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吧 关注:123贴子:189
  • 8回复贴,共1

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多能型维持机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鼠胚胎干细胞由小鼠囊胚内细胞团分离得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内细胞团的多能性只停留于短暂的瞬间,之后即随着胚胎发育迅速分化。而通过体外培养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其多能性却可以通过培养体系中添加的信号刺激因子而长久维持。自1981年小鼠胚胎干细胞首次建立起,至今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及自我更新的维持机制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了解。
最早建立的两套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中,Evans /Kaufman使用了丝裂霉素C处理的STO细胞作为饲养层,在饲养层上接种了小鼠囊胚,同时在基础培养液DMEM中添加10%的胎牛血清及10%的新生牛血清;而Martin则在此基础上了添加了培养胚胎癌细胞时所得到的条件培养液。两套培养体系均必须依赖饲养层及血清的存在,说明饲养层细胞的分泌物或血清中的某些物种对细胞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及自我更新的维持是必须的。


1楼2012-10-11 23:29回复
    1987年,Austin Smith首次用Buffalo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液来替代饲养层细胞的作用,使小鼠胚胎干细胞在无饲养层的条件下依然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并且当小鼠ESC处于悬浮培养的自发分化条件或处于RA诱导分化的条件下,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液的存在均可以抑制分化,说明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含有抑制小鼠ESC分化的物质。Austin Smith将这种作用命名为分化抑制活性,differentiation-inhibiting activity (DIA).


    2楼2012-10-11 23:30
    回复
      1988年,Austin Smith等分离纯化DIA,并鉴定证明其本质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 即众所周知的LIF。
      1990年,Austin Smith又证明使用纯化的LIF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可维持小鼠ES多能性,并且这种方法得到的ES细胞具有生殖系传递能力,至此,揭开了小鼠ES细胞多能性机制研究探索的序幕。
      同年,Austin Smith证明LIF并不仅仅以分泌的形式由饲养层细胞等细胞类型中表达,当ES开始出现早期分化现象时,ES细胞本身也会以基质相关的形式表达,形成一种自我反馈机制,来阻止分化。并且证明这两种形式的LIF mRNA是由两个不同的启动子驱动的。
      


      3楼2012-10-11 23:31
      回复
        那么LIF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维持ES细胞的多能性呢?
        LIF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家族的成员之一,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来实现作用的。IL-6家族成员有共同的受体gp130,研究表明IL-6家族的很多成员包括LIF,IL-6,IL-11,CNTF等都可以通过与受体gp130结合,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如图:

        


        4楼2012-10-11 23:33
        回复
          这几个通路中,最经典的要数LIF-gp130-Jak-STAT3。
          JAK-STAT3途径是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信号转导途径,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JAK(just another kinase 或janus kinase)是胞浆中一类可溶性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在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作用的JAK成员主要有JAK1, JAK2与TYK2, 它们主要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TAT3来促进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的。
          在1998年,Austin Smith等即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通过激活Stat3来实现的。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过表达STAT3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具有竞争性抑制野生型蛋白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突变体)STAT3F,即使在存在LIF的条件下,所有胚胎干细胞克隆都出现分化现象。1999年,Yokota 等人发现在无饲养层和LIF的条件下仅表达STAT3的激活型突变体即可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
          


          5楼2012-10-11 23:49
          回复
            最近的研究表明,LIF还可以通过gp130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dide 3 kinase, PI3K)通路,该通路的活化对小鼠和人ES细胞全能性的维持都发挥重要作用。PI3K可以催化PI(4,5)P2的磷酸化形成PI(3,4,5)P3,后者则促使其下游的PDK1将Akt磷酸化。Akt磷酸化后作用于下游底物并进一步调节细胞各项生理活动。当LIF作用于小鼠ES细胞时,可以激活PI3K通路使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增强ES细胞的自我更新并减少细胞分化。相反,当用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阻断该通路,或用基因突变的方法使PI3K的催化亚基失活,则ES细胞内Akt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同时细胞内ERK的活化增强。在这种情况下,ES细胞自我更新下降而分化。实际上,PI3K信号通路对小鼠ES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最初是在Pten基因敲除的ES细胞得到阐明的。肿瘤抑制分子PTEN是一种磷酸酶,可使PI(3,4,5)P3去磷酸化,进而对PI3K信号通路起负调控作用。研究发现,PTEN-/-ES细胞内由于PTEN的缺失,细胞内PI(3,4,5)P3保持在高水平,因此其下游信号分子Akt也一直保持高水平的活化状态,故细胞增殖加速,并同时伴随着细胞凋亡的减少。


            6楼2012-10-12 00:12
            回复
              LIF除JAK-STAT3及PI3K通路外,SHP2-Ras-ERK是gp130下游的另一条主要信号通路。蛋白磷酸酶SHP2是gp130下游一种含有SH2结构域的信号分子,其介导Ras-ERK与gp130之间的连接,最终ERK的活化能够促进ES细胞分化。SHP2-Ras-ERK通路的活化对ES细胞的自我更新起负调控作用,因此阻断该通路的活化可以促进ES细胞的自我更新。如将gp130受体上SHP2结合位点即第118位Tyr缺失,使SHP2不能与gp130结合,从而阻断了由SHP2介导的gp130与下游信号分子之间的连接,当LIF作用于带有该基因突变的ES细胞时不能激活Ras-ERK,并同时伴随细胞内STAT3的活化时间延长,因此ES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得到加强。同样当SHP2与其下游Ras-ERK之间的连接蛋白缺失或者在ES细胞内表达抑制型的H-Ras都可阻断该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ERK的活化,这些变化也可增强ES细胞的自我更新。相反,若在ES细胞内表达组成型活化基因H-Ras使该通路持续性活化,则携带有该基因的ES细胞自我更新不能继续。此外,SHP2-Ras-ERK通路阻断后ES细胞的分化出现异常。如SHP-2蛋白氨基端46到110位氨基酸缺失后,SH2结构域不能与下游的连接蛋白作用。该基因突变的小鼠ES细胞不能向造血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而当SHP-2的71-121位氨基酸缺失后,ES细胞的造血分化延迟并减少。由此可见,SHP2-Ras-ERK通路是ES细胞正常分化必需的,其活化能够促进ES细胞的分化。


              7楼2012-10-12 00:47
              回复
                1-121位氨基酸缺失后,ES细胞的造血分化延迟并减少。由此可见,SHP2-Ras-ERK通路是ES细胞正常分化必需的,其活化能够促进ES细胞


                8楼2012-10-12 08:56
                回复
                  1-121位氨基酸缺失后,ES细胞的造血分化延迟并减少。由此可见,SHP2-Ras-ERK通路是ES细胞正常分化必需的,其活化能够促进ES细胞


                  9楼2017-07-17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