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大学的“面子”工程,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大学的外在气质,世界上诸多著名大学都有不错的校园景观及园林风格,这些给人留下深刻映像的景观也给了大学很强的识别性,让人一提到某个大学就能马上联想到她的美景,并对她产生迷恋与向往之情,这也就说明了一个大学景观设计的成功。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的校园景观。
关键字: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校园景观 系统评价
下面就三亚学院校园的几处重要景观做一一评价:
1.出入口
校园的出入口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其指的不仅是大门建筑,其实际内容包括大门前的机动车回车空间、停车场、传达室、收发室等。在景观形象上,每个校园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独具特色的入口,这并非由大门的建筑设计决定,他由大门前的引导缓冲空间、大门建筑、周边环境、地面铺装、植物配置,以及透视到校园内部的景观共同决定和构成。其中较好实例有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等。
三亚学院的校园大门处景观设计欠佳,首先,大门建筑没有独特的设计,更缺乏庄严肃穆的气质。其次,由于地形限制,学校门口没有宽敞自由的回车空间,也没有合理的人车分流系统,从而导致学校门口的乘车环境较差。再次,大门处根本没有任何地面铺装,只是形式单一乏味的水泥路面。最后,大门处植物配置相对较好、与大门相接的校园主景观路(学府大道)设计较好、其植物搭配(大王椰子和印度紫檀为主要行道树)相对合理而美观。
2.建筑
建筑是文化特性与价值的反映,体现了文化的重点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技术与经济。校园建筑一般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如校园建筑中最具表现力的图书馆、教学大楼、行政大楼,它们往往处在开阔而显眼的地方,且附着“宫殿式”的顶盖,下有台阶相烘托。显得凝重而从容,象征着权利与威严,表现出学术的崇高地位,同时也间接地折射出人与人之间权利的较量。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三亚学院的校园建筑极度缺乏表现力与庄重威严的感觉,作为文化最前沿的大学校园建筑,可谓一大败笔。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园建筑的重中之重,但是三亚学院图书馆——书海馆,其建筑设计简单而小气,缺乏作为大学图书馆应有的气质。三亚学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教学楼,该校教学楼均为5层以下低矮建筑,采用片状分布,所以显得教学区域杂乱无章。校行政楼虽然在建筑外形上相对较独特,但是还是能明显看出小气与简陋。整个校园建筑当中唯一的一个亮点是艺术楼——书德楼,该建筑虽然也是5层的低矮建筑,但在建筑设计上与其他校内建筑相比相对独特。
3.校园中心区
校园中心是一个学校的空间高潮,它常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大的学校可能还会有数个不同建筑群围城的次要中心。几乎所有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广场。就像每个城市或村庄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个校园都需要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机构的机会。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布置纪念性的植物造景和其他识别性强的空间造型。
三亚学院的校园设计中,没有设置大的集散中心或其他中心集散场所,虽然校园里有几个开阔地区可作为集散用地,但总给人以“不正规”之感。更没有一个大一点的强识别性的中心场地能将图书馆、教学区、行政区有机的连接起来。
4.开阔空间体系
开阔空间是体现校园外部空间质量的重要方向,开放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它的宜人性和层次性才最为重要,从校园的出入口或校园边缘开始到校园的建筑设施要经过一系列道路、广场及周边的外部空间,从不同大小的半公共的外部庭院到各建筑出入口临近的接待聚集空间,这都是校园文化景观规划的重点,并根据具体情况,不同规划目标采用不同处理手法,以此形成多样的、不同的文化空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