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自己忽然化身成一条流浪的小狗找到乌托邦,围着宝林寺打转,一直注视着这地方的每一样景物,恨不得融入其中,化作一花一草。
禅七其实是打七的一种。 打七是指在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饮食睡眠之外,专心参究或专心持名,是佛教禅宗和净土宗的主要修行方式。所以又有“打禅七”和“打净七”之分,其实佛菩萨的日子也有打七的,如打佛七,打观音七等等。
禅宗修行的目的重在直觉参究人性的本源,使禅众克期取证,因此于每年冬安居时均举行“打禅七”的修行。“打七”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心参究,称为一七,如此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这样“打七”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到腊月八日止,共包括“七七”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开始和结束,称为起七和解七,各有规定之仪式。 这是我在网上查的,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
谢谢大家喜欢,写出我心里的感想了,怕今天没有昨天的情怀就写不出那种味道!
可入冬以来人变得没神气,一旦睡意来临,立即入眠。只不过,过了冬天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像有魔力似的,看完宝林寺的正面,立即转到寺的背面看,只看一眼,我就记在脑海。
整个人像充满力量似的,十分有劲一直围住这里打转,朋友看到我的行为,目瞪口呆. ..
这是寺的背面,后面还有一条小路,可离开宝林寺的吧,我没有往那个方向走。
一个小池塘,荷花池;草丛旁边有一位出家人在修剪花草,拍照时没把她拍入镜头,也许是天意。周围放满了许多小花盘,感觉很整齐,很不错的环境!
这深冬天气,还有万紫千红般的花儿在茁壮成长,与世无争。。。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朴的楼梯,(手颤了,照片跟着颤抖)
这是后面的那条小路,可离开宝林寺的,我没有往那个方向走,前面更荒芜...
我说的是真话,一直围住宝林寺打转,转来转去...
照片有重复感了,我是根据照片的时间贴上来。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一幢优雅的小别墅!
还在寺后面,流连忘返。。
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一生难忘!
地方不大,又转到前面来,恣意的再细看,任凭思绪纵横驰骋...贪婪的吸取这里的一切一切。。。
向“十方道场”的牌匾再次拍照,有一个小圆点的折射,太阳在这庄严肃穆庙堂前恰到好处的站好位置,给予我一张优美的照片!
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内堂,本不应该拍照,但我忍不住手,偷偷拍了一张。
一段小插曲,在这里要感谢一位居士!到达宝林寺的当天,也是禅七期间,游客止步的。
我十分留恋,不想离开,展露于色。。。一位居士细声的问我们是否想到内寺里参观,我故作矜持的反问:可以吗?居士:可以,只是不要大声说话!(真是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我俩跟着居士到寺里参观了一番,我想看的一切都看到了!可我真不敢拍照,怕影响它人打坐修行!

离去时还是再留影一张,这地方终身难忘!
外面的环境,离去时再看一眼,依依不舍。。。
来时的路,只是心境各异,同一个画面,角度已不尽相同。
真不想离去,从心底里知道这地方不属于我这俗世人!
只想多望一眼,多吸一口空气,已觉感恩不尽。。。
一眼,再一眼,还是回头!
再三回头,拖着没有灵魂的躯壳渐行渐远,魂魄没有带去,任它游荡在寺里的空间。。。
来时把它遗忘摄录,回去补上一幅。
没有灵魂的身躯坐在亭中留影,还想坐着不走,给朋友使劲的拖走。。。
归去时走的都是上坡路,我已无力抬脚,心身疲惫,既然魂离魄荡,真想索性就坐在地上(只是想一想,还不敢如此放纵)!眼见前面的:“南天福地”心中已知离去已久了。。。
完成此次的心愿,身体一下子失重,没有力气把自己提起来~~~心灵几经挣扎,结论是就算爬也要回去……
如果我能租到大屿山那间青年旅社,直接想在里面住上一个晚上,感受一下大屿山的夜幕是如何的一种景况?人总是贪心,刚完成了一个心愿,现在又滋生另一个愿望了!但我承认我是俗人。。。不甘心此行就此完结,可不得不真的完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是去年的小结!
我是再次拜访宝林寺,可暂没办法实现那个愿望,没有人肯陪我在青年旅社住一晚上。只知道如果我想就应该有机会的,未至于强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