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元浆吧 关注:12贴子:65
  • 3回复贴,共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如何发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胆汁反流性胃炎,就是由于胆汁逆反于胃而造成的胃黏膜炎症。实际是胆汁和十二指肠内胰液一起反流于胃,并不是单纯的胆汁,由于呈弱碱性,故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
本病主要发生于胃切除术后,但也可见于无胃手术的病人,不论是否做过胃手术,幽门机能好坏是个关键。在正常情况下,胆汁经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再由十二指肠下行,进入空肠,胆汁之所以不能上行入胃,是由于幽门的即时关闭。当疾病或手术使幽门及其功能丧失后,胆汁就会反流入胃,所以本病主要发生于胃切除手术之后。无胃手术的病人也可有胆汁反流,主要是幽门功能不全所致。幽门机能与胃肠道激素有密切的关系。现在已经知道:胆囊收缩素和胰泌素可增加幽门张力,阻止反流,而胃泌素则使幽门松弛。胃泌素由胃窦部黏膜内的G细胞分泌,当胃有炎症时,刺激G细胞,胃泌素分泌增加,可导致幽门松弛、胆汁反流。这就是慢性胃炎患者伴有胆汁反流的原因。溃疡病、消化不良患者及吸烟者和情绪不良时,都可加重胆汁反流。
胆汁入胃如何引起胃炎呢?现已明确:胆汁内的胆酸能破坏胃黏膜,胰液与胆汁混合后破坏作用更强,致使胃酸中的氢离子逆向弥散进入胃黏膜,一方面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增多,另一方面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导致胃黏膜的炎症。
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上常有烧心或烧灼痛,在患者呕吐物中常含有胆汁,进食后胃脘胀满,更是常见的症状。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确诊,依赖于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或胃酸分泌功能测定。胆汁反流所导致的胃炎,可以是浅表性胃炎,也可以是萎缩性胃炎,也可出现肠化及增生。所谓胆汁反流,只是说明胃炎的成因而已。


1楼2012-10-22 14:49回复

    胃与食物相连的地方称为“贲门”,它是食物的进口。而出口则称“幽门”,它下方就是十二指肠等脏器。在正常情况下,贲门和幽门的括约肌保持着适当的紧张度,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和十二指肠中的食糜反流入胃。正常情况下,幽门口是收缩关闭的,当胃内食物经胃蠕动入十二指肠时,幽门口舒张开放,食物排空后,幽门口又收缩关闭,从而可防止胆汁反流入胃。但当出现下述情况时,诸如胃部分切除术后,施行过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胃肠吻合术后,进行过胆囊摘除术,先天性幽门口关闭不全和中老年人脏器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等,可破坏幽门口的“把关”作用,于是就可发生胆汁返流。简而言之,胆汁返流是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的。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及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有关。治疗必须疏肝和胃、调畅气机。中药可选用:北芪、白术、茯苓、柴胡、香附、甘草、金铃子、槟榔,水煎服,按病人体质寒热虚实增减其药与量。
    此外还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及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停服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因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故戒烟酒非常重要。
    (2)保养脾胃,注意十二个字:“动为纲,素为常,食适量,莫愁肠”。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从而气血化源充足,脏腑功能不衰。素食主要包括植物蛋白、植物油及维生素多的食物,如面粉、大米、五谷杂粮、豆类制品、蔬菜、瓜果等。大鱼大肉、油腻、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湿生痰,助热动风,诱发疾病,应当少食为宜。食适量,即是饮食适中,既不过饥也不过饱,八分饱为宜。莫愁肠,则是指人的精神状况,情绪变化对脾胃有一定的影响。抑郁、忧愁、恼怒、悲伤等不良情绪皆可引起脾胃病。因此必须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以团结互助为荣,多做仁善之事,开心怡悦过好每一天。


    2楼2012-10-22 14:55
    回复
      2025-05-09 21:08:03
      广告
      九味元浆遵循外补内生、自然渗透之法,充分提供脾胃动力来源“喂饱”长期饥饿的胃粘膜潜能再生细胞,激发脾胃自身调节功能和修复能力。天然成分直接作用在胃粘膜表面上,改善胃黏膜肌血流微循环,激活新细胞再生,加快细胞新陈代谢,调节胃酸正常分泌,从而修复糜烂溃疡面,令胃粘膜表皮平滑细腻、充满光泽!九味元浆抓住了调理治疗脾胃病的关键点,调理脾胃病不能急攻、重在滋养,创始人以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不和则卧不安,久病必虚、胃病日久必将伤及脾肾、损害到人体正气、影响到脾阳升清,所以调理脾胃首先以健脾益肾为基础,所独创原生态养胃、健脾、益肾配方。具有双向调节恢复脾胃功能作用,九味元浆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多种成份相互协同配合,和胃降逆、健脾祛湿、醒脾益肾,无毒祛病持久安全。


      3楼2012-10-22 14:56
      回复
        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服用九味元浆B型。无毒祛病持久安全


        4楼2012-10-22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