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的前半部(《镇国铁卫》出现以前)让很多人看得热血澎湃,觉得主角鲜明,备受推崇;而后半部到21卷则着墨于很多与主角无关的角色,思维很跳跃,读起来也艰涩很多,故不受很多人待见。
前半部的四大主角在很多武侠之中仍可找到影子,但正因后半部的出现,才使《英雄志》走出和从前武侠完全不同的路子,所谓创新。以前也有人做过这种尝试,如同古龙,不过《天涯明月刀》的惨败让他备受指责,进而停止了这种尝试,后来又有温瑞安,不过《说英雄谁是英雄》到了后来完全走火入魔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大概可归到实力不济那一类,自己写疯了。创新不是那么好做的,孙大到现在应该很明了这一点了,但他仍然在做,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地方,而且并没有因为困难便胡乱地写,前半部的描写之所以让人觉得鲜明,因为那都是正面的描述,而后半部则主要倾向于侧面描述,描述混乱世界中四个主角的不同转变,而且这个混乱正是因为主角主动或被动造成的,如何面对自己造成的混乱?还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以为自己是英雄大侠或是煽情的痛哭流涕,这样的写法很多,也很简单,很多人也喜闻乐见。快意恩仇,把罪恶都推给恶魔,却不曾想过善事与恶行皆会出于同一人之手,行恶事之人也有不忍目睹的悲惨、无助。前半部将四大主角推向了高峰,或神或魔,而后半部则将他们还原为人,世间本没有救世主和恶魔,只在心之所向。这也是后半部的困境之所在,神或魔只需往高处写就是了,但将他们还原为人必有人之无奈、无助、困惑,而这些仍以正面的描述很难表现,也缺乏说服力,所以出现很多无关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言行、所处的环境侧面地描写出主角所面临的困境,由神到人的困境,熊杰死后的熊俊和在大殿之上疯狂的伍定远何其相似。
前半部的四大主角在很多武侠之中仍可找到影子,但正因后半部的出现,才使《英雄志》走出和从前武侠完全不同的路子,所谓创新。以前也有人做过这种尝试,如同古龙,不过《天涯明月刀》的惨败让他备受指责,进而停止了这种尝试,后来又有温瑞安,不过《说英雄谁是英雄》到了后来完全走火入魔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大概可归到实力不济那一类,自己写疯了。创新不是那么好做的,孙大到现在应该很明了这一点了,但他仍然在做,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地方,而且并没有因为困难便胡乱地写,前半部的描写之所以让人觉得鲜明,因为那都是正面的描述,而后半部则主要倾向于侧面描述,描述混乱世界中四个主角的不同转变,而且这个混乱正是因为主角主动或被动造成的,如何面对自己造成的混乱?还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以为自己是英雄大侠或是煽情的痛哭流涕,这样的写法很多,也很简单,很多人也喜闻乐见。快意恩仇,把罪恶都推给恶魔,却不曾想过善事与恶行皆会出于同一人之手,行恶事之人也有不忍目睹的悲惨、无助。前半部将四大主角推向了高峰,或神或魔,而后半部则将他们还原为人,世间本没有救世主和恶魔,只在心之所向。这也是后半部的困境之所在,神或魔只需往高处写就是了,但将他们还原为人必有人之无奈、无助、困惑,而这些仍以正面的描述很难表现,也缺乏说服力,所以出现很多无关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言行、所处的环境侧面地描写出主角所面临的困境,由神到人的困境,熊杰死后的熊俊和在大殿之上疯狂的伍定远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