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大马院研究生学长学姐的一封信: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来自西科大政治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大四的学弟向您问好。写下这段话之前,我刚含泪给父母打过电话,原因是我让父母愿我保研的希望落空了。事情的起因缘于半个月前,学院给我们每位大四的学生下达了一份文件——《西南科技大学2013年推荐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与此同时学院的网站上了公示了政治学院09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前三年所学全部课程学分加权平均成绩,我排名年级第十名。上届大四有将近70名学生,学校给了这个专业8个推免名额。今年我们年级有96名学生,按照去年的惯例,应该有十个左右的推免名额。由于我的优先加分项目比较多,面试也是我的强项,平时成绩又不差,我认为自己保读本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生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因此我很快的填好了学术型研究生推免申请表,并迅速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即便当时复试工作还没开始。电话通讯连接的是我和父母之间两千公里的距离(我在四川绵阳,父母在湖南郴州),我只能听见父亲日渐沧桑的声音,眼前却能清晰的看见他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那时我的心是那般的温暖,只因为父母的笑容。可就如浩瀚的太平洋,一滴微不足道的水滴也足以让她泛起涟漪一样,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不平静。临近复试(综合面试)的前一周,我接到学院教务处老师的电话,一个十足不幸的消息——政治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上届大四的学生中,有两位保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因为考上公务员放弃了保研,浪费了保研名额,导致西科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未完成,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学校决定缩减今年政治学院的保研名额,由理论上的十名缩减为三名(两名学术型、一名专硕)。我的初试成绩(平时成绩+优先加分项)排在学院所有推免学生中的第四位,我和第一名有将近四分的差距,与第二名有将近两分的差距。我的面试成绩必须超过第二名两分以上,我才可能顺利保研。而现实条件是,保研面试越来越流于形式,面试超两分,谈何容易。最终的结果似乎很明了。这时我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父母这个很不好的消息:儿子保研失败了。可我又该如何拨通父亲的电话,又该如何开口呢?这似乎不是我的习惯,我从来都只给家里汇报好消息,我更注重父母的感受。我陷入了心灰意冷中,耳边一直响起父亲那无比高兴、自豪的笑声……我还是下不了手,按下那个绿色的拨号键。我决定与命运、现实拼一把,我期待实现翻盘的勇气与释然,把压力暂时沉在我瘦弱的肩膀上。接下来的一周,我每天八点出门,晚上十点才回来,找一间僻静的教师休息室,设想面试的问题,并设计好精妙的回答,然后对着镜子反复练习。面试这天,我换上了整齐的西服和锃亮的皮鞋,面试很顺利,很多问题都让我事先压中,我自认为,我能做到的我已经做到最好了。然而,命运与现实,顺其自然的流淌,我孤立的身板究竟挡不住激流——我失败了。这两天,我眼里的世界如此冷清。我没有为这样的落榜为殇,可我该如何向父母说明情况呢?我是如此的善良,我不愿意丢弃了这属于父母的“期待”——研究生在父母的眼里是很单纯的,就像那些年,我们眼中的大学一样。即便这学校不是名校,这专业这般的冷门,他们依旧“期待”。上天本有好生之德,我又何该如此“残忍”?我不知道我瘦弱的肩膀还能承担多少的“不现实”,可我知道我不忍“残忍”——就像我上辈子欠父母一个研究生梦想似地。(如果让我回到一年前,我会毫不犹豫的下定决心考研。可事实上,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准备考公务员考试。当然我也一直没有洞察到父母的真正意愿)从学院院长那,我得知,西科大与西大现在正在致力于建立双方研究生互推机制。我已经填好了西南大学研究生免推申请表,托院长以学院的名义寄过去了。我也深知,学院能帮的毕竟是有限的,学院只能给我提供一条渠道,最终能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还要看自己我造化,不论前途怎般艰难,至少我的信念磐石般坚定。我申请的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具体的申报专业,现场报名时还可以更改),我现在希望西大的各位研究生学长、学姐,能给我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感激不尽。
相关问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业的热门程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接收外校学生的相关申请流程,以及面试的相关内容(包括专业综合笔试(闭卷)、外语口语面试、专业面试。)
谢谢各位了!
相关问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业的热门程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接收外校学生的相关申请流程,以及面试的相关内容(包括专业综合笔试(闭卷)、外语口语面试、专业面试。)
谢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