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书斋吧 关注:42贴子:781
  • 7回复贴,共1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2012年农历二月起,集体学习进入第二个深入阶段,“仰信佛言祖语”始终是专修净土的参照系与先导。南无阿弥陀佛!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康本)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上大下安 大和尚 讲述
第三十四部分:别解文义_22


1楼2012-10-13 19:02回复

    请看愿文: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为何要发起这一愿呢?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本,在于对自我的执著。
    我执有两种,一种是深隐的俱生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为自我。俱生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待分别就存在的。另一种是分别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取前六识为我所用。贪计身体即是基于我执对自身虚妄计度执取,由此产生爱憎、违顺之情执。有这个坚固的自我就会产生我所之占有欲,追求高知名度为我作荣耀,摄取财富为我作感官享乐,娇妻美妾满足我贪欲的快意,等等。由于这种我执的贪恋,便导致不择手段地占有,宠辱皆惊,可知贪计身体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而修行即是从我执下手,如果我执不破,纵然有禅定、神通、多闻,终不能解脱轮回的束缚。
    是故释尊一代时教,二十二年演讲般若空性,即是对凡夫众生厚重的身见烦惑而施设的法药,开示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身心都是众缘和合的假象,是吾人坚固妄想的产物,如幻如化,觅我了不可得。然四大五蕴的体性本如来藏,清净本然,遍周沙界。然而身心的假象却是很难破除的,也正是由于我执的坚固,起惑造业,遂令我等轮转三界六道,无有休止。破了身见,即是阿罗汉;进一步破尘沙惑,得人法二空,即是菩萨;人空法空究竟破尽,就圆成佛果。
    如是修因证果,在此土万难万难,是故法藏菩萨发愿:在我成佛所住持的净土,诸往生者自然显发智慧光明,照见五蕴皆空,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见思烦惑,伏断无遗。诸往生者,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无彼无我,无竞无讼,随意自在。在此土难以破除的我执,一经往生彼土,便以般若慧剑予以摧破,并进而自然破法执。人法二空,本具的神通智慧朗现,诚如善导大师所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圆顿快捷,直以弥陀果德为己用,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带业往生的凡夫,在彼土得疾速成就佛果,在此愿中亦可获得消息。


    2楼2012-10-13 19:02
    回复

      请看愿文: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一正定必至涅盘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必定能安住于大乘正定聚,必定能证到大乘涅盘佛果;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就不成佛。阿弥陀佛因地为何建立此愿呢?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修行者,由于烦惑的厚重,在菩提道上进进退退,或功夫上轨道,又大多堕入声闻、缘觉地,成佛无期,甚或有堕入三恶道的厄难,是故法藏菩萨悲心启建此愿:在我成佛所住持的净土,诸往生者,悉得入大乘正定聚,保任行人不至中途退转,或取证偏真涅盘,必定加持护佑其成就大乘的佛果。
      这一愿表明阿弥陀佛启建净土的终极目标,以一佛乘度脱众生,欲令一切众生速疾稳妥地圆成无上涅盘果。这条愿对修行人非常重要。我们通过佛的遗教与善知识的开导,知道本具佛性,发心修行,指向的目标就是成佛。然而吾人以通途法门依自力断惑证真,其过程可谓险象环生,稍失正见,即陷群魔,求升反堕,甚可怖畏,《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可资佐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凡夫众生自力怯弱,离却佛功德力的加被,将何以堪!
      一般来说,吾辈凡夫在修道的过程中,有三关难以透过:第一是脱离三界生死轮回难,即透脱凡圣同居秽土难。修行通途佛法,破见思惑方可长揖生死,不堕轮回。这对末法众生来说,难得其人。而净宗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即可横截生死急流,由凡圣同居秽土生到凡圣同居净土,不再遭受轮回之苦。


      3楼2012-10-13 19:03
      回复
        第二是不取证偏真涅盘难。自力修行,勇猛精进,如救头然,或可证人我空,得阿罗汉果。这时,往往得少为足,取证偏真涅盘,堕无为坑,饮三昧酒,对严土利生不生好乐。这在大乘菩萨道看来,乃焦芽败种,中止化城,永不得成就佛果,这是通途修行的一大陷阱。大乘圆教七地菩萨亦遭遇此困境,得十方诸佛加持劝勉,方能前行至八九十地。然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得阿弥陀佛欢喜光注照,生起庄严净土、饶益众生的大悲心,进趋大乘佛果,修大乘菩萨行,不会滞留化城,以小乘自了汉为满足。


        4楼2012-10-13 19:03
        回复
          第三是得阿惟越致成就佛果难。通途佛法修行,首先关注的位次是获得阿鞞跋致(不退转位),这相当于破一品无明之圆教初住菩萨以上的水平。如果一个修行人未能获得不退转位,便如空中柳絮,进退无据,属轻毛菩萨,动经尘点劫,进进退退,难成道果。譬如舍利弗在六信位时,因乞眼一事退失大乘心,六十小劫堕在声闻位,不能契证第一义谛。然往生到西方净土,即是入大乘之门,靠阿弥陀佛大悲光明愿力加持,即可安立于大乘正定聚。有如是决定成佛之因,决定圆证大乘佛果,菩提道上无有迂曲弯路。


          5楼2012-10-13 19:03
          回复
            《无量寿如来会》云:“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证知,我等众生深信切愿,念佛求生,即是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能到彼岸涅盘处。这一愿还向法界众生提供了这样的信号:一个生命体的最高价值是成就佛果。在如是崇高的生命目标面前,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悉皆梦幻泡影,终究归于破灭,都是流沙上的高楼,难免塌陷之虞,惟有自性涅盘之常乐我净是真实永恒的。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中曾开示:行人不得阿惟越致,欲度众生,无有是处。我等众生发菩提心,欲救度有缘众生,正宜信愿持名,往生极乐净土,亲觐阿弥陀佛,得阿鞞跋致(不退转),方可回入娑婆,广度含识。此乃自利利他之妙行,阿弥陀佛给予一切众生成佛之真实大利,可谓慈悲至极。南无阿弥陀佛!


            6楼2012-10-13 19:04
            回复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康本)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上大下安 大和尚 讲述
              第三十四部分:别解文义_22(竟)
              ●净土念佛社(群)集体学习时间表
              1,每周学习一个段落的佛言祖语,以及法师对这一段落的开示讲解,时间为晚间19:15;
              2,每周六开始新段落的学习,直至下周五。
              3,当周学习的文字资料:百度HI群成员周六关注贴吧;QQ群成员周六查收群邮件。
              ●寿康宝鉴戒邪淫提示(本周)
              电脑有病毒,会破坏硬件;心灵有烦恼,会损害健康;病毒要查杀,烦恼须清理;杀毒靠软件,清心需自建道德体系。2012年10月13日至19日,本周七天俱应节欲。


              7楼2012-10-13 19:05
              回复
                以上部分内容已被和谐掉了,完整学习内容请见以下:
                佛言祖语集体学习《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34部分
                时间:19:15
                地点:净土念佛社QQ一群、二群
                净土念佛社一群Q号:111404524
                净土念佛社二群Q号:192212836
                欢迎参加学习的莲友加入。南无阿弥陀佛!


                8楼2012-10-13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