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8步上栏改7步
2011年5月15日,上海钻石联赛在八万人体育场进行,刘翔又夺冠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会儿他刚刚启用了新技术——8改7,把过去的8步上栏改为了7步上栏。
这里,还不得不说到2011年2月,刘翔去德国参加的两站室内赛,分别是杜塞尔多夫和卡尔斯鲁厄,最终以7秒55和7秒60的成绩获得了1银1铜。德国的成绩并不重要,主要就是检验一下冬训成果。不过,这次德国之行,让刘翔萌发了一个在如今看来具有**性的想法。他想改变自己的上栏技术,他希望通过8步改7步来缩小前半程与戴隆·罗伯斯和大卫·奥利弗这两大对手之间的差距。
从德国回来后,刘翔就主动找到孙海平谈了自己的想法。用孙海平的话说,那是一次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话,眼前的刘翔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而是个大男人了。
那时,刘翔已经在亚运会上跑出了13秒05的成绩,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告诉孙海平,觉得自己还是行的,希望通过一些创新更上一层楼,想从起跑上做做文章,挑战自己。
孙海平对刘翔的想法表示了认可。因为在那个时候,刘翔要想取得突破已经很难,对于他这样已经达到很高层次的顶尖运动员来说,哪怕提高0.01秒都是非常困难的。但问题是,刘翔起跑从8步上栏改成7步,就好比十几年用惯了右手拿筷子的人突然要改用左手,刘翔能适应吗?
巧合的是,从当时的眼光来看,男子110米栏的两大高手——戴隆·罗伯斯和大卫·奥利弗也都是7步上栏,而大卫·奥利弗,就是8步改7步的成功典范。这个1982年出生的美国人,在26岁时将起跑从8步上栏改为7步,之后,成绩突飞猛进——2009年墨尔本田径精英赛男子110米栏冠军、2009年悉尼田径精英赛110米栏冠军、2010大邱田径赛男子110米栏赛击败戴隆·罗伯斯问鼎冠军。
或许是受到了新老对手的启发,孙海平决定试试,但他当时还不敢打包票肯定行或不行,只是想着尝试一下,万一不行再改回来。
抱着试试的心态,师徒回到上海就开始了8改7的训练。当时,孙海平的想法是,成不成都要试,反正也不影响大局,对于伦敦奥运会来说还有1年多的时间。
表面上看,这种改变非常冒险。但孙海平表示,这只是一种尝试:“如果顺利,那我们就会坚持下去,因为这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果效果不好,再回到8步也没问题,现在我们正在尝试,争取有好的收获。”言下之意,“8改7”只是一种尝试,改好了就会继续,没改好就重新回到8步上栏的老路上去。
“如果用这个7步跑和原来的成绩比差不多的话,当然得用。今年他的成绩大概在13秒到13秒10之间,如果用7步跑到这个成绩,那肯定会给我们很大的信心。毕竟,他这个技术还不是很娴熟。奥运会在明年,还可以通过1年多不断地强化,我想可能会比这个8步更好。”在2011年上海钻石联赛前,孙海平就已经说过。但,没想到,这个消息一经报道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下子成为外界议论的焦点。有人说孙海平和刘翔是在赌博,拿伦敦奥运会开玩笑。
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4月14日下午,孙海平通过微博分析了“8改7”的利弊:“……其优点是:1.可以减少1步;2.更有利于重心前移。不利的是:1.由于减少一步,会造成速率减慢;2.原先是右脚在前,现在改为左脚在前;3.下第一栏后需快频率地跑第二栏,这里有一个快速转换的问题。”
4月18日晚,刘翔发了条微博,谈到了8步改7步跨栏后的感受:“今天央视采访我,我也提到最近的训练的情况,其实我觉得每一次突破都是自我超越的过程,一种历练与重塑。将起跑到第一栏的8步改为7步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我知道困难很大,也不一定成功,但我不怕失败,勇于创新。自由你的,我就是我。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