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比如康德)认为,道德的准则不可能在经验中找到,只能在纯粹理性中寻求。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愿意每个人都这么做吗;你把别人当做达到目的的手段了吗。就如同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拉拉杆的,当然也不会把胖子推下桥去。
豪瑟尔通过对电车难题的网络调查后,发现结果是这样的:
答案一: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扳动铁路的道岔。与其让五个人丧命,不如牺牲一个人的生命。
答案二:大多数的人是不会推下胖子。只有六分之一的人会这样做。
于是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一种类似的、对道德和公平进行评估的行为。在现实情境中,我们既不会像边沁那样计算,也不会像康德那样纯粹理性,更多的时候往往不假思索就采取了行动。每个人生来就有一个对善和恶的固定定义,一个“道德本性”。道德规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就像纳姆•乔姆斯基说的,人类大脑中有一个固定语法区域一样,人类人生来就有一个“道德本性”。
面对电车难题,这部分人认为: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他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他会扳动第一个困境中的开关,而不会去推第二个困境中的胖子。虽然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标准来说,这两个困境是伦理等价的,但人类天性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