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霞吧 关注:11贴子:154
  • 1回复贴,共1

谁在意“狗舔的标准”中的侮辱成分? 南京东霞美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汉市江岸区城管环卫作业有一个标准,冲洗完的道路用手摸上去只允许有水,不准带泥。通俗地说,“就是洗出‘狗舔的标准’来”。 据披露,每一条道路,他们都要冲洗至少5遍以上。目前,江岸区的洗路经验已在武汉全市进行推广。(9月27日《长江商报》) 用心清洗污浊的道路,还城市一个清丽的面容,这既是市民的殷殷期望,更是环卫工人的职责所在。江岸区环卫能够把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用手摸上去只见水不见泥,理应接受这座城市市民最崇高的礼赞。生活在这样一个洁净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幸运。而且,这种洁净还可能传导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注意保持道路的清洁卫生,共创一个美好宜居的环境。
问题是,即便是清洁环境,创建卫生城市,又为什么非要确定一个“狗舔的标准”?当有关负责人如此形象地标榜环卫工人的作业时,有没有人意识到这一说法中隐含的侮辱成分? 其一,环卫工人每天辛辛苦苦的去清洗每一条路,甚至一条路往往要冲洗5遍以上,这样的付出应该得到更为公允的评价、更为积极的褒扬,而不是被拿来与狗做比对。中国人都知道,这样的说法并不严肃,亦不雅驯。即便是“通俗”的说法,也是不合适的。不仅缺乏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也缺乏对劳动的尊重。什么“狗舔”、什么“标准”,如此胡乱比喻,实在荒唐。
其二,环卫负责人如此措辞,也体现了管理层面对于环卫工作的物化态度。即,只见保洁的结果不见保洁的人,与冲洗车一样,那些每天辛勤上路劳动的环卫工人,不过是一个能活动的工具而已。在这些人眼里,并没有鲜活的个体生命,也没有汗水清洗过的路面,有的只是“狗舔的标准”,以及“狗舔过”的干净路面。反正,负责人只负责比喻,是不用上路工作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武汉市居然还要将这一“狗舔的标准”向全市推广。不仅如此,“像狗舔过一样干净”这样的句式,也因其可以无限延展的特性,而适用于诸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工种。只是,这样的目中无人,这样的辱人自辱,即便真的是干净如洗,没有一点点泥污,又有什么意义呢?
必须应该指出来的是,城市是人与人的聚合,环卫工人不仅仅是一个行当、一种职业身份,同时也是一个市民。且不管其来自何方,是城市的底层市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以及他们的劳动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动辄“狗舔”,不仅缺乏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平等人格,也缺乏任何一种职业身份最起码的自重精神。



1楼2012-09-28 13: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