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迷茫终于找到 修行的秘诀就是“放下”
愿将自己一些‘看破’的领悟供养各位师兄同仁同修!
明心见性==》本性在当下作用处见 !!
佛教一切经论,所有法门,无不围绕著这一中心——明心见性——来阐扬发明,使人们得以觉破迷情,消除无明,离妄返真,就路归家。佛教之所以异于他教,超越外道者,其原因即在切中众生生死与还灭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见性与否。故明心见性,实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脱死之重要关键也。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盘。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
那么心是什么? 性又是何物呢? 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
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
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古德云:体无形相,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 起用正以显体,明心方可见性。这就是说要见性须从明心上下手,离心无性可见。因为性体无形象,不可见,而心是用,用无相不显,从有相之心用,方可得见无相之性体。上面说过,我人之思想、工作、创造、发明,乃至今日世界之文明,皆是心之作用。要见性,即须从这些作用上来见,离开作用,即无性可见。犹如世间之理与事,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理立正所以成事,事成正所以显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分,故见理须从事上见,离事亦无理可见也。
如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如何是佛? ’尊者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 ’尊者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 我今不见。’尊者曰:‘昭昭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现出? ’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捏,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王闻即开悟。
现量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等于镜子照东西一样。镜子里面显现各种影相,但镜子不动。镜子没有说这个好我要,那个不好我不要。镜子它不分别,只是照物,什么东西来了就照什么。东西是长的就现长相,,是方的就现方相,是红的就现红色,它不取不舍,毫无分别,这就叫“现量境”。在荣誉或毁谤面前不动心,保护这个现量心。本来面目 整日就在六根门头上放光。此前后念断(前后念头之间断开),超然无著之现量真境,便是你安身立命处。虽空寂而灵知,无分别而又不断灭。开悟见性,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一瞬间,回光返照,认取这离念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不是念头起处是佛性。不是见念头起是佛性,是看到念头起不跟它跑,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这点不要弄错!还有,不著相的念头是起妙用,著相的念头是妄想造业,这里须分别清楚,不可含糊。
也许你会说:我的视力是在不停变化的,我的眼睛近视了、远视了、昏花了,我原来不戴眼镜现在必须戴眼镜了,甚至说我得了白内障了。那我告诉你,那是你的“见明”的能力差了,而你的“见性”并无任何变化。即使你的眼睛最后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时候,直至变成了盲人,那也只能说你没有了见明的能力了,而你的能见之性依然不动,因为你可以看到黑暗。见性好比电视信号(能产生电视图像的性能),而人的身体好比电视机。当某个电视机及其某些元件老化的时候就可能无法正常显示色彩,甚至只能显示黑白了,甚至不出图像了,这只能说明这台电视机不好用了,老化了,快完蛋了。但是不能说,那个电视信号不行了或者说那个电视信号老化了。人如果没有见性,那就真的不能看到什么了,既不能看到光明,也不能看到黑暗。就像没有电视信号,那么什么样的电视机也不会播放节目的。由此可见,无论你的眼睛如何变化,你的见性是不会变化的。
(附:佛性的同义词有 一真法界、如来藏、法身、实相、真如、自性、法身、大圆镜智、本妙觉心、空性、万法本性、法性 、真心、心性……)
明心见性==》本性在当下作用处见 !!
以上对“明心见性”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供养各位师兄同仁同修!
愿将自己一些‘看破’的领悟供养各位师兄同仁同修!
明心见性==》本性在当下作用处见 !!
佛教一切经论,所有法门,无不围绕著这一中心——明心见性——来阐扬发明,使人们得以觉破迷情,消除无明,离妄返真,就路归家。佛教之所以异于他教,超越外道者,其原因即在切中众生生死与还灭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见性与否。故明心见性,实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脱死之重要关键也。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盘。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
那么心是什么? 性又是何物呢? 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
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
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古德云:体无形相,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 起用正以显体,明心方可见性。这就是说要见性须从明心上下手,离心无性可见。因为性体无形象,不可见,而心是用,用无相不显,从有相之心用,方可得见无相之性体。上面说过,我人之思想、工作、创造、发明,乃至今日世界之文明,皆是心之作用。要见性,即须从这些作用上来见,离开作用,即无性可见。犹如世间之理与事,事无理不成,理无事不显;理立正所以成事,事成正所以显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分,故见理须从事上见,离事亦无理可见也。
如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如何是佛? ’尊者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 ’尊者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 我今不见。’尊者曰:‘昭昭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现出? ’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捏,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王闻即开悟。
现量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等于镜子照东西一样。镜子里面显现各种影相,但镜子不动。镜子没有说这个好我要,那个不好我不要。镜子它不分别,只是照物,什么东西来了就照什么。东西是长的就现长相,,是方的就现方相,是红的就现红色,它不取不舍,毫无分别,这就叫“现量境”。在荣誉或毁谤面前不动心,保护这个现量心。本来面目 整日就在六根门头上放光。此前后念断(前后念头之间断开),超然无著之现量真境,便是你安身立命处。虽空寂而灵知,无分别而又不断灭。开悟见性,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一瞬间,回光返照,认取这离念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不是念头起处是佛性。不是见念头起是佛性,是看到念头起不跟它跑,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这点不要弄错!还有,不著相的念头是起妙用,著相的念头是妄想造业,这里须分别清楚,不可含糊。
也许你会说:我的视力是在不停变化的,我的眼睛近视了、远视了、昏花了,我原来不戴眼镜现在必须戴眼镜了,甚至说我得了白内障了。那我告诉你,那是你的“见明”的能力差了,而你的“见性”并无任何变化。即使你的眼睛最后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时候,直至变成了盲人,那也只能说你没有了见明的能力了,而你的能见之性依然不动,因为你可以看到黑暗。见性好比电视信号(能产生电视图像的性能),而人的身体好比电视机。当某个电视机及其某些元件老化的时候就可能无法正常显示色彩,甚至只能显示黑白了,甚至不出图像了,这只能说明这台电视机不好用了,老化了,快完蛋了。但是不能说,那个电视信号不行了或者说那个电视信号老化了。人如果没有见性,那就真的不能看到什么了,既不能看到光明,也不能看到黑暗。就像没有电视信号,那么什么样的电视机也不会播放节目的。由此可见,无论你的眼睛如何变化,你的见性是不会变化的。
(附:佛性的同义词有 一真法界、如来藏、法身、实相、真如、自性、法身、大圆镜智、本妙觉心、空性、万法本性、法性 、真心、心性……)
明心见性==》本性在当下作用处见 !!
以上对“明心见性”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供养各位师兄同仁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