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杂志和俞承豪的相遇,是不是有点陌生。
不是我的专业领域,所以有点陌生是事实,但是我喜欢看足球。2002年实现4强神话的时候开始逐渐关心,看着我们国家渐渐成为足球强国,我也跟其他人一样成了粉丝。
有特别喜欢的选手吗?
孙兴敏!我们一起拍摄阿迪广告的时候变得亲近了。以为运动员会难以亲近,但是见到后和我性格非常合拍。非常单纯善良,兴敏哥的思维方式和我很相似,所以马上就亲近了。在拍摄期间与其说累,不如说是在一起玩。拍摄效果也不错。兴敏哥现在在德国,我们偶尔通过kakao talk联系,还约好了他回韩国的话要一起吃饭。
你认为用足球选手来理解演员俞承豪的话会是谁?我想起以足球神童引起话题不断进化奠定独一无二的地位的梅西。
有差别。梅西很享受足球,但是我不是,是因为父母勉强开始了表演。当然现在非常感谢父母,但是不知道会一直持续做了下来。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拥有一项天赋。梅西是天生拥有足球的天赋,但是我没有表演的天赋。如果妈妈没有让我演戏的话,有可能现在也找不到这点小小的火种。
像现在这样的表现力,与其说是天生具有超越年龄的深邃眼神,不如说是随着时间流逝而积累的经验影响的意思吗?
不是天生就拥有表演的才能,现在我也认为不是全部都挖掘出来了。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不演戏的话现在会在干什么呢,有好奇,也有不安。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呢。试着学习了,上学的时候在班上虽然成绩不是丢脸的程度,但是内容就是不往脑袋里进。虽然是父母让做的,但是完全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试着运动吧,为了健康,而且大家都做。但是没有特别运动的才能而且自己也不享受。这个那个都试过了,还是只有演戏让我觉得舒服。挽救了那点微弱的才能的火种,于是走到了现在。这样看来,真的要感谢到现在帮助我的周围的人们。
《爱,回家》以后一年都没落的持续不断的演戏,对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曝光没有负担吗?形象也很端正,诸如郁闷这样的?
有点讨厌那样的,因为想拥有只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但是不能回头,以后还得这样过。已经14年这样生活过来了。虽然也有想摆脱的时候,但是有得有失是这个职业的特性。我知道比起失去的得到的更多,在某些方面应该要稍微忍耐一下。
20岁了的话,不是对社会的关心无限扩张的时期吗。有没有诸如想逃离的冲动?
有关我的人生可以非常简单的说明。上学回来,玩电脑,去工作,这样日常反复着,没有特别的插曲。现在虽然也有想逃离的想法,但是那样做不行的想法更强烈。演员是总是被人看的人,所以必须要有礼有节,做错了的话不行,我一直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的。但是,值得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