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重点段落
胡克与牛顿
胡克和牛顿的关系问题一直充满了争论。一般认为,两人彼此存在较大的敌意。争论起源于光学,1672年牛顿在皇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白光经过棱镜产生色散,分成七色光,他将其解释为不同颜色微粒的混合与分开,遭到主张波动说的胡克的尖锐批评。牛顿大怒,称胡克完全没有理解自己这一划时代发现的意义,并威胁要离开皇家学会。这使得主张微粒说的牛顿一直将已完成的著作《光学》延迟到胡克过世后才出版。光学出版后,奠定了微粒说的统治地位,直到一百多年以后的菲涅耳才重新发现胡克的波动思想。 1674年-1679年间两人曾通信讨论物体的圆周运动问题,胡克给牛顿写信,说明了他从1660年以后就有的平方反比定律(见万有引力定律)的思想,但是他无法从中推导出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通信中出现了常被引用的名言:“如果我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句话是在讽刺胡克矮小,但考虑上下文并无此意。1684年1月胡克在和爱德蒙·哈雷及雷恩的谈话中声称他已经完成推导,但是哈雷和雷恩并不相信,哈雷随后告诉了牛顿。牛顿则表示在他已经完成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有推导,哈雷随后促成此书出版,这件事使得胡克十分怀疑牛顿剽窃了他的成果,并从此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任何发现。牛顿也因此删去了手稿中所有引用胡克工作的声明。 牛顿对胡克的敌意在胡克去世后仍未消减。在牛顿影响下,皇家学会取下了胡克的肖像。这可能是胡克没有留下任何肖像的原因。牛顿还试图烧毁大量胡克的手稿和文章,但被阻止。2003年历史学家Lisa Jardine宣称发现了他的肖像, 随后被证明这一画像实际上是尼德兰化学家海尔蒙特。胡克所用的印章上的人头像也被人认为是胡克的像。1728年的钱伯斯百科全书的首页插画也被认为是胡克的半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