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野鸡,让板湖农民刘中祝“倍儿爽”
《诗经》中说:“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雉鸡,俗称野鸡,因其羽毛七彩斑斓,又被称为七彩山鸡,在南方有龙凤鸟、凤凰鸟的雅称,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如今,野鸡也飞进了我县寻常百姓家,成为农户养殖的“新宠”。11月15日,记者探访了板湖镇徐张村五组农民刘中祝家的野鸡养殖场。
一走进野鸡养殖场,我们就看到6个大棚子内养着不少野鸡,野鸡有的在低头觅食,有的在用爪子刨地,有的拍愣着翅膀……当我们走进它们想看个仔细时,它们却快速跑到棚子的另一头,怯生生地不敢出来了,不时地拍翅撞上拦网。
刘中祝今年46岁,是位头脑活络的农民,曾在太仓一家羊毛衫厂打过工。2010年3月,他返乡养殖本地草鸡,一直至今,现在饲养的草鸡达10万只。在一次卖鸡蛋给淮安商贩中,人家告诉他,养殖野鸡的收益特别高,能倍赚,刘中祝动心了,打起了养殖野鸡的主意。2011年初,他通过网上订货从泰州订购1000只野鸡苗鸡回来饲养。可不幸的是,他母亲生病去世,没心思照顾它们,再加上遭遇寒冷天气、技术不过关,一个月下来,1000只野鸡只剩下了6只,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损失5000多元。周围有人说他,想发财想疯了。竟敢打野鸡的主意,养野鸡哪如养草鸡稳当呀。
初次失败,并没有让刘中祝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养殖野鸡的信心。他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既然人家能养野鸡发家致富,我也一定能行。”2012年春节后,他又买回来2000只苗鸡,开始潜心学习研究养殖野鸡。他买来野鸡养殖的书籍,认真学习记录,光笔记本就用掉6、7本,边学习边在实践中摸索,他还到淮安、泰州的野鸡养殖场向技术人员请教。“野鸡虽然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但还要有一定的养殖技术,一般的常见病如球虫病、肠道病、白痢等病,我都掌握了防治的方法。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我就上网向省里农科院的动物专家求教。”刘中祝介绍说,“野鸡养殖的密度要小,不能像草鸡那样密,要给野鸡足够的空间,成年野鸡以每平方米6~8只为宜,密度大了就容易生病,我常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防病治病,并注意更换预防用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刘中祝养殖的野鸡成活率达到了80%,一次性出栏就是10万多元,净赚5万元。2013年,他的养殖野鸡发展到4000只。目前,他的养殖场占地30亩,棚子20多个,养殖野鸡11000多只,其中青年鸡5000多只,成年鸡6000多只。
野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刘中祝告诉记者:“成年公野鸡一般重2.5斤,母的一般重2斤。由于野鸡味美,苏南以及周边的商贩都到门上订购,销往野味馆、宾馆、农家乐等地方,供不应求,一般价格每斤30元。”养野鸡的效益真的倍赚吗?老刘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一只野鸡的本钱3元,由于野鸡的食量小,一个月喂料成本大约是5元,5个月出栏就是25元,共计30元左右,而一只野鸡就是70元以上,效益真的是倍赚啊。”
我们让老刘介绍诀窍时,他想想说,关键是提高成活率,只要防病防疫做好,成活率在七成,养野鸡定能赚大钱。 (周和鹏 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