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边际吧 关注:4贴子:243
  • 1回复贴,共1

梅兰芳纪念馆" 梨园雅韵后院是梅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江苏古城泰州市东城河的凤凰墩,是个绿水拥翠、景色旖旎的诗化之地。“有凤来兮”,人杰地灵。名闻遐迩的“梅兰芳纪念馆”便坐落于此,从而使这个毓秀之处增添了浓郁的梨园雅韵和人文情怀。 

  沿着环境清幽、绿木扶苏的小径前行,青砖黛瓦、翘角飞檐、朱牖丹柱的“梅兰芳纪念馆”正沐浴在午后温煦的秋阳中。馆名系李先念题写,点画遒劲酣畅,气度雍容朴茂。馆门对面是青石屏风,镌刻着书坛泰斗赵朴初的手迹《踏莎行》:“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月华如练旧亭台,请词范晏人争颂。”词意清丽典雅,笔墨秀逸华润,涵咏着泰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积淀。 

    迈步入门,前是一湾清波荡漾的池塘,四周花草相映、长廊弯曲。池中有一座汉白玉雕刻的梅兰芳饰演杨贵妃的塑像,水中的倒影随波光摇曳,好似弥散出生命的气息。那娇嗔妩媚的面容,那飘拂凌风的水袖,赋予人物以鲜活的性格和灵魂,至今依旧栩栩如生而风姿超然。 

  池边是一排移建的明、清古建筑,现辟为梅兰芳生平史迹展。一张张有些泛黄的老照片和一件件颇有沧桑感的实物,翔实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位戏曲艺术巨擘的人生屐痕和从艺历程。泰州是梅兰芳的原籍之地,他的先辈也情系梨园,颇有艺名,后从小城北上晋京登台,谋求发展。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正是在这种深厚的家学渊源和祖传的戏曲艺绪影响下,他6岁就开始学戏吊嗓子练身段,11岁登台演出,从此在红氍毹上伴着悠扬的京胡和铿锵的鼓点,形成了风格独特、表演精湛、唱做俱佳的梅派体系,成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辉煌期,并向世界展示了国剧的艺术魅力和美学风采,使京剧成为国际艺苑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位诗人曾写道:家,可以随处而安。然而,故乡———永远只有一个。随着年岁的增长,梅兰芳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更加强烈。在展览中我见到他和太太在祖坟前凭吊的照片,那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大师带着家人来到了原乡,拜祭先辈、看望乡亲,并在家乡的剧场内他演出了《贵妃醉酒》等四出看家戏,使家乡的父老们大饱眼福,成为小城百年来最大的梨园盛事,那殷殷的乡梓之情融入故乡的明月清风。 

  纪念馆的后院是梅苑,凸显了一片秀美的园林风光。奇花异卉间山石相叠、回廊曲径里小桥流水,几株枝干遒劲的梅树簇拥着一座玲珑典雅的小亭,这就是著名园林专家、书画家陈从周指导设计的“梅兰芳纪念亭”,简称“梅亭”。传统的亭子一般是六角或八角,而梅亭却是五角,形似一朵盛开的梅花,彰显了梅兰芳的高风亮节。梅亭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雪松林,身穿西装的梅兰芳端坐在藤椅中,右手拿书,左手持扇,正在玉思琼想。这座形神兼备的汉白玉雕像是我国雕塑名家刘开渠教授的封刀之作,将梅兰芳凝眉深思的瞬间永留故乡的家园。远处,枫叶胭红,银杏流金,在这层林尽染的时节,梅大师也许又在构想新的剧目…… 



1楼2007-04-12 19:31回复
    有时间去看看~


    2楼2007-04-12 2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