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到这里能一起探讨一下关注一下咱们共同喜欢的人,俺时过二八,将为而立之年,却不外乎衣食父母——苦比临时工。当然也常有不忿之事袭来,一一对应,人云亦云,身处三线城市之某县,却常暗诩灵魂在高处,亦无何悲喜,饮食男女,有些事,一惯了,就麻了。
超市里传出红尘情歌,很好的对照着那些挑选厕纸、垃圾桶的臃肿的身影,或许其中还有亲戚,各类小店的音响传出“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走天涯”,让人顿生回忆“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一千年”“带你去看小溪水”之类困惑的、宛如香水有毒的空气,不是闲来无事装一下那啥,非要说反话,是实在不能苟同这万千流传开来的所谓的音乐,怎么就这么特么不能理解。
却不能再自诩大叔之类的成熟夸张以彰显自己什么品味,先原谅鄙人部分的幼稚:这一直的愤世嫉俗,(也许是装出来的)一直的困惑压抑,但对自己欣赏的音乐却是不能够装的。学习不好,英语差劲,偏喜欢洋歌,哪怕百度一下搜歌词翻译也觉得就共鸣不行了,性格略有懦弱内向,却偏好重音乐,在时有觉得自己分裂了,冲动的,野蛮的,安静的崩溃中,却无一不是自己封锁的世界中这些声音救赎、抚慰自己。就像身边事业有成的人们喝酒一样,我同样不能够理解,也参与不到其中,但看起来蛮有乐趣的样子,是交际的快感还是别的,我想,当我想逃避的时候,痛苦的时候,自己那破旧的P3中的歌就像那种液体一样吧。
有时同事朋友问有什么好歌,推荐了,惊着了,不解了,那种眼神不就是想问,你怎么听这样的歌,包括很亲近的人,谈得来的人,在去唱歌、听歌的方面也无一知己。所以是这么怀念曾一起讨论摇滚乐的兄弟,尤其是下起雨,咱们一起旷课在楼顶抽烟,说起《低俗小说》《蝴蝶效应》时,说起枪花,战车,以泪洗面时,同样的流行,同样的散开来的共鸣,我故意找连你也没听过的歌,俄罗斯乐队,月光恐惧症的歌,那最出名的《雪下》,你那蛋疼的眼神。。
了个去,8年了,再没有那种释放的快乐,那份装模作样的德性,抽那么便宜的烟,谈那么昂贵的话题哈,是不是你也成家了。
之前好讨厌选秀节目,甚至不看电视,看到春哥在网上被恶搞有种小人得志的快感,好声音也是一个秀,但还真就挺不同的,要比之前那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了。四位评委也没关注过,不喜欢,尤其是32,但看了几期后,反倒有些欣赏他了,可见主观这种东西是长期占有有效主导决策的利器,当然了,他的歌还是不好听——仅代表自己。很早就听说邦乔维在台开演唱会时,庾澄庆是演出嘉宾,不扯了,哈林不错,能选莫愁,真的不错,严重支持!
这个女子20岁,按逻辑说应该很有前途,但现在好多人都不喜欢她,甚至黑她,当然也有好多人喜欢她,这是欣慰的。我也严重的喜欢她,天朝人多,不缺人才,但当她红起来(至少我觉得红)还是明显的对比出我们的音乐向来是多么贫瘠而封闭!因为之前没有,甚至没有了解过海外差不多风格的歌曲和歌手,就因为她的出现而引起那么夸张的热议,比她的风格还夸张吧?那些说夸张的人,没觉得吗。
这使我再次想起,别人听了我推荐的歌后那种眼神,甚至连挖苦带损的说,没你那么高品味——JB品味,咱自己喜欢了,你问我要歌,我给,给你我喜欢的,你不要,还讽刺,我讨厌这样,看来是己所欲,也不一定施于人的。对于莫愁,我再次出现了这种感觉,见仁见智说的真贴切,但我还是不明白刘欢问“这是要干什么“,看来高估了刘欢。虽然他很洋化,很开明,但可件每个人的任何接收空间都是存在底线的,就好比一个8G的U盘,非要放一部16G的电影。
莫愁,你真的莫愁,未来的路上无论怎样,至少会永远记得,你惊艳过这一片空间,必有人会撑你,也有人会黑你,世界不就是这样,只怪我们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多少年都惯了,一惯了,就麻了。
努力,莫愁,没的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