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书斋吧 关注:42贴子:781
  • 4回复贴,共1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年农历二月起,集体学习进入第二个深入阶段,“仰信佛言祖语”始终是专修净土的参照系与先导。南无阿弥陀佛!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康本)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安 大和尚 讲述
三十五部分:别解文义_23


1楼2012-10-20 17:26回复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愿文: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二光明遍照十方愿。这一愿意谓:设我成佛的时候,光明无量无边,最低限度也要遍照百千亿亿的佛刹;如果此愿不成就,就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见到他方刹土,依报器物暗冥,昼夜更迭,正报的众生头顶上虽有日光照耀,然内心却为愚痴无明所暗蔽,无有光明智慧相,由之起惑造业,轮转不休,是故愿言:愿我成佛时,常光与放光悉皆无量,所住持的刹土,所有万物亦光明映彻,正报依报的光明悉皆遍照十方无量世界,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开显般若智慧,生起对净土难信之法的信心,证得往生,速疾成佛。

    这是阿弥陀佛摄法身愿,实乃大悲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阿弥陀佛契证了心性寂照理体,从体起用显发的光明,也就无量无边。光明是悲愿的载体,阿弥陀佛拯救一切众生的悲心无量,所积功德亦无量,然而如何将此悲愿功德传递给众生呢?依凭两个载体:一是光明,二是名号。光明遍一切处,名号含摄光明功德。光明有弥散性,虚空法界任一地方光明无不渗入,只要有众生的地方就有慈光的护佑。名号人皆可称,称念名号时,阿弥陀佛的光明功德便现前加被行人。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法界,摄受有缘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弥陀光明内蕴着十二种功德,阿弥陀佛又称为十二光如来。第一是无量光,阿弥陀佛称性光明,广大如虚空,究竟无边际,光明彻照。无量光能拓宽众生狭劣的心胸,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恒常关顾任一众生。其光明妙法,或可对治众生颠倒的知见;或可穿越时空,穿透无明烦恼的硬壳,转烦恼为菩提;或可对治懈怠放逸,将吾人自性中不疲不厌的精进心显发出来;或可对治众生的贪欲;或可对治众生的瞋恚烦恼;或可对治众生的贪恋执著;或可予以恐惧众生安心与安乐;或可治愈众生种种身心疾病。

    阿弥陀佛如是种种光明功德,悉是因地无央数劫积功累德所成就的,或归敬三宝,或发四弘誓愿,或精修戒定慧三学及六度等。弥陀光明妙德无量,吾人至心念弥陀名号,即是称扬赞叹弥陀光明功德,即能获致弥陀威神愿力的加持,握持往生净土的左券。何以故?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2楼2012-10-20 17:26
    回复

      请看愿文: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三寿命同佛永久愿。这一愿意谓:设我成佛的时候,寿命无有限量,最低限度也有百千亿亿劫;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取正觉。寿命的经历,有长有短。一切天人,乃至诸佛住世利生,亦有限量,惟阿弥陀佛的寿命,至为久远,非数量所能计算,故云“无量”。寿有纳受、不隔、相应等义。

      佛的法报化三身具相应的三种寿命。法身以真如纳受本觉之理为寿,无始无终。报身以始觉之智纳受本觉之理为寿,故报身佛寿有始无终,这是佛佛道同,皆名无量寿。应化身以悲愿领受机缘为寿,一期报得,酬愿度生,有始有终。法藏菩萨发愿所成的法报身与诸佛相同,寿命是无量之无量。下至百千亿亿劫,是指所成的应化身寿命说,乃有量之无量。这是诸佛所没有的愿,今如愿成佛,所以称名无量寿。克实而论,法报化三身圆融,三身寿命亦无碍。即长即短,报身寿即是应身寿;即短即长,应身寿即为报身寿;无长无短,报身化身寿即乃法身寿;长寿短寿并存,法身寿即是报身寿与化身寿。三身三寿,一一圆融,何可思议。

      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愿,表面看来,是为庄严自身功德而发,实则由悲愍众生之心而发起。因为教主住世时间短,则摄化众生的机缘也就短促,众生难以逢遇。若教主长久住世,则予以众生得度的机缘无穷,饶益众生的功德便无尽。我等净业行人了知阿弥陀佛寿命无量,自然心安快慰,不至有佛涅盘不得亲炙之忧虑。

      称理而言,自性常照即无量光,自性常寂即无量寿。阿弥陀佛彻证心性奥藏,是故光寿无量,普利众生。常寂而复常照,即寿而光;常照而亦常寂,故即光而寿。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刹土之外,而实于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吾人不应佩长生之要诀,枉自夭折殇亡;心有智慧光明,却分别计度。心性翻成黑暗,自昧自迷,诚为可怜愍者。今幸闻净土法门,以阿弥陀佛果地之无量光寿,显发我等众生心内的无量光寿,何其庆哉!


      3楼2012-10-20 17:27
      回复

        请看愿文: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四声闻广多无量愿。这一愿意谓: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声闻(含缘觉)圣众,广多无量,以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教化的刹土),所有的有情众生,悉皆成为辟支佛,以其神通道力,经过百千劫的时间,一共来计算校量极乐世界声闻圣众的数量,都不能完全数清;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闻苦集灭道四圣谛法而证小乘四果的是声闻。观十二因缘而开悟证果的,遇佛住世称缘觉,未遇佛出世称辟支佛。极乐净土的声闻,悉具菩萨种性,只是从断惑的程度来指称为声闻。在他方世界,二乘种性的圣众,常常得少为足,对严土利生不生好乐之心。阿弥陀佛平等救度九法界众生,十方世界中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阿弥陀佛亦平等摄受往生,但到西方净土先证小乘果位,证小乘果位已,即可转向大乘,一转向大乘以后,更不起二乘自利之心,并不是说二乘种性人不得往生。

        所以天亲菩萨偈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安乐净土声闻众多,表明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声闻人证得我空,便以为所作已究竟,可以涅盘安息了。此等声闻本不应再能生起成佛的根芽,可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怀,欲令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故以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到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净土,既生已,阿弥陀佛复以神力,令彼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最终皆当成佛。从此愿亦可深刻感知阿弥陀佛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之悲愿神力。声闻无数,菩萨及天人的数量亦复如是,表证阿弥陀佛愿力招感眷属无量。


        4楼2012-10-20 17:27
        回复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康本)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安 大和尚 讲述
          三十五部分:别解文义_23(竟)

          净土念佛社(群)集体学习时间表

          1,每周学习一个段落的佛言祖语,以及法师对这一段落的开示讲解,时间为晚19:15;
          2,每周六开始新段落的学习,直至下周五
          3,当周学习的文字资料:百度HI群成员周六关注贴吧;QQ群成员周六查收群邮件

          ●寿康宝鉴戒邪淫提示(本周)

          修养之人如何得清静?答云:心不逐物谓之安心,心不受物谓之虚心,心安而虚便是清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2012年10月20日至25日,本周计有六天俱应节欲。


          5楼2012-10-20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