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很乐意作这种比较,在与朋友的谈话中常常提起,而且表达的方式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明了。
那个时期,托马斯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都读一份由捷克作家联盟发行的周刊,其发行量大约为三十万,在所处的制度下,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常发表一些其他杂志不能公开发表的言论。这份作家杂志甚至还刊登了一些有关党执政初期发生的政治案件的文章,追究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合法的名义杀人的。
在所有这些讨论中,反复涉及同一问题:那些人他们当初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托马斯一直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次要的,有一天他终于写下了关于俄狄浦斯的思考,并寄到杂志编辑部。一个月以后他收到了回复。信上请他到编辑部去一趟。接待他的是一位矮小的编辑,身材直挺挺,像个法文字母i,他建议托马斯把文中的某句话的结构稍作改动。其后不久,此文便刊登在了杂志倒数第二页的“读者来信”栏目中。
但托马斯非常不满。当初他们把他叫到编辑部,说是要求改一个句子的结构,可是之后根本没跟他商量,就对文章大加删削,弄得他的整个思考差不多只剩下个简单化的基本论点(且过于简要,过于激烈),托马斯一点也不高兴。
这是发生在一九六八年春季的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正当权,在他周围结集着那些自觉有罪并准备着做些什么来弥补错误的人。但另外一些还高叫着自己无辜的人,他们害怕愤怒的群众会将自己推上法庭,每天都要去俄国大使面前抱怨以企求他的支持。正好这时,托马斯的信发表了,这些人立即叫嚷起来:如今到了这个份上!有人竟敢公开写信要求剜去我们的眼睛!
两三个月之后,俄国人决定在他们的地盘不得有言论自由,他们的军队于一夜之间占领了托马斯的祖国。
——文章节选自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五部轻与重第2节 (精彩文段推荐:第五部轻与重第15节、第16节;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第2节)
那个时期,托马斯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都读一份由捷克作家联盟发行的周刊,其发行量大约为三十万,在所处的制度下,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常发表一些其他杂志不能公开发表的言论。这份作家杂志甚至还刊登了一些有关党执政初期发生的政治案件的文章,追究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合法的名义杀人的。
在所有这些讨论中,反复涉及同一问题:那些人他们当初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托马斯一直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次要的,有一天他终于写下了关于俄狄浦斯的思考,并寄到杂志编辑部。一个月以后他收到了回复。信上请他到编辑部去一趟。接待他的是一位矮小的编辑,身材直挺挺,像个法文字母i,他建议托马斯把文中的某句话的结构稍作改动。其后不久,此文便刊登在了杂志倒数第二页的“读者来信”栏目中。
但托马斯非常不满。当初他们把他叫到编辑部,说是要求改一个句子的结构,可是之后根本没跟他商量,就对文章大加删削,弄得他的整个思考差不多只剩下个简单化的基本论点(且过于简要,过于激烈),托马斯一点也不高兴。
这是发生在一九六八年春季的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正当权,在他周围结集着那些自觉有罪并准备着做些什么来弥补错误的人。但另外一些还高叫着自己无辜的人,他们害怕愤怒的群众会将自己推上法庭,每天都要去俄国大使面前抱怨以企求他的支持。正好这时,托马斯的信发表了,这些人立即叫嚷起来:如今到了这个份上!有人竟敢公开写信要求剜去我们的眼睛!
两三个月之后,俄国人决定在他们的地盘不得有言论自由,他们的军队于一夜之间占领了托马斯的祖国。
——文章节选自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五部轻与重第2节 (精彩文段推荐:第五部轻与重第15节、第16节;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第2节)