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文化论坛吧 关注:95贴子:1,117
  • 6回复贴,共1

中国走向精神富有,依据在哪里?(望海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浙江,去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这个先富的地区响亮地提出:要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
好啊,春江水暖鸭先知,浙江走在前面了。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华民族的古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格言至今掷地有声。历史上我们也曾富过。中国是文明古国,书香 门第,再富也不能浮躁。沉静、从容、大气、平和,有其境界。不应有了钱就狂了、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楼2012-10-22 14:19回复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马恩多次论证,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 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因此,它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从全党来说,在90年奋斗征程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执政时间延长、执政环境变化,成绩、鲜花、掌声、诱惑多了,精神懈怠、意志衰退的现象难免相伴而来,虽乃局部无碍大局,任其蔓延也会瓦解党员干部的斗志,动摇执政根基。
    


    2楼2012-10-22 14:19
    回复
      从全国来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因为我们实在是穷惯、穷怕了,穷病穷病,多是穷出来的病。但富,也会富出病来。改革开放极大地根治了穷病,但不能富得丢掉了魂,穷得只剩下钱,不能心浮气躁不思进取、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心高气盛欲壑难填。
      信仰的动摇是危险的动摇,信念的迷茫是最大的迷茫,理想的摇摆是根本的摇摆,思想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在心灵和信仰的荒漠上,立不起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3楼2012-10-22 14:19
      回复


        4楼2012-11-20 09:40
        回复
          详情参见太湖文化论坛官网


          5楼2012-11-27 09:26
          回复


            6楼2014-02-08 14:23
            回复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华民族的古训。


              7楼2014-02-17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