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884贴子:26,936,927

【国庆大礼包】.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 机型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海航的将士们……


1楼2012-10-05 19:17回复
    歼一7是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以苏联米格一2l为基础仿制的一种轻型战斗机,海军航空兵大约在70年代中期开始接收i一些歼一7 I型,但一线作战主力仍然是大量歼一6战斗机。直到80年代中后期,海航才开始逐步换装经过改进后的歼一7HH型,这种改型总体技术性能上与空军使用的歼一7 II H型基本相同,都采用了一些改进的机载设备和武器系统,除了可以使用老式的“霹雳”2空空导弹外,首次具备了使用高性能“霹雳”8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的能力。由于其整体技:战术性能要高于美国及西方大量装备使用的AIM一9L近距格斗导弹,因而使歼一7HH的近距l空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此外,为了提高飞行作战时飞机结构对高盐海水和湿汽的耐腐蚀能力,歼一7HH加强了防湿热、盐雾的防腐措施,使用了一些抗腐蚀材料替换了原有的铝合金材料。歼一7HH的入役使中国海军航空兵长期处于一线的歼一6开始退出主力地位。
    


    2楼2012-10-05 19:18
    回复
      2025-05-30 07:01:32
      广告


      IP属地:湖南3楼2012-10-05 19:18
      回复
        哈?


        IP属地:山东4楼2012-10-05 19:18
        回复


          5楼2012-10-05 19:19
          回复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挖掘歼一7战斗机的性能潜力,提高其中、低空及跨音速机动性和机载航空电子设备技术水平,中国又开始研制一种最新改型歼一7Ⅳ并在90年代初期完成研制,这就是后来大量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歼一7Ehk斗机。中国海军航空兵于1993年开始装备歼一7E,目前的装备数量超过100架。该机已逐步替换老式的歼一7HH,成为海军航空兵的主力作战机型。
            相对于此前的歼一7各种改进型号,歼一7E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动。其气动外形上基本不作大幅变化,机翼由大后掠三角翼改为内翼后掠角57度、外翼后掠角42度的双三角翼,并首次增加了前后缘机动襟翼,使其机动性能较原歼一7有了巨大提高。发动机也换装了加力推力达6600千克的wP一13F发动机,使其中低空机动性有了较大提高,起飞降落距离也大为缩短,而油耗却有所降低,航程有了一定增加。另外,WP一13F发动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及使用寿命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新 机翼及新型发动机使歼一7E的最大爬升率提高到195米/秒,从0.85到1.2马赫的水平加速时间减少了15%,作战推重比提高到O.97,最大使用过载提高到8.5g,最大转弯角速度达22度/秒,这些性能已远远超过了二代 战斗机的标准,部分已达到或接近一些三代战斗机的水平,从而使歼一7E这种已有几十年历史的二代战斗机具备了新时期对抗三代战斗机的能力。
            


            6楼2012-10-05 19:20
            回复
              受机内空间的限制,歼一7E的机载电子设备性能改进的幅度并不是特别大,装备的仍然是只具有简单功能的雷达测距器,只具备昼问及有限的夜间作战能力,对一般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在25千米左右,具有一定的对地测距能力。此外,歼一7E换装了新一代平视显示器、电子航姿显示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信标接收机、“塔康”导航系统、雷达告警系统及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系统等,改善并提高了战场生存力和适应力。歼一7E提高了外挂武器的能力,新机翼下增加布置了一个外侧挂架,外挂能力提高到1600千克,并可以使用“霹雳”一5和“霹雳”一8等高性能格斗空空导弹,在挂载炸弹或火箭弹时还具有一定对地、对海攻击能力。歼一7E的机炮只保留了左侧的一f]30毫米炮,弹药也相应减少到只有60发。此外,歼一7E还增加了压力加油系统,液压系统采用密闭加油。采用了结构油箱,整个机翼内部可用于装载燃油,载油量有所增加,最大航程较原歼一7战斗机增加了近47%,达到2200千米,高空作战半径也增加到接近800千米。在空军用机型的基础上,歼一7E又进一步增加了防腐蚀材料和铝锂合金的使用量,加强了机体和发动机的防腐能力,以适应海上飞行使用环境的要求。


              7楼2012-10-05 19:20
              回复
                在歼一7开始进入海军航空兵服役的同时,中国更大一型的新型战斗机歼一8也已完成了研制。这种在歼一7基础上研制的双发战斗机具有较歼一7更大的航程、速度和飞行性能,因此刚刚完成设计定型后就由中国海军航空兵就与中国空军同时装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对空作战能力。
                


                8楼2012-10-05 19:22
                收起回复
                  2025-05-30 06:55:32
                  广告
                  歼一8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歼一7的放大型,其主要作战对象是像美国的B一58超音速高空轰炸机、F-105战斗轰炸机及u一2侦察机这样的高空目标,这与同期国外正在研制或已经服役的第三代突出高机动性制空战斗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针对歼一7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歼一8突出了高空、高速、大航程、高爬升率、强火力等性能,使用了2台改进型涡喷一7发动机,最大速度2.2马赫,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爬升率每秒200米,基本航程1500千米,最大航程2000千 米。歼一8沿用了与歼一7类似的气动布局,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正常推重比为0.89,优于歼一7 I的0.80。歼一8全机共有5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增加到2000千克,火力较歼一7 I型有一定加强,可挂“霹雳”一2和“霹雳”一5近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炸弹、火箭、副油箱等。
                  由于与歼一8配套的机载雷达研制进度缓慢,没有按期完成,这一时期生产的歼一8没有安装机载雷达,只采用了与歼一7类似的机载测距器,不具备全天候和夜间作战能力。歼一8对于海军航空兵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使其具备了一种对海上来袭目标快速拦截的手段,实际装备数量并不多。80年代中期,歼一8全天候型(歼一8 I型)研制完成后,海军航空兵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装备。由于加装了机载雷达并改进了歼一8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歼一8 I型的整体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提高海军航空兵全天候、昼夜间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9楼2012-10-05 19:22
                  回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航空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美、苏、欧等国家研制的F.15/16、苏一27、米格一29、“幻影”2000等新一代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投入使用5~10年,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战飞机仍是数千架第一代的歼一6以及数百架第二代歼一7和歼一8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至少有20~30多年的差距,即使与国外一些二代后期型战斗机(如美国的F一4、苏联的米格一23等)相比也明显处于劣势,这就对这个时期中国的国土防空及海上防空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国内一方面开始加速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就是今天的歼一10战斗机),另一方面着手歼一8的改进型歼一8 II战斗机的研制,使其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昼夜及全天候作战能力,具备远距离搜索的机载雷达和中距拦截能力,在保留原有高空、高速性能的同时提高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能力,整体性能至少要接近或达到第二代战斗机后期型号的水平。
                    


                    10楼2012-10-05 19:23
                    回复
                      其次,歼一8 1I使用了2台加大推力的涡喷一13AII发动机,加力推力从5700千克提高到6600千克,推重比提高到0.95,远远超过世界第二代战斗机,接近F一16、米格一29等第三代战斗机,从而使其中低空机动性和起降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使最大载弹量提高到3000千克,武器携带能力和攻击力也获得了一定增强。
                      最后,为了增强对空和对地攻击能力,歼一8I I在机翼下增加了2个外挂架,从而使全机的挂架总数达到7个,可以挂装“霹雳”一2、“霹雳”一5等空空导弹。最主要的是,机翼中间挂架可以挂装新研制的“霹雳”一11中距空空导弹,这种射程达到30千米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使歼一8 II具备了中距拦截能力。另外,该机还可以使用空地火箭和炸弹进行对地攻击。 经过上述改进后的歼一8 II的整体作战性能和飞行性能较歼一8提高了35%以上,特别是中、低空飞行性能提高了近45%,加上增加了机内载油量且挂装了大容量副油箱,飞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也相应增加了2300千米和1800千米,扩大了作战范围。


                      11楼2012-10-05 19:24
                      回复
                        由于歼一8 II战斗机的性能提高非常明显,因此,90年代该机投入批量生产后海军航空兵就开始了少量换装(此时已改称为歼一8B),对提高海军航空兵的对空作战能力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这个时期生产的歼一8B虽然在性能上较歼一7和歼一8、歼一8 I型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当时中国海军面对的潜在对手的大量三代战斗机相比,歼一8B各方面性能仍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歼一8B在使用中也暴露出自身机体结构、机载武器和雷达、航电系统等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一些作战性能没能达到原定设计目标(如机载火控雷达、中距空空导弹在这批歼一8B上还没有实际作战能力),而其实际航程和作战半径也很难满足南海广阔海域的作战巡逻。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军航空兵开始装备改进后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新一代歼一8D战斗机。这种改型换装了几乎70%的机载航电设备,使用了一部改进自,08型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但提高了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探测、跟踪距离提高了40%,并具备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机载武器方面,歼一8D具备了使用新一代“霹雳”一8格斗空空导弹和改进后的“霹雳“一11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对空作战能力有了实质性的增强。此外,歼一8D还加装了新一代平显、数据通信及传输系统、“塔康”系统、惯导系统、多频段保密电台及组合式电子对抗系统等,拥有了较强的自主作战和现代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
                        


                        12楼2012-10-05 19:24
                        回复
                          为提高航程和作战半径,歼一8D在机头右侧加装了一具固定式空中加油管,油路与机身中部的二号油箱相连,可以通过挂装有探头——锥套软式加油吊舱的“轰油”一6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通过这种方式,歼一8D在携带标准外挂(2枚“霹雳”一ll和2枚“霹雳”一8空空导弹)和三个副油箱的情况下可以实现1200千米的作战半径,比歼一8B增加40%以上,初步满足了海军航空兵对南海海域的作战巡逻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歼一8 II的后期现代化改进工作仍在进行。进入21世纪后不久,一种经过重大技术改进的、被称为歼一8F的歼一8 II最新改型完成了研制。除空军装备外,海军航空兵也是这一型号的主要用户。在三代战斗机装备数量严重不足的条件下,歼一8F使中国海军航空兵具备了与三代战斗机进行对抗的能力,特别是其整体对空拦截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13楼2012-10-05 19:25
                          回复
                            歼一8F的大部分设备和系统与中途停止研制的歼一8c类似,采用了国内最新研制的多用途脉冲多普勒体制雷达、全数字化综合火控系统、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座舱综合显示系统以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研制目的是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提供一种完全立足国内技术、适应21世纪作战环境的新一代战机,并作为国内装备数量仍然不多的第三代战斗机的有力补充。相对于此前各种歼一8 II战斗机的改型,歼一8F除了在机体外形和气动布局上没有本质的变化外,其它诸如雷达、航电、武器、发动机乃至一些制造工艺和材料的应用都己完全不同。这些方面的性能缺陷和不足同样也是此前歼一8 II各型所共同存在的问题,歼一8F的问世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长期困扰歼一8 II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使歼一8 II的所有潜能得以发挥到极致。
                            歼一8F配装了与国产第三代歼一10相似的多用途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多种空空、空地功能,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提高到100千米,具有上视上射和下视下射能力,可以同时探测10个以上空中目标并使用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其中2个,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多目标攻击能力。同时,机载雷达还具有多种对地探测功能,可以使用多种战术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机上的航电系统也进行了更新,加装了新一代全球定位、导航、通信和综合化主被动电子对抗系统等。座舱换装了综合显示系统,由2~3个大屏幕多功能显示器取代了原有的大量传统仪表,飞行员还配置了头盔瞄准具,战场感知能力和作战反应能力大为增加。


                            14楼2012-10-05 19:25
                            回复
                              2025-05-30 06:49:32
                              广告
                              歼一8F的主要功能仍是对空作战,在机载武器方面除了可以携带格斗性能较好的“霹雳”一8近距空空导弹外,最主要的是可以挂载最新研制成功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根据所配置的雷达不同,该新型导弹具有同时攻击2~6个目标的能力。
                              歼一8F的另一重要变化是换装了新型涡喷一14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很可能是此前披露出来的“昆仑”2发动机。这种高性能涡喷发动机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装备数量较大的第二代歼一7、歼一8以及歼一8 II战斗机的改装。涡喷一14在结构、尺寸方面与现役涡喷一13系列发动机基本兼容,更换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都较小,而性能却有了明显提高。歼一8II系列使用的涡喷一13系列发动机的推力虽然较涡喷一7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战斗机的飞行性能、特别是机动性能与第三代战斗机有着很大差距。而在换装涡喷一14后,歼一8 II系列所存在的推力不足问题己得到完全解决。由于歼一8F装备的涡喷一14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到7800千克,推重比提高到7,在发动机自重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推力增加了12%,可为歼一8F提供超过15吨的总推力,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随着发动机剩余推力的大幅增加,歼一8F的垂直机动性进一步提高,盘旋性能也有很大改善,再加上头盔瞄准具和高性能格斗空空导弹的使用,使其机动性能已经可以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抗衡。新发动机也使歼一8F的高空、空速性能更为优秀,高速拦截时间大为缩短。通过换装新型大推力发动机,飞机的载弹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加强的机翼和机身腹部挂架具备了携带一些大质量空地、空舰导弹及制导炸弹的能力,极大地扩展了战机的用途。而且,在换装新发动机后,歼一8F油耗有所减少,航程和作战半径较歼一8D有一定的增加,并且还保留了空中加油能力。
                              作为海军航空兵现役性能最好的国产战斗机,歼一8F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是海航最重要的海上拦截和突击力量。至于现役部分歼一8B和D型,估计也已按歼一8F的标准升级了机载航电系统、机载雷达和武器系统,这些早期型号的总体作战效能当有所提高。


                              15楼2012-10-05 1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