想把她的书变成电影,她将持续用文字记录这个过程,请马帮兄弟们见证。……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9-23 16:16
                          回复
                            关于梦想还有一个好玩的事,在一次被媒体问及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实现时,小砚脱口而出:“回火星”。哈哈,看来张小砚筒子早就意识到自己来历非凡,有些飘了。~~不过她倒是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但在她表面的高调之下却是更加踏实地做事。~~恭祝小砚帮主心想事成,恭祝马帮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9-23 16:26
                            回复
                              2025-05-25 00:50:01
                              广告


                              IP属地:江西17楼2012-09-28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