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随着国营陕西柴油机厂的发展,各地支援国防建设人员不断增加,职工子弟越来越多,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问题刻不容缓地列入工厂的议事日程,于是时任厂人事科干部潘美辰受命筹办 “国营陕西柴油机厂子弟学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958年9月1日学校诞生并开始招生。地址在现四零八厂幼儿园。学生110人,教师4人。
1963年,随着生源的增加和教师的增加,原有的教学设施和校舍,已不够使用,所以工厂采取措施修建了学校,成为现在小学和原技校、工大组成的教学区。学校已成为有高中学生的完全学校,学生510名,教师30多人。
1978年随着教育教学的正规化及生源的不断扩大,中、小学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单位。学校也更名为“国营陕西柴油机厂子弟小学”。1984年学校更名为“陕柴小学”。
2008年移交兴平市教育局,隶属地方管理,从此和陕柴重工彻底脱离。校名仍然沿用“陕柴小学”。
2008年至今,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绩,荣获“中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省市级称号二十余项。
1963年,随着生源的增加和教师的增加,原有的教学设施和校舍,已不够使用,所以工厂采取措施修建了学校,成为现在小学和原技校、工大组成的教学区。学校已成为有高中学生的完全学校,学生510名,教师30多人。
1978年随着教育教学的正规化及生源的不断扩大,中、小学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单位。学校也更名为“国营陕西柴油机厂子弟小学”。1984年学校更名为“陕柴小学”。
2008年移交兴平市教育局,隶属地方管理,从此和陕柴重工彻底脱离。校名仍然沿用“陕柴小学”。
2008年至今,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绩,荣获“中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省市级称号二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