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路吧 关注:61,964贴子:537,697

【授权转载】致各位写手by枫¢碎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授权

转自骸纲吧


1楼2012-10-15 17:13回复
    此文贴教程给各位新上路的同人写手。各位大人老手请一笑而过。
    以下皆为个人心得,交流欢迎XD
    ╮(╯▽╰)╭吐槽什么的,我也很熟练啊(喂!)
    由于个人的熟悉度问题,基础部分的例子将以快新为主。进阶部分的例子可能补充骸纲/骸云。(……别期待太多)
    【基础班有课后作业-V-】(你那么高兴干嘛),不过因为已经在别的地方发过了,所以作业什么的就算了吧,我会在后面补上作业示范(?)。有空的话不妨交交作业喔
    以下内容是我将写的。
    【基础班】——献给各位跃跃欲试或刚写了几篇文的写手
    1,理解篇:角色的理解
    2,技巧篇:标点运用
    3,理解篇:玛丽苏与穿越
    4,技巧篇:标题与人名的讲究;炼字入门
    【进阶班】——献给写到瓶颈求突破或不知如何继续的写手
    5,技巧篇:环境描写
    6,理解篇:角色的再理解
    7,寄语篇:写文的心态
    PS: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发总有种班门弄斧的微妙感- -
    


    2楼2012-10-15 17:14
    收起回复
      【基础】——献给各位跃跃欲试或刚写了几篇文的写手
      1,角色的理解
      【误区:OOC(即角色偏差/崩坏);女体化】
      同人文,就是搬用了原著背景/人设/情节进行创作的文。
      所以对角色的理解是最根本的。对角色的不同理解,哪怕只相差0.01%,也有可能创造出100%不同的风景。
      当然,对于新手来说,如何抓住那0.01%是不需要在意的,重点是那99.9%。
      所以接下来我会很强调很强调“主流”这个词。进阶的同学请直接跳过,等待后面的“角色再理解”一篇。
      关于角色的理解,老实说,几乎每个写手一开始都是随主流的。所谓主流,就是一提起那个CP大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
      一提快新,关键词大概就有:帅气怪盗/侦探,宿命对手,双子,光明黑暗(- -|||),傲娇女王受,死皮赖脸攻,相爱相杀,强强……
      如果你没想到关键词,那么表示“你对该CP/角色了解不深”;或者换个角度,我们可以高兴地认为“恩有发展空间”。总之,看菜吃饭见人说话入乡随俗嫁鸡随鸡(喂),作为一名菜鸟我们必须知道整个雁群是往哪飞╮(╯▽╰)╭
      有很多新人没摸清角色性格就开始写,有这份心是好的,但是写出来的角色毁得惨绝人寰那就太悲剧了,既打击自己也伤害他人嘛。
      Q1有的人会问,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摸没摸清角色性格呢?
      答:一,给你一个CP,看你说得出几个关键词;
      二,给你一个场景,看你觉得角色在这种场景下会做出什么举动,说什么话;
      Q2好了那么来到了困扰无数新人的关键问题,怎么才能摸清角色性格呢?
      答:一,多看原著;二,多看好文;三,多想多讨论
      ↑答案很简单,做到很难。
      新手都很容易停留在第一、二阶段,而第三阶段才是最关键的。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这里挺贴切的。因为原著和文毕竟都是别人的想法,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很难按自己的意愿赋予人物性格。
      看原著,加深你对角色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的印象;
      看好文,有利于你抓住主流(精品同人文对角色性格把握都比较贴切,并且会突出主流特征);
      多思考,则会把“别人的想法”变成“你的想法”。
      Q3那么怎么才叫“多思考”?
      答:这个因人而异,其实很多人在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完成了这一步。
      比如说,看原著的时候看到人物上一句会猜下一句说什么;看文觉得这个环境下人物可能会做什么;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猜想人物的反应……
      其实在这个过程里,你已经完成了对人物的自我把握。只是熟练程度不同。
      


      3楼2012-10-15 17:15
      回复
        【误区TIP】
        1,OOC(角色性格崩坏)问题
        这个在新人文里是很常见的问题,也是大多数贴吧评判精品文的标准。
        既然写同人文,就必须尊重原著的设定——尽管你可以对角色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发掘,但也不可以不遵循基本性格。
        举例:快斗说:“小新,我真的真的很爱你,你说分手的时候我心都碎了,求你了,别走!”
        ↑典型的OOC!
        先从性格来看,黑羽快斗不是琼瑶剧演员,是一个英俊温柔聪明自信斯文有礼的男性怪盗(咳)。他在原著中的出场基本都是几句简短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配搭的环境(月夜、白西装等等)都是在衬托这个人物冷静理智潇洒的一面。可能偶有开玩笑一般的撒娇,但绝对不会那么……呃……琼瑶的。
        再从快新CP主流来看,快新的主流萌点是“宿命对手、双子”这种关系。也就是说,两方应是势均力敌、从外表到性格上的相似、敌对又暗暗敬佩对方的关系。从原著来看,两位IQ超高、自尊与自信都超强的先生是断不可能做出“扯袖子拉裤脚亲爱的你别走”……这种举动的——当然,EG文除外。
        2,女体化问题
        女体化,即男性角色囗女性化。或者通俗地说就是娘娘腔 - -
        由于同人文作者大多为女性,再加上写作又是很容易自我带入的行为,所以非常非常非常容易把男性角色(尤其是受方)写得很女性。
        遇到这类文,最直接的吐槽就是“受都那么女体了不如直接写BG文吧”。
        举例:看着快斗望青子的温柔目光,新一的心突然痛了起来。明明看到你快乐我就很满足了,但是为什么心会那么痛呢……快斗,你为什么独独忘了我……
        ↑女体有,但还算好的了。
        从性格看,新一的主流定位是一位英俊冷静理智正义自信IQ高EQ低的男性侦探,偶尔也会吐槽、浪漫。自信是新一很突出的特征,那么试问一个那么自信、强势的男人,会那么玻璃心么?会动不动就觉得心碎了么?作为侦探心思细腻是一回事,细腻到了看什么都会触景伤情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不推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太容易女化。
        


        4楼2012-10-15 17:16
        回复
          【基础班】——献给各位跃跃欲试或刚写了几篇文的写手
          2,技巧篇:标点运用
          【误区:省略号、破折号、“~”号、双引号、顿号、表情符号、空行的各种滥用】
          要领:抓大放小(基础要求)
          其实我一直觉得吧,只要认真上过语文课,标题问题那完全不是问题。但事实证明,写同人文跟写作文还真有一定距离。写作文那标点,基本就是逗号句号偶尔加几个破折号双引号。但写同人,脱离了那种模式,在自由的状态下有时候标点真的需要极大斟酌。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用标点是为了什么?
          答:一,断句;二,符合汉语规范,让人看得懂;三,对人物心理、性格甚至情节的细节暗示。
          第一、二点想必各位都觉得是废话- -老实说我也觉得是(喂!)
          比如说——句子结束用句号;并列长句用分号;说话就用双引号……这些都是小学的语文课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所以我们根据第三点来详解一下破折号和省略号。
          此部分仅做了解,【新人上路不用顾及那么多,要懂得“抓大放小”】。但是看精品文的时候倒不妨赏析一下,逐渐培养这种意识。
          


          5楼2012-10-15 17:17
          收起回复
            “对人物心理、性格甚至情节的细节暗示”
            听起来可能觉得很扯淡,但是我必须正色说,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细节让无数高手斟酌半天。而破折号、省略号正是这样微妙的标点——也是新手最容易误用的标点。
            好吧,那么先说两种标点的功能,然后再举例。
            这里列出的用法只是个人觉得最常见的用法,详细了解请百度一下~
            破折号“——”
            功能:1,解释说明、意思递进;2,声音延续;3,意思转折、强调某个概念;4,插话、话未说完;5,小标题、切换心理描写的标志
            详解:这五种作用相当的常见,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它们的微妙差别。
            第一、三种意思出现的时候,往往有伏笔或重要情节╮(╯▽╰)╭
            不然作者强调来干嘛?要知道,在一大段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突然出现一个“——”号可是非常显眼的,自然而然就会引起读者(特别是我这种扫描党)的注意。
            第二种意思常常用于环境描写,多用于声音……尤其是恐怖片那种滴答水声、尖叫声啊之类的(TAT),日常一点的话就有火车飞机轰隆声、电话铃声之类,因为它们都需要一种较绵长、延续的表达感觉。
            第四种意思多用于对话,给人一种被突然打断的,或是细小停顿的感觉。……往往对话出现这个符号我就会觉得“啊接下来会有新角色出场吗”、“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呢好期待”(喂!)
            第五种相信大家都见过,就是排版的小技巧嘛。小标题这样摆会比较有文艺FELL;心理描写这样切换比较醒目,也可以与对话区别开。
            对写作的启示:
            从上面读者角度的详解中我们不难发现,破折号的作用直接来说就是:1,醒目;2,声音的表达效果;3,排版美观。
            说起来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以后再在文里遇到破折号不妨分析一下。
            


            6楼2012-10-15 17:17
            回复
              省略号“……”
              先说两句,省略号我个人不推荐“。。。。。。”“......”这两种形式。虽然说这只是很小很小的地方,但是既然默认以“……”为正规,那就没必要给人留下“这文连标点都不规范估计是烂文”的印象了是吧。
              (平时聊天可以随便啦,但是写文还是稍微严肃点吧。)
              功能:1,表示“等等”;2,话没说完(声音渐低)3,沉默不语;4,声音的延长或断续;5,引用时略去不重要的内容;6,排版;7,语意的轻微转折
              详解:
              第一、五种就不解释了,很常用。只是要注意第一种别把“等等”与省略号连用就好了。
              第二种,区别于破折号的被打断,这个更多是说话者本人声音低到停下。往往这时候说话内容都比较沮丧或严肃,总之就是“反正在场的都知道后文是什么,我就不讲了”|||
              第三种,出现于对话。而且不同情景下会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困惑、郑重沉吟、无法反驳、愤怒、震惊等(愤怒与震惊时通常与感叹号连用)。表达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也是很多原著里留给脑补的空间),必须结合语境。
              第四种,这一点跟破折号很相似,但是有微妙的区别。破折号的声音延长与断续多是比较……响亮、干脆的感觉;但是省略号的声音延长与断续更多了一层绵延不断的意味(所以在表示呻吟、奄奄一息时多用省略[喂!])
              第六种,一般为单独成一行的省略号(或双省略),多表示时空转换。
              第七种,平时说话都常用到,表示轻微的转折关系,语气上与第二种很相似。
              对写作的启示:
              从上面可以得出,省略号的作用偏向:1,声音效果;2,对话中暗示感情。
              


              7楼2012-10-15 17:18
              回复
                【误区TIP:省略号、 “~”号、双引号、顿号、表情符号、空行的各种滥用】
                1,省略号滥用
                前面我们说过省略号的作用,新人尤其容易因为——2,话没说完(声音渐低)4,声音的延长或断续——这两种原因滥用省略号。
                但我们前面强调过了,“标点可以是对人物心理、性格甚至情节的细节暗示”。
                省略号在人物的语气上,更多是表现一种“不确定/委婉”,并因此带来的断续或延长。所以在比较强势的角色上要慎用省略号,而比较自卑的角色上省略号可以表现他的个性,或者在一些对话里表现出说话者一种“推测”语气。
                举例
                例A:
                “这个题目应该这样解……”
                “这个题目应该这样解。”
                很明显上句比下句的意思含有更多的不确定或者说委婉语气,而下句的语气更斩钉截铁,充满自信。
                例B
                “就算是偷吃,你也分分场合……算了。”
                这句省略号有略微的转折意,更多表现出说话者一种让步、无奈甚至宠溺的感情
                那么让我们抽一个文段看看吧。
                例C
                过了不知道多久,新一似乎听到了警车开往小巷的声音。转头一看,快斗早已站起身,挟着礼帽,正笑着把手伸给他:“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
                【“滚……”】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站起来,嘴角却勾起了一个弧度。
                过了不知道多久,新一似乎听到了警车开往小巷的声音。转头一看,快斗早已站起身,挟着礼帽,正笑着把手伸给他:“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
                【“滚。”】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站起来,嘴角却勾起了一个弧度。
                这两个文段除了最后行中的“滚”的符号变化,其他都没有变化。
                前一个文段新一的“滚……”表现得有点不那么干脆。
                而后一个文段“滚。”则更好地体现新一那种强势的个性——语气干脆利落,毫不犹豫——从而与后面的动作照应,形成一种“强势又傲娇”的感觉(喂)
                ……如果这里用“滚!”的话就是在骂了啊哈哈哈(欢快跑过)
                举一个强势角色云雀为例吧。
                例D
                云雀在桌上放下一瓶阿司匹林,说:“食草动物……吃药……”
                ……很明显云雀那么强势的角色用省略号相当不合适。
                云雀在桌上放下一瓶阿司匹林,说:“食草动物,吃药。”
                这样改就更有一种命令的强势感。
                


                8楼2012-10-15 17:19
                回复
                  2,“~”号滥用
                  首先,我们先给它个称呼,就叫波浪号吧。
                  这个符号的用途:用于句末,表示语气上扬,给人以欢快轻松顽皮调侃之感。
                  作用很简单,但是滥用的情况相当相当多。
                  举例
                  “新一~~~你在吗?”小兰敲着门,“刚刚在街上遇到一个跟你长得很像的人呢,新一认识他吗?”
                  “呃不认识……”新一想起了怪盗基德,脸红红的~~
                  “哦真的吗?但是他跟你真的很像呢~~~”
                  ……咳。这个滥用得很典型。
                  首先,对于新一的“脸红”这种神态描写,是不需要有那种上扬语气的——这里根本不是对话啊喂。所以用波浪号会觉得相当纠结。
                  其次,兰的语句里面……至少我没觉得需要强调“人物心情不错”,只是很平常的惊讶和叙事语气。
                  最后,波浪号……太多了。一般来说,由于波浪号的特殊情况(被滥用得让人觉得小白了),很多高手会选择少使用甚至不使用波浪号。使用时也会注意一次只用一或两个“~”——用出三个以上的时候,要不就是故意EG,要不就是小白 - -
                  一千字内大致以两到三处为最,主要是看该文的风格(如果是严肃深沉黑暗向就别用了……欢乐文可以酌情)
                  PS:以上标准为本人估计,可能太苛刻了。
                  3,双引号滥用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基本概念。
                  简体的引号是“”而不是【】,繁体中使用“「」”作为引号,而不是“[ ]”。
                  喜欢标新立异的同学也要注意这种基本规范啊。
                  还有,人物在说话中引用某句话,要这样
                  A说道:“可是他说过,‘必须先去B城拜见长老’。”
                  然后……然后我就没什么要说了的(喂!)
                  4,顿号滥用
                  顿号,因为“、”与“。”“,”的形象相似,很容易被人滥用成……以“、”代替逗号;以“、、、、、、”代替省略号。
                  这一点非常让人觉得无力 - -这一点上不再多说,这不是理解问题,完全就是不理睬汉语规范嘛。
                  5,表情符号
                  表情符号包括“- -||”“-V-”“>_<”“0_0”“TAT”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打不出的。
                  由于前些年一股韩国小说之风席卷中国,可爱淘什么的大行其道,再加上网络语言的兴起——搞得我突然就觉得“怎么文里到处都是表情符号了这怎么回事”。
                  我不否认表情符号的运用有其积极作用,但是吧,滥用不是好事,真的。我翻过那个谁谁谁的一本书的某一页,我勒个去啊,那一页纸的每一句末尾都有个表情,还有一大堆“55555”……合书闪人不解释。
                  由我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过多的表情符号可以导致读者的头晕眼花乃至反感。
                  但是适当地使用表情符号,我觉得可以让文章更亲切,人物形象更鲜明有趣——但前提真的很重要,是“适当”。
                  对于新手来说,适当地使用表情可以达到高手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但是“适当”这个词真是太微妙……
                  那么什么叫适当呢?
                  适当就是不要滥用(废话)。
                  用比例来说,就是,呃,对于我这种特别执着的人来说,一千字里出现一到两个是可以接受并可能觉得有趣的。(如果你连我这种那么洁癖的要求都可以达到,那肯定是不会惹人反感了。)
                  但是如果你一百字里就一到两个甚至更多,那真的很有可能被讨厌。(如果你写的是微小说或者EG文,就当我没说 - -)
                  例子就不举了,这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不需要加以更多的解析了。
                  


                  9楼2012-10-15 17:20
                  收起回复
                    二,全架空:即全部虚构
                    多用于长篇,因而背景设定要注意完整。
                    如果短篇,那么要求的主要是暗示读者的功力。
                    全架空是相当耗费心血的一件事,可以说如果背景毁了就全没了。
                    先谈短篇吧。
                    短篇的难度很大,因为全架空的信息量非常大(要解释这个背景),但是篇幅又短,最多不过几万字(再多就是长篇 - -)
                    但是短篇里人物性格比较好控制,至少比长篇好控制。
                    如果写短篇,就必须频繁地出现关键词,强烈地暗示背景。注意要把故事的始末控制在几个场景里——不然字数保证失控。
                    比如将快新设定在一个短篇的战争环境中。那么就要开门见山说背景,通过关键词诸如战乱、烽火、带血的刀剑、硝烟、流亡百姓、枪、军队等等,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
                    要点:关键词暗示
                    关键词要定位在一些公认的词上,就是“一说出来大家都会想到那个”这种。
                    再说长篇。
                    长篇的难度又高了一层。一是信息多,二是人物难控制,三是长篇本身就有难度。
                    简单来说,就是考验铺陈剧情和人物把握。
                    剧情的铺陈上,一定要写大纲,不然太容易失控。要安排好人物的出场、感情发展、适应环境等等。
                    长篇人物容易走型,因为篇幅太长了(喂)可能有的人物在这个架空环境中的性格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微调,但基本性格还是原著为主。
                    要点:写大纲
                    大纲的写法因人而异,我建议新手第一次写大纲要考虑:角色性格、CP类型、背景特色、剧情发展等。
                    【第三课时作业】
                    无(还是感觉好遗憾……)(- -)
                    说起来这一课时很纸上谈兵,具体举例很困难啊,望天
                    


                    12楼2012-10-15 17:22
                    回复
                      3,展现文笔
                      往深地扯,标题也是一个作者文风的体现。(文风还真是飘渺的东西啊)
                      因为一个作者,写文跟取名字的都是他,那么他自然会遵循他写文的风格来写他的标题。反而言之,写标题的风格也就是他写文的风格——所以这也是我不推荐当标题党的原因。
                      这一点因为文风因人而异,所以我没办法多说什么。只简单赏析一下各类文风的标题了。
                      PS:……虽然觉得擅自给别人的文风定调是很失礼的行为,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了,尽力挑选了一些比较鲜明的例子。各位请注意,接下来被无辜举例的作者的文风不止有这一种,在看她们的其他作品时别先入为主,拜托了。(鞠躬)
                      例A
                      [家教|骸纲]《只有你听得到》BY末路以北
                      判断:文艺风
                      理由:题目上感觉感情比较细腻,感慨光阴的题材也是文艺小说中常有的。
                      基本上文艺风的文章,都是心思很细腻的:描写的事情可能比较平凡细小琐碎,但是作者往往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事物的另一种感触,从而打动人心。所以一般这类文章对于心理的描写和捕捉比较重视。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描写动作、感情,都是以细腻、敏感为主。……但是说到评判的标准,真的很难定论。
                      求证:
                      窗外的天空已经呈现出一片温暖明亮的色泽,阳光被折断在玻璃窗之外透过大片浓郁的树叶在房内斑驳成影,空气里悬浮不定的尘埃如同蜉蝣生物般分布在各个角落织成一张错落有致而又细密琐碎的网。
                      ……
                      亲爱的你一定不知道,有些事一开始就是注定好的,你注定会遇到一个人,这个人他或许是平静温柔地走进你的世界,或许是仓促慌忙地闯进你的世界,不管他是举止优雅像贵族一般得体大方还是像个冒失鬼一样笨拙孩子气还经常大脑短路,如果他真的是注定的那个人,那么他一定会带你离开。
                      例B
                      [柯南|快新]《恋爱至难》BY黯翼黑天使
                      判断:欢乐向,或许还有EG/吐槽
                      理由:恋爱至难,强调“至难”已经颇有调侃的感觉。
                      求证:
                      黑羽还坐在对面絮絮叨叨那些看上去好像很壮观的坎坷情路,他一失恋就这样做。两年了,女人交一个跑一个,这条坎坷的路也越走越长,发展到现在已经需要二十分钟零六秒七才能讲到这个无聊故事的一半了。工藤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表一边想。
                      “……所以说女人啥的简直就是浮云啊靠,就那事我是觉得她可怜才帮她的啊没想到她竟然反过来说我脑龄只有十二岁半你说她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应该是十二岁七个月零一天。
                      “……啊还有那个女人!竟然抠门到那种程度哎!每次每次花钱都我买单也太过分了………”
                      ——没钱你把什么妹啊。
                      [银魂|攘夷四人组]《茂茂年间攘夷记事》BYtonnydtc
                      判断:正剧或欢乐向,原著风
                      理由:从标题可以看出估计是日本的某个年份,至于是什么时候就没必要深究了反正作者会说的(呃是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攘夷战争时期吧),所以猜测作者的考据心很强,原著的气氛应该很浓。XX记事这种标题,单从它来看不好判断是什么风格,最稳妥的说法是正剧。但是由于它是银魂同人,可以大胆地猜是欢乐向。
                      求证:
                      他说,我们得去把地瓜弄回来。那可是这十来个人下半月的食物储备,被敌人抢去就没有了。
                      ——现在、夜里、下雨、我们去?
                      一句话用了四个停顿,足见银时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和浮躁,不敢确信,又满怀着杀意。
                      假发毫不慌张毫不动摇。多年来的相处打磨了他本来就天赋异秉的神经,无论是充斥着白夜叉的杀气还是暴力威胁的环境中他都能活得悠哉悠哉游刃有余。
                      ——正因为是同一天晚上,又下雨,敌人才料想不到我们竟然会回来。所以最危险的时机也是最安全的。现在不回去过两天敌人反复搜查那地方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那再之后呢?等敌人搜完了走人了不就又能回去了?
                      ——再之后地瓜就发芽了。
                      简单举了四个例子。其实取名字不需要像这里那样那么细致地推断啊猜测的,只是想让各位了解一下标题对文风的体现效果(喂!)
                      总之,标题这个就跟文风一样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平时遇到好标题也请留心一下吧XD
                      


                      14楼2012-10-15 17:24
                      回复
                        1,斟酌词意
                        考虑最贴切文意、上下文、人物的词语。
                        例A:快新架空文段
                        他伸出手去轻叩城门,传来的不是被游吟诗人传诵的“像管风琴般优雅与荣耀的回响”,而是当当的铁皮沉响。城门上的天使雕刻已经不在,战争早已把这座城市的优雅与荣耀烧成灰烬。就如同现在走出城门的那群人,他们曾是翡冷翠引以为豪的艺术家,但在战争面前他们只能是一群狼狈不堪沧桑疲惫的可怜人。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城门,迎接他们的是远处的硝烟和阴霾的天空。
                        毁灭是迟早的事,战争中根本没有优雅的余地,所有的高贵在一块干面包面前都低下了头。
                        新一【漠然】地看着那些撤离的青壮年跟他们年老的父母分别,他看着一串串眼泪掉在地上和一件件乐器一本本书籍被抛下,然后他抬抬脚踢飞了地面的石子。
                        他伸出手去轻叩城门,传来的不是被游吟诗人传诵的“像管风琴般优雅与荣耀的回响”,而是当当的铁皮沉响。城门上的天使雕刻已经不在,战争早已把这座城市的优雅与荣耀烧成灰烬。就如同现在走出城门的那群人,他们曾是翡冷翠引以为豪的艺术家,但在战争面前他们只能是一群狼狈不堪沧桑疲惫的可怜人。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城门,迎接他们的是远处的硝烟和阴霾的天空。
                        毁灭是迟早的事,战争中根本没有优雅的余地,所有的高贵在一块干面包面前都低下了头。
                        新一【默然】地看着那些撤离的青壮年跟他们年老的父母分别,他看着一串串眼泪掉在地上和一件件乐器一本本书籍被抛下,然后他抬抬脚踢飞了地面的石子。
                        上面两个文段中,只有一个词的差别。
                        由“漠然”换到“默然”,你会想到什么?
                        新一的性格冷静理智,但是他并不冷漠。在旁观他人生死离别的时候,他虽然不至于伤感得掉泪,但他也不会完全无动于衷——当然他也不可能热血泛滥冲上去说“啊那我来拯救你们吧” - -
                        “漠然”这个词显得新一是冷眼旁观,较冷漠;而“默然”则暗示他心里有点感触,但只是默默地看着,不插手去做什么。
                        例B
                        他身后浓郁的茶香【缓慢】地流动在整个工作室里,蜷在桌脚睡午觉的猫懒洋洋地动了动尾巴。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他更换零件的声音,单调的金属碰击声他听了十几年却怎么也听不厌
                        他身后浓郁的茶香【凝缓】地流动在整个工作室里,蜷在桌脚睡午觉的猫懒洋洋地动了动尾巴。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他更换零件的声音,单调的金属碰击声他听了十几年却怎么也听不厌
                        凝缓的原意是“神情悠然自得”,但这里作者显然是“凝固”+“缓慢”的意思。
                        PS:这类用法在老一辈作家的作品中很常见,而且用得相当的简练灵活(每当我看到这类浓缩用法总想叹一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现在的新生代写手(指80后写手),大都爱用长句的比喻等慢慢解释出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更文艺细腻而打动人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代沟?时代不同了罢。
                        缓慢与凝缓,两个词用在这里都是表示“很慢”,但是感觉是不一样的。
                        用生活经验去想象一下午后浓郁的茶香吧,不是白烟,而是那种香味——午后那种温暖的气氛一烘,让人觉得那种茶香好像无处不在。它是近乎凝固在房间里了一样,缓缓地从门口向外溢出。而单用“缓慢”一词,略微有点不够到位。
                        这种一字之差的炼字到底还是太细致了些,我认为只需要在写完一个文段之后的检查中考虑这种,就够了。不然考虑得太多,反而会被束缚得无法下笔——这种近乎吹毛求疵的工作还是最后再来得好,否则太斤斤计较,困扰的总是自己。
                        


                        16楼2012-10-15 17:25
                        回复
                          2,修辞技巧
                          用得较多的有比喻、拟人、夸张、词类活用。
                          针对一字一词的这类方面的考究,看看古代诗歌就足够叹服一辈子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半壕春水一城花,风雨暗千家”
                          一个“暗”字,明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既有了江南风雨一时间笼罩全城的那种阴暗感觉,又带点拟人手法,不可不谓之生动形象。
                          再说一下词类活用问题。
                          大致就是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三者的活用。
                          举例:阳光从爬墙虎的叶间洒落,照在那些涂鸦上,【光影斑驳了字迹】。
                          ——“班驳”本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起“照在那些涂鸦上,字迹被光影划得斑斑驳驳”这种要来得简洁自然。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那句话,考虑太细了会无从下手。
                          我们的探究要点只是“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要点:切合文意
                          各人有各人的文风。有人喜欢文艺点的,从小处见到无限大,描摹得细腻无限;有人喜欢精练到没有一个字多余的,就像海明威那种偏执;有人介于两者之间,文笔华丽但是却没有丝毫多余……
                          正因为文风各异,表达得各有千秋,所以我只能说,切合文意是最重要的。(说了半天你什么都没说吧 - -)
                          举例了解一下吧。
                          同样是表达爱恋: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BY沈从文
                          ——平淡干净的叙述,排比下来有种时空纵横感,让人回味良久。
                          那些最深沉的爱就得始终归于寂静直到死亡残忍地撬开紧闭的心扉再到喉咙再到泪腺。
                          BY柴狼君
                          ——很贴切,细腻地把那种悲伤涌起的途径一一写出,引起读者共鸣。
                          (但老实说这样不断开的长句读得头晕,咳)
                          他始终站在他一抬头就可以望见的位置,随时准备握住他冰凉的指尖。
                          ——简洁平淡,以动作间接表达。
                          年轻的时候不懂那苦茶的奥妙,只当作酒水般一饮而尽。像是囫囵咽下去的光阴,没来得及慢慢啜饮,便这样失落了。人还在笑,只是——
                          哀莫大于心死。
                          BY长良春香
                          ——比喻贴切得当,娓娓道来的回忆感在文章末尾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他的存在几乎贯穿了他十年的时光,所有悲伤的念想和狂喜的感悟沿著他的脊骨蜿蜒曲折,一格一格悉心存放,未敢遗忘……
                          BY不爱氧气
                          ——拟人、词类活用的手法让这句话美到心颤,细腻生动。读出来的感觉也很好。
                          各种的表达就像映在每个人眼里的不同风景。并没有哪种更好的说法,只有哪种更适合。
                          


                          17楼2012-10-15 17:25
                          回复
                            3,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是评判炼字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个人对文笔表达效果的敏感度是需要长时间基础和语感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这里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前面1,2两点对各种表达的解析已经包含了这个内容,就不多说了。
                            【误区TIP:堆砌】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喂)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文艺”“华丽”“细腻”等词开始成为文风的追求标准,于是满大街都开始出现“45度明媚忧伤”。
                            还是那句话,各种表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之别。
                            有的写手(如郭敬明落落等)就是擅长那种细腻温柔的文艺风,所以写出来会打动无数人心。
                            但是有的人并不适合,却不知为何硬要去学文艺风,最后只能只强行堆砌出看似华丽,实则悲剧的东西。
                            解释了堆砌的含义,那么什么形式就叫堆砌呢?
                            答:一段文字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有效信息太少。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困惑:“有效信息?那么我用修辞手法太多了算不算堆砌?”
                            我建议的衡量标准是:句子有没有过于罗嗦;能否表达清楚;能否打动人心。
                            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例子。(……不幸看到自己中枪的作者请打我[逃])
                            反面教材例A:
                            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云雀睡得像死人,夜深,凌晨,骸替他盖上被子,研究室已成狗窝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骸也感受到自己濒死细胞正缓缓运动,他再不停止工作恐怕细胞全死。骸不知怎的神智模糊跌撞出泳池边,他想躺到日晒椅上睡一下等待恢复,呼吸没有空调的室外清凉,但自己在离目标物尚数步之遥已猝不防倒下。
                            ——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各位有没有觉得很吃力?……反正我承认我是有点吃力。
                            “读来吃力”其实就是一个判断堆砌的标准。(……作者亲友团会找我麻烦吗)
                            “濒死细胞缓缓运动”、“细胞全死”——即使是文科生如我也觉得扯淡,更别说笑而不语的理科友人了。生物学概念就不深究了,只是这里,探究到了细致的“细胞也很累”的地步,恐怕不太合适,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
                            其实整个句子只想表达“工作累了的云雀睡着了,骸帮他盖被子,自己也觉得很累”这种简单的意思——何苦堆砌出一个病句(下面会提到病在何处)。
                            反面例B:
                            他的手放在扶手上握紧了又松开像是在努力尝试失忆一类高难度行为但那对人类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伤。
                            解析:对于句子内容是否堆砌,各人各有标准。个人觉得有堆砌之嫌,因为我不认为“握一握扶手就是努力失忆中”- -所以其实是看各人标准的问题。
                            反面例C:
                            六道骸那年送的紫色玫瑰最终还是腐烂在了灌木丛里被时光侵蚀地面目全非直至变为养料。朝颜的LOGO安静地躺在阴暗的角落里慢慢褪了色连字迹都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记忆一同溃烂在这个白净的城市里随一阵风打马而过捻起来毫无重量。
                            解析:我个人认为是高端堆砌。就是那种“第一眼不觉得它特别堆砌,读了之后觉得空洞”的感觉。
                            因为我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只有“玫瑰与LOGO都腐烂了,连同记忆一起”——按这么说可以认为是堆砌吧?但是一看下去,还是感觉不太那啥的,能删去的东西也不太多。
                            所以这种擦边球可以说,也是新手好榜样(喂!你认真的吗!)
                            为什么呢?
                            因为写作不外乎是由短写长,所以我觉得新手刚上路,如果走文艺风格,有点堆砌那是很正常的。对于选择了文艺道路的新手,我要提倡的就是写出例B例C这种高端堆砌。
                            但是写作也有一个由长到短,最后长短自如反朴归真的过程。这是高手需要考虑的事,我们跳过,跳过。
                            举了三个例子,我觉得好像还没讲清楚- -
                            一般堆砌的句子会读得很吃力,或者说感觉很别扭——是那种你觉得根本没什么必要再说的东西,他要反复扯上很久这个样子。
                            同时堆砌的长句也容易出现语病,非常容易。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
                            最后强调一次百度的总结(喂)
                            


                            18楼2012-10-15 17:26
                            回复
                              【扩展TIP:长句写作】
                              要点:不出现语病
                              长句由于句子太长,很容易分辨不出主语,或是缺少了成分,搭配不当,再或是句式杂糅,重复罗嗦。
                              直接拿上面的反面教材做例吧(……)
                              反面例A:
                              “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云雀睡得像死人,夜深,凌晨,骸替他盖上被子,研究室已成狗窝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骸也感受到自己濒死细胞正缓缓运动,他再不停止工作恐怕细胞全死。”
                              揪出这个句子的瞬间我觉得“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大长句”?但是事实是:拜托,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谓宾啊,所以这已经是病句了。
                              那么下面分句解析。
                              “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云雀睡得像死人,夜深,凌晨,骸替他盖上被子……”
                              解析:
                              前半句写的是“睡死的云雀”,但是有个细节导致成分残缺——“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的】(或加逗号)云雀睡得像死人”,所以说白勺的真是害死人。然后悲剧的就是,这半句的末尾只有逗号,所以下半句的主句偷换成“骸”是完全错误的。
                              “研究室已成狗窝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
                              解析:
                              ……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手误少了一个逗号。不然的话“研究室已成狗窝”,跟“卫生纸说得出都有”——主语又偷换掉了。
                              不过说起来,“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什么叫做“说得出都有”?这么说来又出现了一个句式杂糅的问题,应该是“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总之说得出的东西地上都有”这样吧。
                              “骸不知怎的神智模糊跌撞出泳池边”
                              解析:
                              “不知怎么地”和“神智模糊”是同一个概念,这里重复了。
                              “他想躺到日晒椅上睡一下等待恢复,呼吸没有空调的室外清凉”
                              解析:
                              “躺到日晒椅上睡一下等待恢复”,建议改为“睡一下等待身体恢复”,不过其实也没啥大问题。
                              “呼吸没有空调的室外清凉”,这里就有毛病了,“室外清凉”要强说是词类活用的话我也没办法,但是一般都是“室外清凉的空气”不是么。而且定语强调“没有空调的”,我觉得实在是多余,难道室外有空调。
                              “但自己在离目标物尚数步之遥已猝不防倒下。”
                              解析:
                              “已猝不防倒下”,其实就是“突然倒下”,但是“猝不防”……一般用为“猝不防地倒下”。
                              反面例B:
                              “他的手放在扶手上握紧了又松开像是在努力尝试失忆一类高难度行为但那对人类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伤。”
                              解析:
                              ……我觉得,“像是在努力”前、“但”字前加逗号,读会更有顿挫的感觉。……不觉得这么一大长句东西一看过去很难受的吗?
                              反面例C:
                              六道骸认识云雀的时候是在一家咖啡馆,当时六道骸正百般无聊地用勺子搅着杯子里的Espresso,Espresso的香味醇厚浓郁伴着泡沫一并消融在空气里,就像在午后被过滤的心情给人慵懒闲适的感觉。他抬起眼,看到了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的云雀,云雀面前放着的提拉米苏香软地徜徉在阳光里快要被融化的样子。六道骸轻轻地浅笑出声,端着自己的Espresso走过去,起初云雀并没有理会站在眼前的这个人依旧是安静地翻阅着手里刚去图书馆借的书。
                              解析:
                              这个文段出现搭配不当,偷换主语——所以说嘛,长句小心,主语为王(喂)
                              “云雀面前放着的提拉米苏香软地徜徉在阳光里快要被融化的样子。”
                              ——我从来不知道一块甜点也会“徜徉”……用一个“躺”字就已经够了。
                              “六道骸轻轻地浅笑出声,端着自己的Espresso走过去,起初云雀并没有理会站在眼前的这个人依旧是安静地翻阅着手里刚去图书馆借的书。”
                              ——偷换主语。在“端咖啡走过去”后,主语由六道骸变成了云雀,所以这里用句号妥当些。
                              而且后半句最好在“云雀没理他”和“仍在翻书”直接用逗号隔开一下。
                              别看我这样针对性地挑刺觉得“啊这很简单”、“怎么错得那么有槽点”,实际上几乎每个人在写长句的时候都可能有这些问题出现。所以说,语文课还是值得一听的啊喂。
                              建议是写完句子后,如果没把握,自己默念一下,看看有无问题。
                              


                              19楼2012-10-15 1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