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史吧 关注:1,643贴子:3,009

活擒李世民——复仇之神刘黑闼起兵纪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621年5月,虎牢之战,李唐获得全胜,擒窦建德,降王世充,李世民威震天下,俨然成为李唐第一功臣,人气直线飙升,大有超越李建成之感。在对待窦建德的部将上,李渊父子执行镇压政策,其时窦建德部众已自行解散,回至民间。李唐官吏进行严格搜捕,残虐窦众,激起窦部的强烈反抗,掀起一场反唐风暴,无数人坦对生死,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尊严,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史诗。李唐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遭受了在统一战争中所受到的最大重创,中国伟大的皇帝,不可一世的李世民在其戎马生涯中遭受到了最强劲的对手。李世民的: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不攻自破。但同时也使李唐在这次战争中获取了治理天下的宝贵经验,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繁荣昌盛的典范,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7月11日,窦建德在长安被斩。唐政府派出接收大员,任命陈君宾为洺州(夏政权首都)州长,郑善果为慰抚大使,到洺州遴选各州县官吏,派将军秦武通驻防洺州。陈君宾:曾任唐邢州总管,窦建德攻陷邢州时,被活擒,本打算将其斩首,在凌敬的劝阻下,将其饶恕。郑善果:隋大理卿,期间破格将13岁的玄奘剃度为僧,其母很有名,被誉为中国教子的典范,是为身世教育法。后随宇文化及,被任命为民部尚书,一直追随至聊城,与夏军交战,郑善果出阵督战,被流箭射中,被活擒。王琮责备他:你是官宦世家(郑的父亲在杨坚时代为国捐躯),隋朝高官,怎么为杀主的人拼命,还苦到遍体鳞伤。郑善果很惭愧,打算自杀,宋正本劝止,但窦建德不在理睬他,于是郑善果西入长安,李渊对其十分不错,任命他为左庶子,检校内史侍郎。秦武通:唐右武卫将军,在对刘武周的战争中,颇有战功。

同时征召窦建德部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等,前往中央报到。此时唐朝廷官员正在四处搜捕窦建德的部众,抓住的进行严刑拷打,夏朝廷的将领惊恐不安。范愿等人相与谋曰: “王世充以洛阳降,其下骁将杨公卿、单雄信之徒皆被夷灭,今召吾等,我辈若至长安,必无保全之理。十年来,历百场战役,早就应死,而今,何必爱惜残生,不如用来创立一番事业,且夏王往日擒获淮安王、同安公主,皆厚遣还之。今唐得夏王,即加杀害,我辈都受夏王恩爱,若不起兵报仇,无以见天下义士。”此话揭示了起兵的目的,一是自保。二是为夏王报仇雪恨。这也是其失败的原因所在,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一味复仇,能不败乎?但从复仇的角度看,其目的已经达到。此言一出,得众人响应,遴选统帅。占卜,卜云:刘氏当立。 范愿曰:“汉东公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士卒。今欲收夏王亡众,集大事,非其人莫可。”于是众人往漳南去见刘黑闼。

漳南:窦建德,刘黑闼的家乡。也是北方士族之首——崔氏的聚居地。漳南有一大泽,曰高鸡泊,在黄河与运河中间,宽广数百里,泊内港汊交错,苇蒲丛生,地形复杂,小型的丘岗和浅滩星罗棋布。611年,孙安祖在窦建德的指引下,在此建立了根据地,所以后人称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也叫高鸡泊起义军,窦建德的为人在当地百姓中人所景仰,影响力巨大,群众基础极其雄厚。

刘黑闼:贝州漳南人,从小骁勇机智,嗜酒,好博弈,不治产业,这点与刘邦有些相似。与窦建德少相友善,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隋末变民纷起,从郝孝德,后归李密为裨将。密败,为王世充所得。世充素闻其勇,以为骑将。守新乡,见世充所为而笑之,乃亡归建德,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令将奇兵东西掩袭。黑闼既遍游诸敌,善观时变,素骁勇,建德有所经略,必令专知斥候,常间入敌中觇视虚实,或出其不意,乘机奋击,往往克捷,军中号为神勇。是如今侦察兵的楷模,及建德败,黑闼回家乡隐居, 杜门不出,种菜自给。这说明窦建德在其统治期间,并没有给手下将领大封田产,不光是刘黑闼在家种地,另一将领刘雅也是。这点不像杜伏威,杜伏威在他的辖区,对手下将领大封田产,使他们都成为大地主。



1楼2005-06-14 09:51回复
    故人相见,自然欣喜,众将告知来意,是时黑闼正在园中种菜,听后大喜,同意起兵,当即宰杀一牛,摆下酒宴,共商大计,席间群情激昂,谈起目下许多将领有的已被害,有的被流配,无不咬碎钢牙,说起夏王被害,更是义愤填膺。又制订了作战计划。黑闼告知乡人,立有百人响应。

    公元621年7月19日,距建德被杀8天之后,其故将正式举兵反唐,率先发难。首先袭击漳南县,漳南城小,未费吹灰之力,一鼓而下,占领了城池。唐政府闻讯,急在洺州设中央驻山东特遣政府,另设魏州,冀州,定州,沧州等军区司令部。试图一举歼灭,让其胎死腹中。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李神通:李渊堂弟,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其在关中响应,颇有功绩。后被夏王俘虏,押了很长时间,夏唐和好,遣返回唐。李渊用他也是希望他重整雄风,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给他一次机会。黑闼在漳南休整几日,率众又攻下鄃县。贝州州长戴元祥闻报大惊,自知难以抵挡,联络魏州州长权威,两家合兵一处,联合拒敌,与黑闼一战,结果全军覆灭,戴元祥,权威阵亡,士兵和武器全被俘获,黑闼士气大振,夏王建德的从前部属,逐渐都来归附,部众已达二千人。黑闼在漳南建一高台,隆重举行仪式 祭奠窦建德在天之灵,焚香祷告反抗唐政府的本意,希望上天佑护,完成起兵目的。祭奠完毕,黑闼宣布自己为大将军。

    大唐皇帝李渊下诏调集关中步骑兵三千余人,令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定州军区总司令)李玄通,攻击黑闼,令幽州总管罗艺率本部人马,与中央军汇合,共同讨伐。此时黑闼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唐政府驻扎在历亭的部队,其守军将领是大唐屯卫将军王行敏。王行敏:并州乐平人,隋末为盗长,高祖起兵时率众归降,刘武周围潞州,李渊遣他救援。王行敏与刺史郭子武不和,围急,储偫空乏,众人恫惧,行敏患之。会有人告郭子武谋反,王行敏将其斩首。州民陈正谦,以信义称乡里,出粟千石济军,由是人人奋勇,击退了刘武周。之后王行敏督兵燕赵,驻扎历亭。黑闼知其战斗力较强,与之战,诈败,王行敏认为不过一般毛贼,不足挂齿,遂不戒备,黑闼突然回军,杀了个回马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将过来,王行敏未及反应,已成笼中之鸟,俘虏其众,将王行敏斩首,王行敏临刑前,向西而跪, 曰“臣之忠,惟陛下之。”李渊闻后,悼惜不已。

    历亭大捷后,黑闼派人与徐圆朗联络。徐圆朗:本是一方割据势力,后归窦建德领导,夏亡后,降唐,拜兖州总管,鲁郡公爵。见黑闼来说,立刻宣布反唐。于是,兖州,郓州,陈州,杞州,伊州,洛州,曹州,戴州八州英雄豪杰,纷纷杀其长吏响应。鄱阳人崔元逊,在夏时为深州州长,被唐免官,闻变,与亲信侍卫数十人,在郊野秘密集会,制订计划。选精壮勇士,埋伏一车中,用麦秸盖上,说向政府缴纳,一直将车赶到深州政府大院,勇士们一声呐喊,跳将出来,猛烈冲杀,活擒州长裴希,将其斩首。

    唐政府军队集结完毕,由李神通统率,抵达冀州,跟罗艺的人马汇合,又征调邢州,洺州,相州,魏州,恒州,赵州等州人马,共计五万余人,浩浩荡荡,杀奔过来,在饶阳与黑闼的军队相遇。唐军列阵十余里,声势浩大,不可一世。黑闼的部众太少,只能背*着饶河堤岸,排成单行抵抗,与唐军相比势单力薄,显的不堪一击。李神通趾高气扬,看黑闼的部队,暗笑,这么少,还想一战,简直是鸡蛋碰石头,一雪前耻的机会到了。这是天气骤变,霎时狂风暴雪,一倾袭来,吹的人站立不稳,大片雪花满天飞舞,李神通见是顺风,大喜,真天助我也,下令总攻开始,双方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正杀间,忽然风向大变,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逆风,李神通军队大败,不能抵挡,真是兵败如山倒,士卒纷纷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一条腿,一溃几里,死伤达三分之二之多,李神通狼狈逃窜,要不是跑的快,险又成阶下之囚。在哪里跌倒,又从哪里跌倒,这辈子是爬不起来了,不过李神通也有进步,机警了许多,没有被活擒,也算有所收获,没有白来,只是辜负了李渊的期望。 罗艺军正与高雅贤会战,互有胜负,听说中央军失败,刚要撤军,黑闼的军队已来援助,罗艺大败,如丧家之犬,逃脱出来。手下大将薛万彻,薛万均却没有那么幸运,都被俘虏,成了战俘。

    此战,李神通全军覆灭,罗艺逃回幽州。刘黑闼军威震动天下。薛万彻,薛万均二人,刘黑闼并没有杀他俩,剪掉他们的头发,驱使做苦役,二人备受煎熬,受尽艰辛,后寻机逃回幽州。此二人皆是隋朝著名大将薛世雄之子,屡与夏作战,罗艺之谋,多出其策。薛万均:号为名将,与李世民友善,关系相当不错,可惜死的早。被李世民深深怀念。薛万彻:大唐名将,李世民评价其武将,云:于今名将惟李绩,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李绩,李道宗不能大胜,亦不能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则大败。 其兄弟多人,皆有战功。

    饶阳全胜后,黑闼兵锋直指瀛州。遣轻骑攻城。瀛州:即隋河间郡,公元617年,窦建德在此率280人,击败隋著名大将,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率领的幽蓟精兵3万余人,创下了中国古代著名经典战役。薛世雄此仗败的窝囊,没几天气病而亡,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瀛州刺史卢士睿不能抵御, 拒战半日,城陷,活擒后,欲使说下其余城堡,不从,被杀。卢士睿:与李渊的关系不错,关中最大的一支变民武装力量孙华降于李渊,他有很大功劳,曾败隋将桑显和于饮马泉, 擢累右光禄大夫,在唐很有功绩。 观州百姓主动生擒州长雷德备,献出城池,归附。毛州州长赵元恺,性情暴躁,残暴无情,百姓恨之入骨,州民董灯明聚众起兵,杀赵元恺响应。定州总管李玄通, 蓝田人,在隋为鹰扬郎将,李渊入关,率所部归降,很有些才干,能征惯战,黑闼遣军攻之,李玄通无法抵御,被活擒,黑闼爱其才,但


    2楼2005-06-14 09:51
    回复
      也只有如此了,挑选最勇猛和最拔尖的武士,由大老黑率领,经过艰苦搏杀,终于杀入。想必李绩先生已将自己的绝技——兔子奔命法,悉心传授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深得精髓,又将此功加以改进,丰富了其内涵,运用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借大老黑杀入的一条缝,汉东军尚未合拢之际,与李道宗一起玩命地逃出。河北军团活擒李世民的目标功亏一篑,未能完成,遗恨千古!黑闼见李世民已逃走,无奈只有收兵回营。深知失去了一次绝佳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了。


      5楼2005-06-14 09:52
      回复
        黑闼率军继续攻打魏州,不能攻克。此时李建成,李元吉率大军抵达,与汉东军对峙,双方两次列阵,都没有战斗。魏征建议采取安抚手段,释放所有俘虏,既往不咎,安慰沟通。建成采纳。此时黑闼粮食吃尽,没有粮食,士兵怎么打仗,于是士兵离散,黑闼部众越来越少,魏征的政策又收到效果,百姓在经过近二十年的战乱,都希望恢复生产,过上安稳的生活,黑闼失去了最基本力量的支持,又恐魏州出?F


        8楼2005-06-14 09:53
        回复
          • 218.207.1.*


          10楼2005-06-14 14:42
          回复
            这才是真正的秘史!!优秀加精!!


            IP属地:北京11楼2005-06-14 17:33
            回复


              12楼2005-06-17 09:18
              回复
                哎 ......


                13楼2005-06-22 15:43
                回复
                  呵呵 有几个人能耐心看呢 现代人的浮躁可见一


                  14楼2005-06-24 10:33
                  回复
                    我看了一


                    IP属地:北京15楼2005-06-24 10:34
                    回复
                      呵呵


                      16楼2005-06-27 11:39
                      回复
                        顶~


                        IP属地:北京17楼2005-07-16 11:49
                        回复
                          没苏定芳,他也不可能干得了这事


                          18楼2005-07-16 21:08
                          回复
                            • 222.43.162.*
                            所谓的掘水,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自己先跑了,活该被淹
                            ……李世民以轻骑为先锋,与刘黑闼军骑兵混战,李世民自率精骑于后掩杀,刘黑闼均骑兵不是对手,向后败退。李世民趁势率骑兵冲击,马踏刘黑闼的步兵大阵。刘黑闼军虽死战不退,但是终究不敌,渐渐显出败像。右大将王小胡长对刘黑闼长叹:“智力尽矣,宜早亡去。”于是与刘黑闼先行撤退。……此时唐军早已在上游挖开大坝,洪水汹涌而至,瞬间平地成为泽国,水深丈馀。背水一战的刘黑闼军猝不及防,终于溃败,被斩首万余,溺死数千人。刘黑闼见事不可为,只得率两百余骑逃奔突厥。


                            20楼2006-03-31 03:01
                            回复
                              • 222.43.162.*
                              刘黑闼能够得逞的原因,一是打了个措手不及,唐军在那里的势力还未站稳,就拿徐世绩来说,仅有5000步兵,怎么对抗数万的敌军。

                              二是刘勾达突厥,说白了就是两个人打一个,就像儿皇帝石敬塘那样。

                              唐营里面世民和建成、元吉勾心斗角,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刘的灭亡


                              22楼2006-03-31 0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